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722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以用将产品注塑成型的模具,所述模具至少包括双向模具配合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两侧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的前后两个侧面上设有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一模芯部和第二模具的第二模芯部,所述第一模具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模具还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的搬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在一台机器上同时配备两套模具,大大提升了产品效率,通过抓取装置将经两套模具注塑完成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极大地降低人工劳动降低。

Fully automatic die - folding production and delivery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y automatic die folding production and conveying system, including a frame.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old for injection molding. The mold at least includes a two-way mold matching device and a first die and a second die set on both sides of the two-way die matching device, and the two-way di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die and the second mold core of the second die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and back sides of the matching device. The first die comprises a first matching part, and the second die also includes a second fit part, and the rack is also provided to synchronize the product after the injection molding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molds. Grab the moving device to the machin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two sets of moulds are equipped on a machin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 Through the grasping device, the products after the injection of two sets of moulds are synchronized to the machine platform, and the manual labor is reduced grea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压、压铸和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胚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型。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胚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强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的模具中,大多是一台机器上配备一套模具,每次只能产生一个产品,效率比较低;而且一台机器上也仅有一个模具将注塑完成后的产品搬送至收集框,效率低下。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比较完美的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用以用将产品注塑成型的模具,所述模具至少包括双向模具配合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两侧呈镜像结构设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模具的第一模芯部和第二模具的第二模芯部,所述第一模具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模芯部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模具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模芯部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二配合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的搬送装置。优选的,所述搬送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水平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由驱动装置驱动其滑动。优选的,所述滑动件上固定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一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一可上下移动可自转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由旋转气缸驱动其转动。优选的,所述旋转轴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固接,所述支撑板与驱动气缸连接,所述驱动气缸与固定板固接,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的抓取装置。优选的,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的两端设有可在所述支撑导轨上滑动的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上设有抓取板,所述抓取板上设有与产品相匹配的抓取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巧妙,在一台机器上同时配备两套模具,大大提升了产品效率,其生产品是普通及其的两倍,同时,通过抓取装置将经两套模具注塑完成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极大地降低人工劳动降低,降低企业成本支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内设有用以用将产品注塑成型的模具2,所述模具2至少包括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两侧呈镜像结构设置的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模具3的第一模芯部31和第二模具4的第二模芯部41,所述第一模具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模芯部31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一配合部32,所述第二模具4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模芯部41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二配合部42,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5的搬送装置6。所述搬送装置6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水平导轨61,所述导轨61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滑动件62,所述滑动件62由驱动装置驱动其滑动。所述滑动件62上固定有一固定块63,所述固定块63上设有一贯穿的通孔64,所述通孔64内设有一可上下移动可自转的旋转轴65,所述旋转轴65由旋转气缸66驱动其转动。所述旋转轴65的底端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67固接,所述支撑板67与驱动气缸68连接,所述驱动气缸68与固定板69固接,所述固定板69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支撑板67上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5的抓取装置7。所述抓取装置7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67上的支撑导轨71,所述支撑导轨71的两端设有可在所述支撑导轨71上滑动的滑动导轨72,所述滑动导轨72上设有抓取板73,所述抓取板73上设有与产品相匹配的抓取头74,所述抓取头74可采用吸附装置进行抓取,当然,不做具体限定抓取方式。下面简单阐述一下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所述第一模具3的第一模芯部31和第一配合部32以及第二模具4的第二模芯部41和第二配合部42相配合完成两个产品的注塑成型,产品注塑成型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动件62沿所述导轨61滑动,当滑动至相应位置后,停止滑动,此时,所述旋转气缸66驱动所述旋转轴65转动,当所述旋转轴65旋转一定角度后停止转动,所述驱动气缸68驱动所述支撑板67向下移动,移动至相应位置后,所述滑动导轨72在所述支撑导轨71上滑动,到达相应位置后,停止滑动,所述抓取头74实现对所述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上的产品抓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巧妙,在一台机器上同时配备两套模具,大大提升了产品效率,其生产品是普通及其的两倍,同时,通过抓取装置将经两套模具注塑完成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极大地降低人工劳动降低,降低企业成本支出。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设有用以用将产品注塑成型的模具(2),所述模具(2)至少包括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两侧呈镜像结构设置的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模具(3)的第一模芯部(31)和第二模具(4)的第二模芯部(41),所述第一模具(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模芯部(31)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一配合部(32),所述第二模具(4)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模芯部(41)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二配合部(42),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5)的搬送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设有用以用将产品注塑成型的模具(2),所述模具(2)至少包括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两侧呈镜像结构设置的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所述双向模具配合装置(21)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所述第一模具(3)的第一模芯部(31)和第二模具(4)的第二模芯部(41),所述第一模具(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模芯部(31)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一配合部(32),所述第二模具(4)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模芯部(41)相配合完成产品注塑成型的第二配合部(42),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以将所述第一模具(3)和第二模具(4)注塑成型后的产品同步抓取至机台(5)的搬送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搬送装置(6)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水平导轨(61),所述导轨(61)上设有可沿其滑动的滑动件(62),所述滑动件(62)由驱动装置驱动其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叠模生产及输送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德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德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