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盛专利>正文

医用矫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31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矫形装置,包括架体和设于所述架体上的矫形装置;所述矫形装置包括可于架体上左右动作的第一矫形机构和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相配合以夹住身体受伤部位的第二矫形机构;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矫形机构向第二矫形机构方向运动的推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第一矫形机构和第二矫形机构能够有效将骨折部位夹住复位,且不会造成二次损伤;在复位过程中稳定性高,误差小,因此愈合速度快。

Medical orthopedics equip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al orthopedics device including a frame and an orthopedic device on the body. The orthopedic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orthopedic mechanism with a left and right motion on the frame and a second orthopedic machine with the first orthopedic mechanism to hold the injured part of the body;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ropel. A driving device for the first orthopedic mechanism to mov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second orthopedic mechanism is described. The first orthopedic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orthopedics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clamp the fracture site to the reset, and do not cause two damage; in the process of reduction, the stability is high, and the error is small, so the healing speed is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矫形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矫形设备。
技术介绍
骨折为现有常见的病症,现有的骨折复位技术通常以医生专业的手法对损伤部位进行复位,然后再以夹板对复位后的损伤部位进行定位;但是该复位方式无法精确复位损伤部位,对于医生的专业手法要求高,一旦复位时的外力过大,易对损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精确复位骨头的医用矫形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矫形装置,包括架体和设于所述架体上的矫形装置;所述矫形装置包括可于架体上左右动作的第一矫形机构和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相配合以夹住身体受伤部位的第二矫形机构;所述架体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矫形机构向第二矫形机构方向运动的推动装置。本专利技术设置架体可支撑矫形装置,保障矫形装置在矫形过程中运行稳定,减小抖动及避免倾倒;通过第一矫形机构向着一侧运动,从而和第二矫形机构相配合将损伤的手臂或腿夹在中间,通过两者外力的作用下将骨折部位夹住,进而可在第一矫形装置在不外力下,将骨折部位复位;在复位过程中,推动装置的推力较小,对骨折部位的复位过程缓慢,确保骨折部位可有效的回复至原位,避免了因力度过大而造成产生二次损伤;同时第一矫形机构和第二矫形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其稳定性高,复位过程中的其复位方式一定,因此在复位中所产生的误差小,骨头之间的连接紧密,加快了患者愈合的速率。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相配合的推动机构和用于固定所述的推动机构的定位机构;推动机构可推着第一矫形机构向前运动,从而在推动机构的外力下,可逐渐的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其推动过程缓慢,减小病人疼痛和复位误差;设置定位机构根据病人骨折的部位不同的大小调整推动机构的的位置,进而调整第一矫形机构在架体上的位置,方便装置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气囊部件和与所气囊部件相配合的感应部件,所述感应部件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相配合;通过气囊部件推动第一矫形机构,其推动的速度慢且推力较小,且气囊部件具有自我变形的能力,使得第一矫形件对损伤部位矫形的力度温和,避免机体二次损伤;而设置感应部件能够感应到气囊部件对第一矫形件的推力大小,可便于控制向气囊部件内充入气体的速率快慢;而且设置重力感应件,可在达到一定重力之后,感应部件可精确反映出对机体的最佳推力。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架体相配合的定位部件和与所述定位部件相配合的支撑部件,所述气囊部件与该支撑部件相配合;设置支撑部件可对气囊部件进行支撑,从而可便于气囊部件充气推动第一矫形机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与所述支撑部件相连的滑动件和活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底部的定位件;所述架体上设有与所述滑动件相配合的滑槽;设置滑槽可保持滑动件沿着滑槽方形移动,保持对第一推动件的推力方向不变;定位件可实现在气囊部件推动第一矫形机构运动时,定位机构不会方向后退,从而可保持气囊部件上的推力能够完全作用在第一矫形机构上;同时该设置方式还可便于调节滑动件在架体上的位置,从而能够便于使用时装置适应不同的骨折部位。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件相配合的卡位件;定位件卡入至两个卡位件之间,从而限制了滑动件的运动方向,保障了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连接部和卡设于两相邻卡位件间的定位部,所述连接部通过一复位件与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卡位部卡入两卡位件之间,接触面积大,定位效果好;而连接部不但可与滑动件底部连接,还不会影响定位件对滑动件的定位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滑动件上设有调节通孔,该调节通孔内穿设有一与所述定位部相连的调节件;调节件可在需要移动滑动件时,手动将定位件提起来,从而不会影响移动定位件,且调节件还可压紧定位部保持定位部和滑动件不发生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上套设有一与所述调节通孔内壁螺接的锁紧件,所述调节件侧壁上设有一延伸部,所述锁紧件上设有与所述延伸部相配合的压紧部;设置锁紧件可将调节件与滑动件锁死,使得调节件无法运动,定位件无法运动;该设置方式其操作简单,只需锁定转动锁紧件与调节通孔螺接住即可,操作方便。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置第一矫形机构和第二矫形机构能够有效将骨折部位夹住复位,且不会造成二次损伤;在复位过程中稳定性高,误差小,因此愈合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图2中B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C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D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医用矫形装置,包括架体1、矫形装置2及推动装置3,其中所述的架体1包括底座10,该底座10为一金属平板,在底座10上设有一滑槽11,该滑槽11为由所述底座10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的矫形装置2和推动装置3分别设在底座10上;具体的,所述的矫形装置2包括第一矫形机构21和第二矫形机构22,所述的第一矫形机构21包括第一矫形件211、等距间隔设置在第一矫形件211上的按摩部件29及第一加热片281;所述的第一矫形件21为一垂直于底座10上的金属平板,且该第一矫形件21的下端部上设有一个滑动凸部210,因此在滑动凸部210设在滑槽11内时,在外力推动第一矫形件21的情况下,滑动凸部210会延着滑槽11运动;所述的第二矫形机构22包括第二矫形件221、等距间隔设在第二矫形件221上的按摩部件29及第二加热片282,其中所述的第二矫形件221为一与所述第一矫形件211大小相同的金属平板,且该第二矫形件221固定在底座10的端部处,相对底座10保持静止;所述的按摩部件29包括震动件291和传动件292,所述的震动件291为震动马达,所述的传动件292为包裹在震动件291外的壳体相连的橡胶柱;所述的第一加热片281和第二加热片282都设在第一矫形件211和第二矫形件221之间,且第一加热片281靠近第一矫形件211,第二加热片282靠近第二矫形件221,所述的第一加热片281和第二加热片282分别为设有电阻丝的厚绒布。进一步的,所述的推动装置3包括推动机构31和定位机构32,所述的推动机构31包括气囊部件311和感应部件312,所述的感应部件312为一市面上现有的重力感应器;所述的气囊部件311包括气囊件313和进气管件314,所述的气囊件313为一橡皮囊,所述的感应部件312设在气囊件上;所述的进气管件314为一金属管道,该进气管件314与气囊件313相连,气体有该进气管件314进入至气囊件313当中,当气囊件313变大时,气囊件313会带着感应部件312先与所述第一矫形件211相接触,从而推动第一矫形机构21向着第二矫形机构22的方向运动,在此同时,感应部件测出气囊件313对第一矫形件211的推力;所述定位机构32包括定位部件321和支撑部件322,所述的支撑部件322为金属杆,所述的进气管件314固定在该支撑部件322上;所述的定位部件321包括滑动件329和定位件328,所述的滑动件329为一方形金属块,该滑动件329的左右侧壁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滑动凸部,所述的滑槽11左右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医用矫形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矫形装置,包括架体(1)和设于所述架体(1)上的矫形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装置(2)包括可于架体(1)上左右动作的第一矫形机构(21)和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21)相配合以夹住身体受伤部位的第二矫形机构(22);所述架体(1)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矫形机构(21)向第二矫形机构(22)方向运动的推动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矫形装置,包括架体(1)和设于所述架体(1)上的矫形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装置(2)包括可于架体(1)上左右动作的第一矫形机构(21)和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21)相配合以夹住身体受伤部位的第二矫形机构(22);所述架体(1)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矫形机构(21)向第二矫形机构(22)方向运动的推动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矫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3)包括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21)相配合的推动机构(31)和用于固定所述的推动机构(31)的定位机构(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矫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31)包括气囊部件(311)和与所气囊部件(311)相配合的感应部件(312),所述感应部件(312)与所述第一矫形机构(21)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矫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32)包括与所述架体(1)相配合的定位部件(321)和与所述定位部件(321)相配合的支撑部件(322),所述气囊部件(311)与该支撑部件(322)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矫形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盛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