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无缝钢管内外镀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101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针对无缝钢管领域,通过本工艺,为精密无缝钢管的内外表面增加一层保护膜,镀锌层美观、结合力好,钢管内外表面更加光洁,防腐蚀性能更为突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先将高精度无缝钢管电解、酸洗、然后镀锌,镀锌时,钢管内孔穿入锌丝,镀锌槽内加入水泵增加溶剂的流动,镀锌时,严密控制水温、电流密度,溶剂配置比例,以及注意控制好钢管的镀锌时间,最后将钢管吊起,冲洗干净并自然晾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汽车行业、铁路机车行业。对钢管内外壁有防锈、防腐蚀高要求的用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度无缝钢管内外镀锌工艺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关于高精度液压钢管的内外镀锌加工工艺。目的:提高钢管内外壁的防腐蚀能力,增加钢管的内外表面精度、美观度。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加工工艺是:1、电解。钢管放入电解缸,去垃圾及氧化膜。电解缸溶剂配置比例:烧碱每80ml/L,磷酸三钠25ml/L。加温到60℃,电解时间为3~8分钟。2、清洗。清洗分为两次清洗,首先放入清水池漂洗,然后吊起,用高压水枪清洗内壁,直至清水流出。3、用盐酸或硫酸来除油除锈。将钢管浸入酸洗缸5~10分钟。4、第二次清洗。5、镀锌前准备。首先配置溶剂:氯化钾180~250ml/L,氯化锌60~90ml/L,硼酸30~45ml/L,光亮剂少许。将其混合倒入水中,水和溶剂比例为2∶1。根据钢管的长度准备锌丝,如果钢管太长,应首先将钢管切成能穿锌丝的长度。锌丝要用能透液体的布包好,然后逐根穿入钢管中,锌丝两头要连接在能通电的电极上。钢管要放在镀锌槽内的挂钩上,挂钩一端挂在镀锌缸上的电极棒上。6、开始镀锌。给镀锌缸加温至10~40℃,此时开动缸内的水泵,让液体流动,给电极通电,电流密度控制在0.5~2ml/mm2,电压控制在2~2.5V之间。根据镀锌层所需的厚度,控制时间,20~30分钟后可将钢管取出。7、第三次清洗。8、将钢管浸入钝化缸上色,10分钟后吊起。钝化缸内放入光亮剂,使钢管颜色看上去有光泽。-->9、第四次清洗。10、将钢管浸入50~70℃的热水中,使钝化膜老化。10分钟后取出。11、将钢管吊起,摊开晾干。本工艺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优势是:内外镀锌层牢固,不易脱落,镀锌层色泽均匀。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例如:取一吊16×1.0的钢管,首先将其吊入电解缸,电解5分钟后将其吊起,此时钢管内外表面的垃圾及氧化膜已经基本去除。然后将钢管立即放入清水池中漂洗,再用高压水枪清洗内壁,直至清水流出。清洗干净的钢管将其吊入酸洗缸,酸洗5分钟后,可观察一下除油除锈效果,除油干净了,立即将其吊起,如果效果还不理想,可将钢管再浸2~3分钟,再吊起。吊起后的钢管再用清水漂洗及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将钢管逐根穿锌丝,锌丝要用带透气孔的布包好。穿好锌丝将钢管逐根放在镀锌槽的挂钩上,将锌丝两端接上电极。向镀锌槽内倒入配置好的溶剂,给电极通电,并开启缸内水泵。此时注意观察镀锌缸的温度、电流密度及电压。注意温度可控制在25℃左右,电流密度控制在0.5~2ml/mm2,电压控制在2~2.5V之间。25分钟后,将钢管吊起观察镀锌层厚度,达到要求了,立即吊起。切忌时间太长而使镀锌层焦掉。取出的钢管仍然首先对其清洗,清洗干净后,再将钢管浸入钝化缸上色。钝化缸时间约10分钟,取出钢管后,再次漂洗。最后,将钢管吊入热水池中,水温控制在50~70℃,10分钟后将钢管取出,此时钝化膜老化、牢固。将钢管摊开,让其晾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加工工艺是:电解。钢管放入电解缸,去垃圾及氧化膜,电解缸溶剂配置比例:烧碱每80ml/L,磷酸三钠25ml/L,加温到60℃,电解时间为3~8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具体加工工艺是:电解。钢管放入电解缸,去垃圾及氧化膜,电解缸溶剂配置比例:烧碱每80ml/L,磷酸三钠25ml/L,加温到60℃,电解时间为3~8分钟。2、清洗。清洗分为两次清洗,首先放入清水池漂洗,然后吊起,用高压水枪清洗内壁,直至清水流出。3、用盐酸或硫酸来除油除锈,将钢管浸入酸洗缸5~10分钟。4、第二次清洗。5、镀锌前准备。首先配置溶剂:氯化钾180~250ml/L,氯化锌60~90ml/L,硼酸30~45ml/L,光亮剂少许,将其混合倒入水中,水和溶剂比例为2∶1,根据钢管的长度准备锌丝,如果钢管太长,应首先将钢管切成能穿锌丝的长度,锌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阳钢管有限公司何建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