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657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接头,包含转角部(1)与接杆(2),转角部(1)与接杆(2)一体成型,所述转角部(1)为立方体形状;转角部(1)沿周向方向的多个端面板包含功能端板(3)与连接端板;多个接杆(2)分别安装在连接端板上;接杆(2)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杆(2)沿周向方向的端板上设置有装配孔(4);沿任一根接杆(2)轴向方向的投影上,转角部(1)的投影轮廓覆盖该接杆(2)的投影轮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接头采用碳纤维材料,相比金属零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点;碳纤维接头中设置有风冷孔与挡片,通过挡片的转动实现风冷孔的打开与关闭,有利于太阳能电池板内的温度控制。 1

Carbon fiber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rbon fiber joint, which consists of a corner (1) and a connecting rod (2), a corner part (1) and a connecting rod (2), and the corner part (1) is a cube shape, and a plurality of end panels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1) include a functional end plate (3) and a connecting end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rods (2)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connecting end plate; the connecting rod (2) is respectively (2).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cross section is square, and an assembly hole (4) is arranged on the end plate of the connecting rod (2)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the projection outline (1) of the corner section (1) covers the projection outline of the connecting rod (2) along the projection of the axial direction of any of the connecting rods (2). The joint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carbon fiber material,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and high strength compared with the metal parts. There are air cooling holes and gear in the carbon fiber joint, and the air cooling hole is opened and closed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the gear.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in the solar panel.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接头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领域、太阳能发电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碳纤维接头。
技术介绍
太阳能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光—电直接转换方式该方式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由于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是一个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玻璃背板和盖板之间设置有框架,用于增强太阳能电池板的整体强度,同时也方便电池片的放置。现有技术中,框架由金属材料的接头与矩形杆构成,存在重量大、装配不够方便的缺陷;另外,在高温条件下,太阳能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也会有所降低,现有的框架并不具有辅助散热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接头。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碳纤维接头,包含转角部与接杆,转角部与接杆一体成型,所述转角部为立方体形状;转角部沿周向方向的多个端面板包含功能端板与连接端板;多个接杆分别安装在连接端板上;接杆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杆沿周向方向的端板上设置有装配孔;沿任一根接杆轴向方向的投影上,转角部的投影轮廓覆盖该接杆的投影轮廓。优选地,转角部为中空结构,转角部内部空间形成容物空间;所述功能端板上设置有风冷孔,容物空间内设置有挡片;挡片与转角部转动连接,挡片相对转角部转动能够关闭或打开所述风冷孔。优选地,包含多个风冷空孔沿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挡片与风冷孔一一对应;容物空间内设置有导向杆与导向环,导向杆与功能端板紧固连接,导向环滑接在导向杆上,所述挡片与导向环紧固连接。优选地,导向环沿厚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分别形成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功能端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地,容物空间内还设置有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含磁铁与定子;多个磁铁沿导向环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在第二端面上;磁铁与定子一一对应;定子包含线圈与磁芯,线圈绕接在磁芯上。优选地,周向方向上相邻两个磁铁的磁极方向相反;电磁驱动机构还包含定子座,定子座与导向杆紧固连接;多个定子沿周向方向均匀安装在定子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接头采用碳纤维材料,相比金属零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优点。2、本技术提供的碳纤维接头中设置有风冷孔与挡片,通过挡片的转动实现风冷孔的打开与关闭,有利于太阳能电池板内的温度控制。3、本技术采用电磁驱动机构实现挡片的转动,白天天气较热的情况下,电池板提供电能驱动挡片转动打开风冷孔;晚上无光环境下,电磁驱动机构断电,挡片在弹簧作用下将风冷孔关闭,起到保温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碳纤维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磁驱动机构正视图;图3为风冷孔关闭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风冷孔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碳纤维接头包含转角部1与接杆2,角部1与接杆2一体成型。所述转角部1为立方体形状,转角部1沿周向方向的多个端面板包含功能端板3与连接端板;多个接杆2分别安装在连接端板上,接杆2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杆2沿周向方向的端板上设置有装配孔4,沿任一根接杆2轴向方向的投影上,转角部1的投影轮廓覆盖该接杆2的投影轮廓。太阳能电池板在组装过程中,由碳纤维接头与方形杆装配组成框架,具体为方形杆套接在接杆2上,通过紧固件将两者进行固定,优选例,方形杆与接杆2之间还可以是通过弹性卡扣连接的,组装更加方便。如图2至图4所示,转角部1为中空结构,转角部1内部空间形成容物空间,所述功能端板3上设置有风冷孔5,容物空间内设置有挡片6,挡片6与转角部1转动连接,挡片6相对转角部1转动能够关闭或打开所述风冷孔5,包含多个风冷空孔沿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挡片6与风冷孔5一一对应。容物空间内设置有导向杆7与导向环8,导向杆7与功能端板3紧固连接,导向环8滑接在导向杆7上,所述挡片6与导向环8紧固连接。导向环8沿厚度方向的两个端面分别形成第一端面9与第二端面10,第一端面9与功能端板3之间设置有弹簧11。容物空间内还设置有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含磁铁12与定子13;多个磁铁12沿导向环8周向方向均匀布置在第二端面10上;磁铁12与定子13一一对应;定子13包含线圈与磁芯,线圈绕接在磁芯上。周向方向上相邻两个磁铁12的磁极方向相反,电磁驱动机构还包含定子座14,定子座14与导向杆7紧固连接,多个定子13沿周向方向均匀安装在定子座14上。使用过程中,白天天气较热的情况下,电池片提供电能,线圈中通电,在沿周向方向相邻的两个定子13的线圈中电流方向相反,在磁力的作用下挡片6发生转动并打开风冷孔5,实现空气流通,带走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热量,降低电池片的温度;晚上无光环境下,电池片不再产生电能,线圈中断电,挡片6在弹簧11作用下将风冷孔5关闭,起到保温作用。优选例中,挡片6与风冷孔5上设置有相匹配的斜面,便于挡片6从风冷孔5中转出。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碳纤维接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转角部(1)与接杆(2),转角部(1)与接杆(2)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转角部(1)与接杆(2),转角部(1)与接杆(2)一体成型,所述转角部(1)为立方体形状;转角部(1)沿周向方向的多个端面板包含功能端板(3)与连接端板;多个接杆(2)分别安装在连接端板上;接杆(2)横截面形状为方形,一个或多个所述接杆(2)沿周向方向的端板上设置有装配孔(4);沿任一根接杆(2)轴向方向的投影上,转角部(1)的投影轮廓覆盖该接杆(2)的投影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接头,其特征在于,转角部(1)为中空结构,转角部(1)内部空间形成容物空间;所述功能端板(3)上设置有风冷孔(5),容物空间内设置有挡片(6);挡片(6)与转角部(1)转动连接,挡片(6)相对转角部(1)转动能够关闭或打开所述风冷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接头,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风冷孔沿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挡片(6)与风冷孔(5)一一对应;容物空间内设置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蔚王光辉龚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闳约复合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