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61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充电环路;其中,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连接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环路;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充电环路;充电环路根据各电路之间的输出结果选择相应的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该电池充电管理系统检测结果精确、灵敏度高,对电池充电时可靠性好。 1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circuit, which includes battery voltage overcharge judgment circuit, charging condition judgement circuit, charging current mode judgement circuit, charging control circuit and charging loop, among which battery voltage overcharge judgement circuit connects charging condition judgement circuit and charge condition judgement circuit respectively. The charging current mode judgment circuit, charge control circuit and charging loop are connected, the charging current mode judgment circuit and charge control circuit are connected to the charging loop respectively, and the charging loop selects the corresponding charg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results between each circuit. The battery charging management system has accurate detection results and high sensitivity, and has good reliability when charging batteries.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迅猛,电池作为电子产品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池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充电电池具有充放电循环性(即可以反复使用)、污染小等特点(例如锂电池)已成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电源的首选。然而充电电池是一种充电次数有限的电池(即有充电寿命),不正确的充电方式会严重影响电池的寿命。目前常用电池充电管理电路来对监测电路的充电过程。但目前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结构复杂,灵敏度、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电池管理电路灵敏度、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充电环路;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将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将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将电源电压与第三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将电源电压与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分别至所述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和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工作状态,将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四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工作状态,将所述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与第五参考电压比较,且将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六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充电环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选择相应的充电方式为所述电池充电。本技术中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充电环路;其中,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连接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环路;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充电环路。上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主要是利用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来判断待充电电池是否处于过充状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对当前的充电条件进行检测判断,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然后利用第二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对当前的充电电流模式和充电方式进行判断,并分别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最后利用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控制充电环路选择相应的充电方式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该电池充电管理系统检测结果精确、灵敏度高,对电池充电时可靠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为电池充电时电池电压与充电电流的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另外,本文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只是为了区分所描述的对象,并不是对对象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10、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充电控制电路40以及充电环路50。其中,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10连接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充电控制电路40和充电环路50。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和充电控制电路40分别连接充电环路50。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10将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充电条件判断电路的开启或关闭。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将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将电源电压与第三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将电源电压与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分别至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充电控制电路40和充电环路50。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工作状态,将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四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充电环路50。充电控制电路4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工作状态,将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与第五参考电压比较,且将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六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充电环路50。充电环路50根据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选择相应的充电方式为电池充电。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第二参考电压、第三参考电压、第四参考电压、第五参考电压、第六参考电压是根据充电电池的类型确定的,用户可以根据充电电池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值,例如锂离子电池、锂聚电池和铅酸电池的电压不同、充电方式不同,因此选择第一参考电压、第二参考电压、第三参考电压、第四参考电压、第五参考电压和第六参考电压不同。上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包括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10、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充电控制电路40以及充电环路50;其中,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10连接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分别连接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充电控制电路40和充电环路50;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30和充电控制电路40分别连接充电环路50。上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主要是利用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10来判断待充电电池是否处于过充状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充电条件判断电路20对当前的充电条件进行检测判断,输出第二控制信号,然后利用第二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和充电控制电路对当前的充电电流模式和充电方式进行判断,并分别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最后利用第二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和第四控制信号控制充电环路选择相应的充电方式对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该电池充电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充电管理电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充电条件判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充电控制电路以及充电环路;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将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一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将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且将电源电压与第三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将电源电压与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分别至所述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和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工作状态,将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四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切换工作状态,将所述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与第五参考电压比较,且将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六参考电压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充电环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和所述第四控制信号选择相应的充电方式为所述电池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隙基准模块;所述带隙基准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源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带隙基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所述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和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带隙基准模块产生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所述第三参考电压、所述第四参考电压、所述第五参考电压、所述第六参考电压和第七参考电压,其中所述第七参考电压用于为所述充电环路提供参考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参考电压时,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输出高电平,并将所述高电平输出至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控制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开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条件判断电路包括过流检测模块、低压检测模块、欠压检测模块以及第一与门;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过流检测模块、所述低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欠压检测模块的控制开关端;所述过流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带隙基准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充电环路的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所述低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源电压输出端和所述带隙基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电源电压输出端;所述过流检测模块、所述低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欠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充电环路、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以及所述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电压过充判断电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过流检测模块将所述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在所述电池的当前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时,输出高电平;所述低压检测模块将所述电源电压与第三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在所述电源电压大于所述第三参考电压时,输出高电平;所述欠压检测模块将所述电源电压与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进行比较,在电源电压大于电池的当前电压,且所述电源电压与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的差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输出高电平;在所述第一与门输出高电平时,控制所述充电电流模式判断电路和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开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包括恒流恒压控制模块、充电起止控制模块、第二与门和第一非门;所述第一与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恒流恒压控制模块和所述充电起止控制模块的控制开关端;所述充电起止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带隙基准模块的输出端和充电环路的充电电流检测输出端;所述恒流恒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电压输出端和所述带隙基准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恒流恒压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