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295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及燃气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冷凝换热器。一种冷凝换热器外壳,包括壳体和烟罩,所述壳体和烟罩连接,所述壳体中形成有下导烟腔和换热腔,所述壳体的下导烟腔和换热腔并排设置,在换热腔中设有换热体,所述烟罩中形成有上导烟腔和设置在上导烟腔中的导流部,所述上导烟腔与所述下导烟腔对应,所述导流部设置换热腔的烟气通道中,在这些结构的作用下能引导烟气从顶部向下流动,保证换热时烟气流向与冷凝水流向一致,避免了换热体的换热面形成液膜。另外,热体组件的水流道与上封水盖、下封水盖的水槽相配合,实现水流在换热体中流动,简化了冷凝器的水路结构,无需焊接工艺。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
,尤其涉及到冷凝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冷凝换热器多采用钣金焊接形成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内再进行烟气流道设计,受限于钣金的可成型性,烟气流道不能过于复杂,因此,大部分冷凝换热器目前采用烟气进入冷凝换热器后,从冷凝换热器壳体下部空间进入换热器,烟气经过换热器换热后直接排出,但换热过程中烟气遇冷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顺着换热面沿重力方向滴落,当冷凝水滴落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反时,容易在换热面形成液膜,烟气不能直接与换热面接触,换热体的换热效率势必降低。再者现有管壳式普通铝制换热体的进出水接头采用铝材与换热体焊接,采用铝制冷凝换热器时,金属壳体与换热体之间容易产生电位差,导致换热体电化学腐蚀现象严重,极易引发冷凝换热器漏水,这种现象在我国水质较差的区域,如西北和东北以及淮河流域,表现尤其突出,最后采用耐腐蚀性能极高的不锈钢材料作为换热体基材,该方案在抗腐蚀性能方面表现较好,但不锈钢要制作成密闭空间,就需要焊接手段实现,包括换热体焊接及壳体焊接,工艺保障要求较高,且因焊缝存在杂质,焊接处应力较为集中,容易成为冷凝换热器的薄弱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首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冷凝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现有冷凝换热器中烟气流向与冷凝水滴落方向相反,带来的换热效率降低。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壳体、烟罩和换热体,所述换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和烟罩连接,在所述烟罩上设有出烟口,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烟口、进水口、出水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壳体中形成有下导烟腔和换热腔,所述壳体的下导烟腔和换热腔并排设置,所述烟罩中形成有上导烟腔和设置在上导烟腔中的导流部,所述上导烟腔与所述下导烟腔对应,所述换热体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所述换热体设有烟气通道,所述烟罩的导流部设置所述换热体的烟气通道中。当烟气从主换热器进入冷凝换热器后,首先在壳体的下导烟腔向上流动,进入烟罩的上导烟腔,由于导流部能够引导烟气流向,烟气会沿着导流部流动,即烟气只能从冷凝换热器的顶部向下流动,保证换热时烟气流向与冷凝水流向一致,如此换热体的换热面就不易形成液膜,也就提高了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由于导流部设置在换热体的烟气通道中,最后烟气从导流部中排出冷凝换热器,本技术方案的导流部形状可以圆形或者其他可以引导烟气流动的几何形状。其实可以将进烟口设置所述导烟腔的底端能够保证进入冷凝换热器的所有烟气都从导烟腔中向上流动,进入换热腔,进行水气热交换,最大的利用了烟气热量。另外,在本技术方案中,冷凝换热器中热交换之后的烟气会通过排烟孔进入导流部的内部,之后排出冷凝换热器,由于导流部上设有独立的排烟孔,就增大了冷凝换热器的排烟面积,使得冷凝换热器可适应不同热水器平台及不同工作负荷,提高了冷凝换热器的通用性。为了使烟罩和壳体连接,在所述壳体的远离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壳体连接部,在所述烟罩上设有烟罩连接部,所述壳体连接部和烟罩连接部相配合。所述连接部用于壳体与烟罩连接,壳体与烟罩可以是铆接或卡接,也可是铆接和卡接的组合,即所述壳体连接部和烟罩连接部可以是带有铆钉孔的安装座,也可是卡合结构,也可同时具备铆钉孔的安装座和卡合结构。进一步的,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烟筋,所述分烟筋将所述壳体分为所述换热腔和下导烟腔。这里根据冷凝换热器的形状来设计分烟筋的形状,例如冷凝换热器为圆形,就可以将分烟筋设计成弧形,以更好的安装冷凝换热器。如果冷凝换热器为矩形则可将分烟筋设计成方形。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壳体与换热体之间容易产生电位差,导致换热体电化学腐蚀现象严重,极易引发冷凝换热器漏水,为此,所述烟罩和壳体由阻燃且耐温的塑料或其改性材料制成,所述烟罩与所述导流部一体成型或者铆接或者卡接。采用阻燃且耐温的塑料可阻绝壳体和换热体之间产生电位差,杜绝换热体电化学腐蚀而引发冷凝换热器漏水。导流部和烟罩一体成型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减少了装配工序。再比如所述导流部和烟罩通过铆接连接。为了提高导流部和烟罩之间的气密性,在导流部和烟罩之间可设有密封垫密封。又比如所述导流部和烟罩通过卡合连接。可在导流部上设有卡槽,在所述烟罩上卡扣,所述卡扣与卡槽配合。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壳体和烟罩采用的是阻燃且耐温的塑料或其改性材料制成,为了用来防止壳体温度超过壳体材料的耐温值,可以在壳体或/和烟罩上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因此在在制造壳体或/和烟罩时,可以在壳体或/和烟罩上设有温度控制装置安装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旨在简化换热体的进出水路,以简化冷凝器的结构。为此,在所述换热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上封水盖和下封水盖,所述换热体至少包括一个进水水流道、一个出水水流道,在所述上封水盖中至少设有一个过水槽,在所述下封水盖上设有进水槽和出水槽,水流依次流经所述进水槽流、进水水流道、所述过水槽、所述出水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槽。在本技术方案中水流从下封水盖的进水槽,流入换热体的进水水流道,在上封水盖的过水槽的限制下,水流从进水水流道流向出水水流道,进而流入下封水盖的出水槽,最终通过冷凝管排出热水器。本技术方案通过非焊接方式实现换热体端面密封并提供换热体进水及出水通道,通过封水盖与换热体的流道配合,实现水路分流及流道设计。进一步的,所述换热体包括第一进水水流道、第二进水水流道和第一出水水流道、第二出水水流道,所述上封水盖包括第一过水槽和第二过水槽,所述下封水盖的进水槽在换热体底部对应着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水流道,所述下封水盖的出水槽在换热体底部对应着所述第一出水水流道、第二出水水流道,所述上封水盖的第一过水槽在换热体顶部对应着第一进水水流道和第一出水水流道,所述上封水盖的第二过水槽在换热体顶部对应着第二进水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水流道。在本技术方案中,水流在下封水盖的出水槽分为两道水流,分别进入第一进水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水流道,当水流进入上封水盖后,由于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在同一个过水槽中,由于第一过水槽和第二过水槽的存在,水流会从第一进水水流道流向第一出水水流道,从第二进水水流道流向第二出水水流道,两道水流从第一出水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水流道流入下封水盖的出水槽中,两道水流合二为一,最终从出水槽中排出。在该技术方案中,两道水流道首先保证了换热体的足够热水出水量,其次是水流在换热体中来回流动,延长了与烟气换热的时间,充分吸收了烟气的热量。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道、第二进水水流道、第一出水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水流道相互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换热体两端齐平。所述隔板与所述换热体两端齐平降低了换热体的制造成本,隔板能防止水流道中的水流相互干涉。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封水盖上的进水槽和出水槽之间设有下封水盖挡板,所述下封水盖挡板与所述进水槽和出水槽齐平,所述上封水盖上的第一过水槽和第二过水槽之间设有上封水盖挡板,所述上封水盖挡板与所述第一过水槽和第二过水槽齐平。所述下封水盖的挡板分隔进水和出水,而所述上封水盖的挡板使得第一进水水流道的水进入第一出水水流道,第二进水水流道的水进入第二出水水流道。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封水盖与换热体之间设有下密封垫、在所述上封水盖与换热体之间设有上密封垫、在所述壳体与烟罩之间设有密封垫。密封垫用气防止水和烟气泄漏。在所述下封水盖与所述下密封垫之间设有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凝换热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壳体、烟罩和换热体,所述换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换热器,包括壳体、烟罩和换热体,所述换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和烟罩连接,在所述烟罩上设有出烟口,在所述壳体上设有进烟口、进水口、出水口和冷凝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形成有下导烟腔和换热腔,所述壳体的下导烟腔和换热腔并排设置,所述烟罩中形成有上导烟腔和设置在上导烟腔中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上设有排烟孔,所述上导烟腔与所述下导烟腔对应,所述换热体设置在所述换热腔中,所述换热体设有烟气通道,所述烟罩的导流部设置所述换热体的烟气通道中。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于,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分烟筋,所述分烟筋将所述壳体分为所述换热腔和下导烟腔。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于,所述烟罩和壳体由阻燃且耐温的塑料或其改性材料制成,所述烟罩与所述导流部一体成型或者铆接或者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于,在所述换热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上封水盖和下封水盖,所述换热体至少包括一个进水水流道、一个出水水流道,在所述上封水盖中至少设有一个过水槽,在所述下封水盖上设有进水槽和出水槽,水流依次流经所述进水槽、进水水流道、所述过水槽、所述出水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换热器,其特征于,所述换热体包括第一进水水流道、第二进水水流道和第一出水水流道、第二出水水流道,所述上封水盖包括第一过水槽和第二过水槽,所述下封水盖的进水槽在换热体底部对应着所述第一进水水流道和第二进水水流道,所述下封水盖的出水槽在换热体底部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麦伟添易洪斌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