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292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包括储水箱、即热加热装置、断续给水装置,即热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水源,即热加热装置的出水口设置在储水箱内腔的顶部,断续给水装置设置在即热加热装置出水口的正下方,断续给水装置包括接水器,接水器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架上,支架连接储水箱的内壁;所述接水器内无水时,接水器的重心位于转轴下方;接水器内盛满水时,接水器位于转轴上方部分的力矩大于位于转轴下方部分的力矩。该热水器采用了断续给水装置,大大增强了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水器,结构简单,造价低,而且安全可靠,节能效果好。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
,尤其涉及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电热水器主要分为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两大类。即热式电热水器虽然比储水式电热水器节能,但其功率大,对电线要求高,农村地区和城市老区推广受到限制;储水式电加热器预热时间长,加热水量大,热水生产率低,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预即双模电热水器既克服了储水式电热水器体积大、加热慢、能耗高等缺陷,又克服了即热式电热水器的需要大功率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大多数的预即双模电热水器采用了预热和即热两个内胆,及预热和即热两个加热管,系统复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4848522A提供了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包括单个内胆和两个加热管,结构复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CN104180508A提供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采用了子母两个内胆,一个加热管,但是子母内胆靠复杂的机械结构切换,系统亦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该热水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包括储水箱、即热加热装置、断续给水装置,即热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水源,即热加热装置的出水口设置在储水箱内腔的顶部,断续给水装置设置在即热加热装置出水口的正下方,断续给水装置包括接水器,接水器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架上,支架连接储水箱的内壁;所述接水器内无水时,接水器的重心位于转轴下方;接水器内盛满水时,接水器位于转轴上方部分的力矩大于位于转轴下方部分的力矩。工作时,自来水经即热加热装置加热后流入断续给水装置,并最终流入储水箱中作为预热水,即通过即热方式加热一定量的水来实现预热的功能,从而只用一个加热管来实现预即双模的功能。电热水器之所以会电到人,是因为持续流动的水在发生漏电时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如果我们将持续流动的给水变成断续给水,无疑将大大增强热水器的安全性。基于这个原理,该热水器采用了断续给水装置,即热加热装置的热水进入接水器中,当接水器水满之后,发生倾斜,将所装的热水倾倒在储水箱中。然后,接水器在重心的作用下自动寻找铅垂线,回到铅垂线位置,再次接到来自热水出口的热水,如此重复,即实现了热水的断续补充,保证了使用的安全。作为优化,所述储水箱包括外壳、保温材料、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设置保温材料。作为优化,所述即热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器、进水管、加热管、出水管,进水管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加热管的进水口,加热管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加热管内设置有加热丝,加热丝连接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开关通过继电器连接电源,继电器的控制端口连接控制器,加热管为U形,加热管的两端口位于储水箱外部。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流开关,水流开关连接控制器。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上还设置有电动给水阀门,所述即热加热装置还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启动按钮、停止按钮、电动给水阀门连接控制器。按下启动按钮,热水器开始工作,电动给水阀门打开,加热丝通电开始工作,电动给水阀门与加热丝联动,当加热丝供电工作时,电动给水阀门开启;当加热丝断电不工作时,电动给水阀门关闭。作为优化,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连通储水箱的内腔与外部大气。作为优化,所述储水箱上还设置有玻璃管水位计,玻璃管水位计上标注有高限水位线和低限水位线,储水箱内与高限水位线和低限水位线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高限水位传感器、低限水位传感器,高限水位传感器、低限水位传感器连接控制器。当储水箱中水位达到低限水位时,就可以洗浴了,当储水箱内部的水位低于时高限水位线时,加热管持续工作,持续补充热水,保障洗浴的持续进行,当储水箱内部的水位低于时高限水位线时,高限水位传感器传递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自来水电动给水阀,同时切断加热丝的供电。作为优化,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热水管,热水管上设置有出水控制阀,热水管连接混水阀。通过混水阀,热水管与自来水混合后达到合适的洗浴水温,供给洗浴者,当不使用热水时出水控制阀关闭。作为优化,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接地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专利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该热水器采用了断续给水装置,大大增强了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热水器,结构简单,造价低,而且安全可靠,节能效果好。2.通过设置接水器内无水时,接水器的重心位于转轴下方;接水器内盛满水时,接水器位于转轴上方部分的力矩大于位于转轴下方部分的力矩。当水注满整个接水器时,头重脚轻,整个容器很容易就偏离铅锤线,倾覆后水全部泻出。然后接水器在重心的作用下自动寻找铅垂线,再次注水重复以上过程。从而使断续给水装置能够实现接满水时自动倾倒,倾倒完后自动回铅垂位。3.通过设置加热管的两端口位于储水箱外部,如果出现加热丝损坏,重新更换加热丝即可使得热水器再次正常工作,更换方便。4.通过设置水流开关,能够检测进水管中是否有水流,保证了有水的时候加热丝才通电,无水时断电,从而避免了断水时,加热丝的干烧。5.通过设置通气管,保障了热水器为常压式的,提高了安全性。通过设置玻璃管水位计,可显示热水器内部的水位情况。6.通过在出水管上设置接地线保证了热水给水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专利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至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包括储水箱、即热加热装置、断续给水装置,即热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水源,即热加热装置的出水口设置在储水箱内腔的顶部,断续给水装置设置在即热加热装置出水口的正下方,断续给水装置包括接水器7,接水器7通过转轴8安装在支架9上,支架9连接储水箱的内壁;所述接水器7内无水时,接水器7的重心位于转轴8下方;接水器7内盛满水时,接水器7位于转轴8上方部分的力矩大于位于转轴8下方部分的力矩。工作时,自来水经即热加热装置加热后流入断续给水装置,并最终流入储水箱中作为预热水,即通过即热方式加热一定量的水来实现预热的功能,从而只用一个加热管来实现预即双模的功能。电热水器之所以会电到人,是因为持续流动的水在发生漏电时起到传导电流的作用,如果我们将持续流动的给水变成断续给水,无疑将大大增强热水器的安全性。基于这个原理,该热水器采用了断续给水装置,即热加热装置的热水进入接水器7中,当接水器7水满之后,发生倾斜,将所装的热水倾倒在储水箱20中。然后,接水器7在重心的作用下自动寻找铅垂线,回到铅垂线位置,再次接到来自热水出口6的热水,如此重复,即实现了热水的断续补充,保证了使用的安全。该热水器采用了断续给水装置,大大增强了热水器的使用安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是:包括储水箱、即热加热装置、断续给水装置,即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是:包括储水箱、即热加热装置、断续给水装置,即热加热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水源,即热加热装置的出水口设置在储水箱内腔的顶部,断续给水装置设置在即热加热装置出水口的正下方,断续给水装置包括接水器(7),接水器(7)通过转轴(8)安装在支架(9)上,支架(9)连接储水箱的内壁;所述接水器(7)内无水时,接水器(7)的重心位于转轴(8)下方;接水器(7)内盛满水时,接水器(7)位于转轴(8)上方部分的力矩大于位于转轴(8)下方部分的力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储水箱包括外壳(18)、保温材料(19)、内胆(20),外壳(18)与内胆(20)之间设置保温材料(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即双模电热水器,其特征是,所述即热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器、进水管(21)、加热管(4)、出水管(6),进水管(21)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加热管(4)的进水口,加热管(4)的出水口连接出水管(6),加热管(4)内设置有加热丝(5),加热丝(5)连接漏电保护开关(3),漏电保护开关(3)通过继电器连接电源,继电器的控制端口连接控制器,加热管(4)为U形,加热管(4)的两端口位于储水箱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军刘状李勇猛袁静戴长臻杨云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