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电热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329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卧式电热水装置,包括壳体、内胆、保温层,壳体的底部设有、镁棒、出水管、进水管、分水器、加热管、温控器和防火控制器;保温层由依次设置的找平层、硬泡聚氨酯层、防水浆料层、玻纤网格布、腻子层和油漆装饰层构成;外涂层包括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和环氧背漆层,内涂层包括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聚酯面漆层和保护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保温效果较好和防腐蚀效果较好的特点。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电热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电热水装置。
技术介绍
电热水器是以电作为能源进行加热的热水器,不受外界天气的影响,可随时为人们提供热水,因而,很受人们的欢迎。现有的电热水器一般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管、加热丝、内胆和保温层,其中保温层所用的保温材料通常是简单的一层发泡聚氨酯或憎水保温材料,有些甚至是用泡沫塑料,其保温效果较差;现有电热水器的内胆大多采用不锈钢或搪瓷材质,其在内胆表面仅简单的设有一层保护层以防止来自水质的腐蚀,但是简单一层保护层的防腐蚀效果较差,时间长了还是容易因腐蚀而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电热水器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较好和防腐蚀效果较好的卧式电热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卧式电热水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胆,所述壳体和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有外涂层,所述内胆的内表面设有内涂层,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延伸于内胆内部的镁棒、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分别大于镁棒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和进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所述进水管位于内胆内的一端连接有分水器,所述壳体内的侧部设有加热管和温控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火控制器,所述防火控制器与加热管和温控器电连接;所述保温层由依次设置的找平层、硬泡聚氨酯层、防水浆料层、玻纤网格布、腻子层和油漆装饰层构成,所述找平层与壳体内壁接触,所述油漆装饰层与内胆外壁接触;所述外涂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和环氧背漆层,所述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设置在内胆的外表面上,所述内涂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聚酯面漆层和保护膜层,所述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设置在内胆的内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保温层中通过设置硬泡聚氨酯层来使得保温层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防水浆料层使得保温层具有了较好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玻纤网格布使得保温层具有了较好的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胆的外壁上设置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使得内胆的外壁部分具有了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划伤性,通过在内胆的外壁部分设置环氧背漆层是为了能够和保温层进行较好的无缝隙接触,通过在内胆的内壁上设置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使得内胆的内壁部分也具有了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划伤性,又在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覆盖聚酯面漆层使得内胆的耐腐蚀性和抗划伤性更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和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均为NCCOAT7020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NCCOAT7020是高温烘干型,在规定温度下,进行膜的高分子化,使得内胆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和耐冲压性。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保温层中设置硬泡聚氨酯层来使得保温层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通过设置防水浆料层使得保温层具有了较好的防水性能,通过设置玻纤网格布使得保温层具有了较好的机械强度,通过设置找平层、腻子层和油漆装饰层使得保温层的在壳体内安装和综合性能更好;(2)通过在内胆的外壁上设置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使得内胆的外壁部分具有了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划伤性,通过在内胆的外壁部分设置环氧背漆层是为了能够和保温层进行较好的无缝隙接触,通过在内胆的内壁上设置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使得内胆的内壁部分也具有了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划伤性,又在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覆盖聚酯面漆层使得内胆的耐腐蚀性和抗划伤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保温层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胆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内胆,3-保温层,4-外涂层,5-内涂层,6-镁棒,7-出水管,8-进水管,9-分水器,10-加热管,11-温控器,12-防火控制器,13-找平层,14-硬泡聚氨酯层,15-防水浆料层,16-玻纤网格布,17-腻子层,18-油漆装饰层,19-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20-环氧背漆层,21-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22-聚酯面漆层,23-保护膜层,24-金属管,25-保护层,26-电阻丝,27-氧化镁粉末,28-端口管,29-中间管,30-端头管,31-通孔,32-法兰,33-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如图1所示的卧式电热水装置,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胆2,壳体和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3,内胆的外表面设有外涂层4,内胆的内表面设有内涂层5,壳体的底部设有延伸于内胆内部的镁棒6、出水管7和进水管8,出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分别大于镁棒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和进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进水管位于内胆内的一端连接有分水器9,壳体内的侧部设有加热管10和温控器11,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火控制器12,防火控制器与加热管和温控器电连接;如图2所示的保温层由依次设置的找平层13、硬泡聚氨酯层14、防水浆料层15、玻纤网格布16、腻子层17和油漆装饰层18构成,找平层与壳体内壁接触,油漆装饰层与内胆外壁接触;外涂层包括依次设置的如图3所示的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19和环氧背漆层20,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设置在内胆的外表面上,内涂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21、聚酯面漆层22和保护膜层23,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设置在内胆的内表面上;如图4所示的加热管包括金属管24和包裹在金属管外部的保护层25,金属管的内部设有电阻丝26,金属管的内部填充有氧化镁粉末27,金属管的端部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加热管为Z字形;如图5所示的分水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端口管28、中间管29和端头管30,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的内径依次减小,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同轴同心对接,端头管的顶端封闭,端头管的外壁面上设有三个互成120度的通孔31,三个通孔在端头管上纵向错位分布,三个通孔的直径比例为3:2:1,端口管与进水管螺纹连接。第一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和第二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均为NCCOAT7020水溶性有机复合皮膜剂层。保护层为经过高温烧结而成的玻璃材质。金属管的端部通过法兰32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分水器为圆柱状中空的管状结构,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为一体成型。端口管、中间管和端头管的长度比例为1:2:1。端头管上至少一个通孔的中心与端头管顶部的纵向距离为0.4-4毫米。端头管上的三个通孔中直径最大的通孔比其他两个通孔沿端头管的纵向更靠近端头管的顶端。端头管上的三个通孔中直径最小的通孔沿端头管的纵向位于其他两个通孔的中间。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3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接通进水管8,使得内胆内的水面覆盖住加热管10,然后接通加热管和防火控制器12的电源,在注水的过程中,分水器9会对进水进行合理的分配,水流进入分水器后,呈阶梯状一体结构的端口28、中间管29和端头管30将进入的水流进行有效的缓冲,由于端头管的顶端封闭,冷水只能从三个互成120度的通孔31处泻出,由于三个通孔是沿端头管纵向错开分布,也就是三个通孔之间沿端头管纵向不在一个平面,三个通孔分别相隔120度,三个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卧式电热水装置

【技术保护点】
1.卧式电热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胆(2),所述壳体和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电热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内胆(2),所述壳体和内胆之间设有保温层(3),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有外涂层(4),所述内胆的内表面设有内涂层(5),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延伸于内胆内部的镁棒(6)、出水管(7)和进水管(8),所述出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分别大于镁棒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和进水管的顶端距离内胆底部的距离,所述进水管位于内胆内的一端连接有分水器(9),所述壳体内的侧部设有加热管(10)和温控器(11),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防火控制器(12),所述防火控制器与加热管和温控器电连接;所述保温层由依次设置的找平层(13)、硬泡聚氨酯层(14)、防水浆料层(15)、玻纤网格布(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晖堂
申请(专利权)人:苍南鑫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