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3088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属于回转支撑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臂、支腿,第一电机,支腿下端连接有滚轮、上端支撑检测臂,检测臂包括第一检测臂及第二检测臂,第二检测臂可伸缩地套装在第一检测臂一端、并设有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检测臂的伸缩,支腿上端连接第一检测臂,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检测臂远离第二检测臂的一端、控制检测臂的水平旋转,第二检测臂的远离第一检测臂的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布置、且可上下移动的检测杆,该检测杆内设有探杆,探杆四周及上端安装有压力感应片。调节检测杆位置至标准回转支撑通孔上方,下降检测杆,当探杆不能进入通孔或进入通孔后倾斜,说明通孔位置不正确,本装置检测精准、快速。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孔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属于回转支撑检测

技术介绍
回转支撑在机械领域应用广泛,是两回转部件之间需做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回转支撑由内圈、外圈及滚动体等构成,在内圈和外圈上具有成环形的多个通孔,用来将回转支撑内外圈分别固定在需要作回转运动的两物体上。由于回转支撑需要在转动过程中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因此回转支撑需要紧密固定安装在回转部件上,这对通孔位置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该装置能够简单快速地检测回转支撑的通孔位置加工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同时能够检测出是哪个通孔出现了加工偏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臂、支腿,第一电机,支腿下端连接有滚轮、上端支撑检测臂,所述检测臂包括第一检测臂及第二检测臂,第二检测臂可伸缩地套装在第一检测臂一端、并设有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检测臂的伸缩,所述支腿上端连接第一检测臂,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在第一检测臂远离第二检测臂的一端、控制检测臂的水平旋转,所述第二检测臂的远离第一检测臂的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布置、且可上下移动的检测杆,该检测杆下端面凹进有圆形凹槽、并设有探杆安装在该圆形凹槽内,所述探杆可绕其轴线偏转,在所述圆形凹槽底部设有第一压力感应片、内壁设有第二压力感应片、该第一压力感应片及第二压力感应片分别连接有导线,该导线与设置在第二检测臂内的处理器相连,所述第二压力感应片至少有4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圆形凹槽内壁的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探杆的直径小于待检测回转支撑通孔直径、且差值在0.05mm~0.1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杆一侧设有第三直齿条,所述第二检测臂内设有与该第三直齿条配合的第三齿轮,该第二检测臂内还设有第三电机控制第三齿轮的转动。优选地,所述第三电机为步进电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检测臂上设有上下伸缩的液压缸,所述检测杆固定在该液压缸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检测臂下表面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设有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一检测臂内设有与第二直齿条配合的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优选地,所述探杆下端成锥形。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回转支撑放置在本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下方,调整待检测回转支撑位置,使第一电机位于待检测回转支撑中心,通过控制第一电机旋转来调节检测臂的水平角度、调节第二检测臂的伸缩长度来使探杆的轴线与标准回转支撑通孔轴线重合,然后降低检测杆的高度,使探杆进入通孔中;若探杆不能进入通孔,则会使探杆顶部触及第一压力感应片,从而使第一压力感应片受力,由此处理器判断该通孔位置不正确,同时检测杆停止下降;若探杆在进入通过的过程中发生倾斜,则探杆上部倾斜压迫设置在圆形凹槽内的第二压力感应片,从而使第二压力感应片受力,由此处理器判断该通孔位置有误差,同时检测杆停止下降;检测下一个通孔时,升高检测杆使其离开通孔,控制第一电机旋转,从而将检测臂旋转对准至下一个通孔位置,然后降低检测杆,重复上述检测步骤即可。当第一电机控制检测臂旋转一周即可将所有通孔检测完毕,检测精准、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检测臂、11.第一检测臂、111.第二电机、12.第二检测臂、121.凹槽、122.第三电机,2.第一电机,3.支腿、31.滚轮,4.待检测回转支撑、41.通孔,5.检测杆、51.探杆、52.圆形凹槽、531.第一压力感应片、532.第二压力感应片、54.导线、55.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及图2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臂1、支腿3,第一电机2,支腿3下端连接有滚轮31、上端支撑检测臂1,检测臂1包括第一检测臂11及第二检测臂12,第二检测臂12可伸缩地套装在第一检测臂11一端、并设有第二电机111控制第二检测臂12的伸缩,支腿3上端连接第一检测臂11,第一电机2连接在第一检测臂11远离第二检测臂12的一端、控制检测臂1的水平旋转,第二检测臂12的远离第一检测臂11的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布置、且可上下移动的检测杆5,该检测杆5下端面凹进有圆形凹槽52、并设有探杆51安装在该圆形凹槽52内,探杆51可绕其轴线偏转,在圆形凹槽52底部设有第一压力感应片531、内壁设有第二压力感应片532、该第一压力感应片531及第二压力感应片532分别连接有导线54,该导线54与设置在第二检测臂12内的处理器55相连,第二压力感应片532至少有4个、均匀分布于圆形凹槽52内壁的同一水平面上,探杆51的直径小于待检测回转支撑4通孔41直径、且差值在0.05mm~0.1mm之间。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回转支撑4放置在本回转支撑通孔41检测装置下方,调整待检测回转支撑4位置,使第一电机2位于待检测回转支撑4中心,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旋转来调节检测臂1的水平角度、调节第二检测臂12的伸缩长度来使探杆51的轴线与标准回转支撑通孔41轴线重合,然后降低检测杆5的高度,使探杆51进入通孔41中。若探杆51不能进入通孔41,则会使探杆51顶部触及第一压力感应片531,从而使第一压力感应片531受力,由此处理器55判断该通孔41位置不正确,同时检测杆5停止下降。若探杆51在进入通过的过程中发生倾斜,则探杆51上部倾斜压迫设置在圆形凹槽52内的第二压力感应片532,从而使第二压力感应片532受力,由此处理器55判断该通孔41位置有误差,同时检测杆5停止下降。检测下一个通孔41时,升高检测杆5使其离开通孔41,控制第一电机2旋转,从而将检测臂1旋转对准至下一个通孔41位置,然后降低检测杆5,重复上述检测步骤即可;当第一电机2控制检测臂1旋转一周即可将所有通孔41检测完毕,检测精准、快速。由于探杆51直径小于待检测回转支撑4通孔41直径、且差值在0.05mm~0.1mm之间,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2所示,检测杆5一侧设有第三直齿条,第二检测臂12内设有与该第三直齿条配合的第三齿轮,该第二检测臂12内还设有第三电机122控制第三齿轮的转动;由此可通过控制第三电机122来控制检测杆5的升降。优选地,第三电机122为步进电机,由此可以更为精准地控制检测杆5的升降高度。作为本技术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第二检测臂12上设有上下伸缩的液压缸,检测杆5固定在该液压缸上;由此可通过控制液压缸来控制检测杆5的升降。。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检测臂12下表面设有凹槽121,该凹槽121内设有第二直齿条,第一检测臂11内设有与第二直齿条配合的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第二电机111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111来控制第二检测臂12的伸缩。优选地,第二电机111为步进电机;由此可以更为精准地控制第二检测臂12的伸缩距离。优选地,第一电机2为步进电机;由此可以更为精准地控制检测臂1的旋转角度。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探杆51下端成锥形;设计成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臂(1)、支腿(3),第一电机(2),支腿(3)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支撑通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臂(1)、支腿(3),第一电机(2),支腿(3)下端连接有滚轮(31)、上端支撑检测臂(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臂(1)包括第一检测臂(11)及第二检测臂(12),第二检测臂(12)可伸缩地套装在第一检测臂(11)一端、并设有第二电机(111)控制第二检测臂(12)的伸缩,所述支腿(3)上端连接第一检测臂(11),所述第一电机(2)连接在第一检测臂(11)远离第二检测臂(12)的一端、控制检测臂(1)的水平旋转,所述第二检测臂(12)的远离第一检测臂(11)的一端设有上下方向布置、且可上下移动的检测杆(5),该检测杆(5)下端面凹进有圆形凹槽(52)、并设有探杆(51)安装在该圆形凹槽(52)内,所述探杆(51)可绕其轴线偏转,在所述圆形凹槽(52)底部设有第一压力感应片(531)、内壁设有第二压力感应片(532)、该第一压力感应片(531)及第二压力感应片(532)分别连接有导线(54),该导线(54)与设置在第二检测臂(12)内的处理器(55)相连,所述第二压力感应片(532)至少有4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圆形凹槽(52)内壁的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探杆(51)的直径小于待检测回转支撑(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马服东马海峰王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丰禾回转支承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