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列式柴油机的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2729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列式柴油机的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排气管、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其中,增压器被设置于排气管的后端,通过排气管的排气口法兰安装面来支撑增压器,增压器包括压气机、中间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气口朝向前端布置,排气口朝向后端布置;空气滤清器通过空滤支架被固定在气缸盖的侧面,且位于飞轮壳的上方,空气滤清器的高度应低于发动机本体的最高点;压气机和进气管采用侧面连接结构,从而降低发动机整机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气系统结构紧凑,设计合理,降低了发动机本体的高度,既能够满足行业标准,又有利于整机的空气滤清器布置。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列式柴油机的进气系统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涉及一种直列式柴油机的进气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使用的4W增压系列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采用乘用车的布置结构,但当这种进气系统的布置结构用于配套发电机组尤其是静音机组时,存在以下缺点:(1)增压器的进气口朝前端、排气口朝后端,不利于机组厂家进行进风系统及排气消声系统布置;(2)连接压气机出口与进气管的连接管横跨缸盖顶面,从而影响整机高度及外观;(3)由于布置空间受限,现有的进气系统没有合适的位置布置安装空气滤清器,不利于客户进行机组设计布置以及连接胶管的设计。当前用于发电机组配套的柴油机动力基本采用增压器中置(即增压器安装在排气管中间)、进气朝后端(即动力输出端)、排气朝前端(轮系端)的结构;空气滤清器设置于增压器进气口前端或者飞轮壳上方,其通过空滤支架被固定在发动机本体上,并通过连接胶管与增压器相连接;而增压机型仍普遍采用横跨气缸盖顶的布置结构,以减少管路长度。因此,现有的4W增压系列柴油发电动力与行业要求有一定差距,不利于发动机的配套及推广,进而影响整机销量。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列式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列式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其中,直列式柴油发动机包括气缸盖、油泵和飞轮,该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排气管、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其中,增压器被设置于排气管的后端,通过排气管的排气口法兰安装面来支撑增压器,增压器包括压气机、中间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气口朝向前端布置,排气口朝向后端布置;空气滤清器通过空滤支架被固定在气缸盖的侧面,且位于飞轮壳的上方,空气滤清器的高度应低于发动机本体的最高点;压气机和进气管采用侧面连接结构,从而降低发动机整机高度。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口朝向后端、出气口朝向排气侧,并通过连接胶管与压气机的进气口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压气机的出口连接管在气缸盖和空滤器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置,并通过连接胶管分别与压气机的出口以及进气管相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压气机布置成使得压气机的出口方向水平朝向油泵端。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中间体布置成能使得润滑油的进出方向与水平面相互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的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相比,本技术的进气系统的增压器的进、出气经过180°调整方向后,既满足了行业标准,又有利于整机的空气滤清器布置及机组厂家的排气消声设计布置;(2)能够有效利用飞轮壳上方的空间布置空气滤清器,使得发动机结构更加紧凑;(3)将现有的压气机与进气管之间的横跨缸盖顶面布置结构,改为侧面连接结构,既降低了发动机整机高度,又提升了发动机外观美感。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4W增压系列发动机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具有本技术的进气系统的发动机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排气管,2-增压器,3-空滤支架,4-空气滤清器,5-连接胶管,6-压气机出口连接管,7-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4W增压系列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采用乘用车的布置结构,其增压器2设置于排气管1的中间,增压器2的进气口朝前端、排气口朝后端布置。但是这种布置方式有很多缺陷,因此本技术对现有的进气系统的布置方式进行了改进。本技术的直列式柴油发动机包括气缸盖、油泵和飞轮。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直列式柴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2、排气管1、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4。其中,增压器2被设置于排气管1的后端(靠近动力输出端),通过排气管1的排气口法兰安装面来支撑所述增压器2。增压器2包括压气机、中间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气口朝向前端布置(轮系端),排气口朝向后端(动力输出端)布置。即将现有技术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增压器2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进行了180°方向的调整。增压器2的中间体布置成能使得润滑油的进出方向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空气滤清器4通过空滤支架3被固定在气缸盖的侧面,且位于飞轮壳的上方,空气滤清器4的高度应当低于发动机本体的最高点。空气滤清器4的进气口朝向后端、出气口朝向排气侧,并通过连接胶管5与压气机的进气口连接。压气机布置成使得压气机的出口方向水平朝向油泵端压气机和进气管7采用侧面连接结构,从而降低发动机整机高度,并且提升了发动机外观美感。压气机的出口连接管在气缸盖和空气滤清器4之间的空间进行布置,并通过连接胶管5分别与压气机的出口以及进气管7相连接。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直列式柴油机的进气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列式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其中,所述直列式柴油发动机包括气缸盖、油泵和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列式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其中,所述直列式柴油发动机包括气缸盖、油泵和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增压器、排气管、进气管和空气滤清器;其中,所述增压器被设置于所述排气管的后端,通过所述排气管的排气口法兰安装面来支撑所述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包括压气机、中间体、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朝向前端布置,排气口朝向后端布置;所述空气滤清器通过空滤支架被固定在所述气缸盖的侧面,且位于飞轮壳的上方,所述空气滤清器的高度应低于发动机本体的最高点;所述压气机和所述进气管采用侧面连接结构,从而降低发动机整机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坚潘昊卢成弄策梁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