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过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2702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机过站装置,其包括移动垫板及安置于所述移动垫板上的用于安置盾构机的始发台,所述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滚球,所述移动垫板的前部联接于牵引装置,所述移动垫板的尾部联接于推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始发台、移动垫板、滚球、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等组成一套盾构机过站装置,始发台用于安置盾构机,设置在移动垫板上,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滚球,便于克服与地面间的静摩擦阻力,再配合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在移动垫板的前部拉拽其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移动,在移动垫板的尾部推顶其前进,可以大大降低前后期配件吊装风险,缩短盾构机过站时间,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风险。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机过站装置
本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盾构机过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盾构机或采用分体式或采用整体式,现行整体式过站采用滚轮+轨道+推进油泵方式进行,虽比平移式或分体式方便,但工期仍需7天左右才能完成;且在钢轨吊装、滚轮焊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盾构机过站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能够方便盾构机过站,缩短过站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机过站装置,其包括移动垫板及安置于所述移动垫板上的用于安置盾构机的始发台,所述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滚球,所述移动垫板的前部联接于牵引装置,所述移动垫板的尾部联接于推顶装置。本技术采用始发台、移动垫板、滚球、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等组成一套盾构机过站装置,始发台用于安置盾构机,设置在移动垫板上,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滚球,便于克服与地面间的静摩擦阻力,再配合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在移动垫板的前部拉拽其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移动,在移动垫板的尾部推顶其前进,可以大大降低前后期配件吊装风险,缩短盾构机过站时间,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风险。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垫板的底部形成有形状适于所述滚球的上部的滚球槽,所述滚球安置于所述滚球槽中。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多组所述滚球,每组所述滚球的数量相同,多组所述滚球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相间布置成至少两列。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每组所述滚球具有至少并排的两排。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垫板位于盾构接收井中,所述盾构接收井中设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布置,所述滚球滚动于所述限位轨道中。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限位轨道的宽度适于单组所述滚球。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卷扬机和滑轮组,所述滑轮组通过第一拉索联接于所述移动垫板的前部,所述卷扬机联接于第二拉索的两端,且所述第二拉索绕设于所述滑轮组。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移动垫板的前部设有连接柱,所述第一拉索套设于所述连接柱。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始发台包括支承底板及设于所述支承底板上的斜立架,所述支承底板安置于所述移动垫板上,所述斜立架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布置并支托于盾构机的底部。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推顶装置包括反力架和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联接于所述反力架并抵顶于所述移动垫板的尾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盾构机过站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盾构机过站装置中的移动垫板和始发台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图2的纵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盾构机过站装置中的滚球和限位轨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现有市场上盾构机整体过站方式采用滚轮+轨道方式进行,其工期需要7天,且钢轨较重,移运困难,前后期吊装不安全等。本技术采用始发台、移动垫板、滚球、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等组成一套盾构机过站装置,可以大大降低前后期配件吊装风险,加快盾构机过站时间,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风险。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盾构机过站装置,其主要由移动垫板11、始发台12、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组成。其中,始发台12安置于移动垫板11上,移动垫板11的底部设有滚球13,移动垫板11的前部联接于牵引装置,移动垫板11的尾部联接于推顶装置。本技术采用始发台、移动垫板、滚球、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等组成一套盾构机过站装置,始发台用于安置盾构机,设置在移动垫板上,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滚球,便于克服与地面间的静摩擦阻力,再配合牵引装置和推顶装置,在移动垫板的前部拉拽其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移动,在移动垫板的尾部推顶其前进,可以大大降低前后期配件吊装风险,缩短盾构机过站时间,节约施工成本,降低施工风险。进一步地,移动垫板11的底部形成有形状适于滚球13的上半部分的滚球槽130,滚球13安置于滚球槽130中,移动垫板11的底部设有多个滚球槽130,多个滚球13一一对应地安置并限位于滚球槽130中,滚球13可在滚球槽130中自由滚动,移动垫板11可在滚球13的自由滚动下相对于地面而平移。在移动垫板11的底部设有多组滚球13,每组滚球13均由多个滚球组成,且每组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组滚球13为8个,且该8个滚球呈两排,每排4个,并排排列。其中,多组滚球又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相间布置成至少两列,本实施例中为左右两列,且沿移动垫板11的中线相对称。本技术采用在移动垫板11的底部设置可滚动的滚球13来方便移动垫板的移动,滚球13可在地面上自由滚动,相对于传统的滚轮+轨道方式,安装方便,也无需设置轨道,需吊装安装的部件少,施工安全。当然,为更有利于盾构机沿其线路行进方向移动,保持良好的移动轨迹,也可对应设置一些限位轨道,当移动垫板设置在盾构接收井中时,在盾构接收井中设有限位轨道14,如图5所示,该限位轨道14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布置,滚球13滚动于该限位轨道14中,该限位轨道14可采用槽钢。并且,该限位轨道14的宽度适于单组滚球的宽度。配合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牵引装置包括卷扬机15和滑轮组16,滑轮组16通过第一拉索171联接于移动垫板11的前部,卷扬机15联接于第二拉索172的两端,且该第二拉索172绕设于滑轮组16。其中的滑轮组16为动滑轮,当启动卷扬机15时,卷扬机在动滑轮的作用下,可比较省力地拉动移动垫板11向卷扬机15的方向移动。进一步地,在移动垫板11的前部设有连接柱111,第一拉索171套设于连接柱111。推顶装置包括反力架18和千斤顶19,设置于盾构接收井的入口,位于初始状态的移动垫板11的尾部,千斤顶19联接于反力架18并抵顶于移动垫板11的尾部,在移动垫板11的尾部施加推顶力,来帮助移动垫板11克服起始时的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了。再结合图2~4所示,始发台12包括支承底板121及设于该支承底板121上的斜立架122,该支承底板121安置于移动垫板11的上表面上,斜立架122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布置,用于支托于盾构机20的底部。斜立架122进一步包括两道斜槽钢1221,可为A槽钢,两道斜槽钢1221均具有一下翼板、一上翼板和连接于该下翼板和该上翼板之间的腹板。下翼板固定在移动垫板的上表面,两腹板相向倾斜靠拢,上翼板撑托于盾构机的底部。本技术的盾构机过站装置由移动垫板11、始发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盾构机过站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机过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垫板及安置于所述移动垫板上的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过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垫板及安置于所述移动垫板上的用于安置盾构机的始发台,所述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滚球,所述移动垫板的前部联接于牵引装置,所述移动垫板的尾部联接于推顶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机过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垫板的底部形成有形状适于所述滚球的上部的滚球槽,所述滚球安置于所述滚球槽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机过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垫板的底部设有多组所述滚球,每组所述滚球的数量相同,多组所述滚球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相间布置成至少两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机过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滚球具有至少并排的两排。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机过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垫板位于盾构接收井中,所述盾构接收井中设有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沿盾构机的行进方向布置,所述滚球滚动于所述限位轨道中。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刘后华王兴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