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2597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用辅助装置领域,为了解决现有建筑垃圾处理时不具有分类功能,导致大块径和小粒径的垃圾混合,造成二次扬尘污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是采用至下而上竖向设置的垃圾通道将建筑内各楼层的建筑垃圾集中回收至地面,并利用分离装置、地面垃圾箱和沉淀装置将建筑垃圾自动分类收集,所述沉淀装置采用三级沉淀。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可降低楼层垃圾清运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仅减少扬尘污染,也提高了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的效率,通过三级沉淀池节约了水资源,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且该垃圾道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 1

Turnaround assembly type garbage collection system for high rise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auxiliary device field of high rise and super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building garbage disposal does not have the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it causes the mixture of the large diameter and small size of the garbage, and causes the two dust pollution, an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volving assembly type garbage collection system for the high-rise building. The waste passageway which is set up to the bottom and up vertical is used to collect the building garbage of each floor in the building to the ground, and the building garbage is automatically classified and collected by the separation device, the ground garbage bin and the sedimentation device. The sedimentation device uses three levels of precipitation. The us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floor garbage clearance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not on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he dust,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very of building garbage. It saves water resources through the three stag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has goo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nd the waste road can be reused and saved materials.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用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楼层建筑垃圾向下运输所占用的机械和人工费用的比例也随之凸显出来,除了在优化施工工序等减少垃圾的方面下功夫外,可在楼层垃圾运输方面项目部通过使用装配式多功能建筑垃圾道,对楼层垃圾统一分类堆放、处理。经检索建筑垃圾通道方面的运用专利,目前多采用如专利201520473940.2所述的自缓冲式高层建筑垃圾分类处理通道,但该类通道只能简单完成建筑垃圾由上至下的运输,但现场建筑垃圾块体的大小并不固定,一般平均直径为20cm左右,如混凝土块、短方木、塑料薄膜等,但建筑垃圾里往往同时混杂着细颗粒粉尘等,对此类垃圾若仅仅作简单的堆放处理,在后续转运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扬尘,会对施工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建筑垃圾处理时不具有分类功能,导致大块径和小粒径的垃圾混合,造成二次扬尘污染等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至下而上竖向设置的垃圾通道将建筑内各楼层的建筑垃圾集中回收至地面,并利用分离装置、地面垃圾箱和沉淀装置将建筑垃圾自动分类收集。所述垃圾通道是由若干标准节管道串联而成,每层楼板处的标准节管道上设有投料口,每隔三层楼设置一个缓冲器,缓冲器连接于两段标准节管道之间且位于两层楼板之间,垃圾通道底端连接分离装置,分离装置末端与地面垃圾箱连接。所述分离装置为倾斜设置的钢管,钢管壁上开有分离口,分离口通过防尘罩与沉淀装置连接,则大块径的建筑垃圾经分离钢管进入地面的垃圾箱,颗粒粉尘等经分离口进入沉淀装置进行沉淀回收。所述分离口处设有若干分离筛孔,筛孔直径为15mm,筛孔间距为40mm,分离口的开口宽度为钢管周长的1/5,长度为1.5m,确保经垃圾通道回收的大部分颗粒粉尘均能进入沉淀装置进行回收。所述沉淀装置采用三级沉淀,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沉淀池之间通过连通器连接,连接处设有过滤网,一级沉淀池与二级沉淀池的连接位置高度高于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连接位置高度,经三级沉淀池依次完成对颗粒物体、粉状杂质的回收,最后回收循环利用水。本技术利用分离装置、地面垃圾箱和沉淀装置将由垃圾通道卸下的建筑垃圾进行自动分类收集的同时,可实现混凝土垃圾粉末的回收、洗泵污水的二次利用,既减少了塔吊、施工电梯的使用,也达到了减少扬尘、噪音等绿色施工方面的要求。在减少施工成本方面达到1元/㎡。垃圾运输方面扬尘产生基本为零,噪声监测等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垃圾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垃圾通道底端与沉淀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三级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标准节管道、2-投料口、3-缓冲器、4-分离装置、5-分离口、6-防尘罩、7-垃圾箱、8-一级沉淀池、9-二级沉淀池、10-三级沉淀池、11-连通器、12-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通过采用大直径钢管,在建筑楼层内自下而上竖向设置,每层设置投料口,每隔三层设置一个缓冲器,同时在底部设置三级沉淀池和物料分离器及垃圾回收箱,实现自动将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利用该处理方法可很好的解决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难题,既做到减少施工投入,又起到了保护环境、文明施工的效果。本技术的具体施工工艺和参数要求如下:(1)在结构板(楼板)选定固定位置,预留500X500mm孔洞。(2)确定管道材料及管径根据现场垃圾块体的大小(楼层垃圾平均直径为20cm)和可能存在垃圾的物品(包括混凝土、小于20cm的短方木、塑料薄膜为主的建筑垃圾),考虑垃圾运输过程中存在堵管隐患的情况下,使用420mm管径、壁厚为2.88mm的钢管为垃圾道的主要材料。(3)管道标准节制作及连接根据建筑楼层高度,利用直径420mm的钢管制作2m及3.1m长的垃圾道标准节,标准节包括立管和上下法兰片,法兰片由三片圆弧钢板与立管焊接管道连接使用3mm钢板自制法兰进行连接,连接时每个接头使用6根M18的螺栓进行连接。(4)缓冲器的设置为了减少随着建筑主体高度的不断提升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对管道的冲击,每三层加装一个缓冲器。缓冲器使用圆管斜切对接加工,且保证缓冲器最突出的部位不得与立管竖向连通。(5)投料口及卸荷装置设置利用BIM技术将楼层、缓冲器、出料口等位置进行预排。前期策划过程中对每层加装常规的管道卸荷装置。(6)垃圾回收箱、三级沉淀池及分离器设置在立管下部连接密闭式垃圾箱,配置三级沉淀池。为保证垃圾块体与洗泵污水、泥浆完全分离,在一级沉淀池的上方管子的底部设置分离装置,经过实验对管子的开孔直径、开孔面积、开孔密度等进行现场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开孔直径为15mm,孔间距为40mm,管底开孔宽度为管周长的1/5,长度为1.5m,保证现场实施过程中块体垃圾与粉状垃圾分离,固液分离完全。分离器与一级沉淀池用防尘罩进行连接,防尘罩伸入一级沉淀池内,确保扬尘不外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之间通过不同高度的管道进行连接,在连接器处设置过滤网,使一级沉淀池过滤掉颗粒物体,二级沉淀池沉淀粉状杂质,使三级沉淀池中的水能够进行重复利用。(7)材料及设备要求:钢管管道采用无缝钢管。螺栓选用标准螺栓进行连接。钢管切割应当选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8)注意事项:缓冲器制作时,要注意切割的角度,避免缓冲器转弯角度过大,造成垃圾堵管。标准管件连接时,要在法兰之间加装皮垫,起到密封及缓冲作用。在加工条件允许情况下,缓冲器亦可设置成圆弧形。标准节的长度可根据楼层高度自行设定。标准节安装要在楼层地面施工完毕后进行安装,避免影响后续工序施工。模板架体搭设应充分考虑垃圾道位置处的处理方式。定期派人对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中的杂质进行清掏,确保沉淀效果。利用本技术技术可将楼层内建筑垃圾直接运送至施工现场,并经过分离装置、沉淀装置、及回收系统,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节能降耗,能降低楼层垃圾清运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不仅减少扬尘污染,也提高了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的效率,通过三级沉淀池节约了水资源,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且该垃圾道可重复使用,节约材料,操作实施难度低,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建议积极推广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通道、分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可周转装配式垃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通道、分离装置(4)和垃圾箱(7),所述垃圾通道是由若干标准节管道(1)串联而成,每层楼板处的标准节管道(1)上设有投料口(2),每隔三层楼设置一个缓冲器(3),缓冲器(3)连接于两段标准节管道(1)之间且位于两层楼板之间,垃圾通道底端连接分离装置(4),分离装置(4)末端与地面垃圾箱(7)连接;所述分离装置(4)为倾斜设置的钢管,钢管壁上开有分离口(5),分离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梁马喜栋刘刚卫芷何政海牛杰申新华李小丽杨素燕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