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040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45
本技术涉及掩埋破损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被修复管线内,包括导向驱动头、连接器、中心轴、支撑架、核心筒和衬管支撑环,导向驱动头与连接器连接,中心轴设置于支撑架内部,核心筒设置于支撑架外部,中心轴连接有连接器和第一斜齿轮,支撑架连接有第二斜齿轮和衬管支撑环,第二斜齿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核心筒上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三斜齿轮、清洁单元、驱动叶轮、干燥单元和封胶单元,第二斜齿轮两侧分别与第一斜齿轮、第三斜齿轮啮合。装置监测手段齐全,修复质量数字化检测,施工质量及时反馈,安全性好,效果优良。本技术主要应用于掩埋破损管道非开挖修复方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掩埋破损管道非开挖修复施工,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因在改造升级城市管网的过程中,遇到某些管网在运行和在施工过程中损害,急需维修。但受到环境条件限制,比如穿越古建筑、燃气、电力管线,无法开挖拆除,为此研究一种非开挖技术就很有必要。

2、常规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采用翻管法,现有翻管法的修复技术存在:1、修复后的管道形状无法保证原形状,影响流量的通过;2、因管道破坏部分的杂质未清理到位,造成修复部位的粘接不牢靠,发生同一部位反复维修反复维修不好的结果;3、采用用电装置修复密闭管道,因电火花造成密闭管道爆炸的事故;4、对管道内的质量检测方法单一施工质量无法反馈,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该修复装置修复后的管道形状保证原形状,不影响流量的通过;因管道破坏部分的杂质清理干净,造成修复部位的粘接牢靠,无需反复维修;装置除少量的信号外,均采用水压动力驱动装置运行,避免电火花造成密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被修复管线(19)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驱动头(1)、连接器(2)、中心轴(6)、支撑架(7)、核心筒(8)和衬管支撑环(14),所述导向驱动头(1)与所述连接器(2)连接,所述中心轴(6)设置于支撑架(7)内部,所述核心筒(8)设置于支撑架(7)外部,所述中心轴(6)连接有连接器(2)和第一斜齿轮(3),所述支撑架(7)连接有第二斜齿轮(4)和衬管支撑环(14),所述第二斜齿轮(4)转动设置在支撑架(7)上,所述核心筒(8)上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三斜齿轮(5)、清洁单元(9)、驱动叶轮(10)、干燥单元(12)和封胶单元(13),所述第二斜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该装置设置在被修复管线(19)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驱动头(1)、连接器(2)、中心轴(6)、支撑架(7)、核心筒(8)和衬管支撑环(14),所述导向驱动头(1)与所述连接器(2)连接,所述中心轴(6)设置于支撑架(7)内部,所述核心筒(8)设置于支撑架(7)外部,所述中心轴(6)连接有连接器(2)和第一斜齿轮(3),所述支撑架(7)连接有第二斜齿轮(4)和衬管支撑环(14),所述第二斜齿轮(4)转动设置在支撑架(7)上,所述核心筒(8)上依次连接设置有第三斜齿轮(5)、清洁单元(9)、驱动叶轮(10)、干燥单元(12)和封胶单元(13),所述第二斜齿轮(4)两侧分别与第一斜齿轮(3)、第三斜齿轮(5)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2)包括环向齿轮(21)、辅助齿轮(22)和核心齿轮(23),所述环向齿轮(21)与所述导向驱动头(1)连接,所述核心齿轮(23)与所述中心轴(6)连接,所述核心齿轮(23)四周通过多个辅助齿轮(22)与环形齿轮(21)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上固定设置有密封隔板(11),所述密封隔板(11)在驱动叶轮(10)和干燥单元(12)、干燥单元(12)和封胶单元(13)之间均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非开挖管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单元(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俊白琼王会春王俊吴鹏高仰俊韩天宇武冰松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