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2183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入水口水箱、伺服变量泵、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出水口水箱、冷却介质循环机、流量控制器以及若干管道,所述入水口水箱的出水端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伺服变量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变量泵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二管道与模具系统中的模具的冷却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具的冷却介质输出端通过一第三管道与所述出水口水箱的入水端连接,所述出水口水箱的出水端通过一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五管道与所述入水口水箱的入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一流量传感器串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1

Cooling medium cycle control system of di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oling medium cycle control system for a mold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water inlet water tank, a servo variable pump, a first pressure sensor, a first flow sensor, a temperature sensor, a second flow sensor, a water outlet tank, a cooling medium circulating machine, a flow control system, and a number of pipes, and the inlet water inlet. The water end of the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servo variable pump through a first pipe. The output end of the servo variable pump is connected by a second pipe to the cooling medium input of the mold in the mold system.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oling medium of the mold is connected to the water inlet of the water outlet water tank through a third pipe. The outlet water end of the water outlet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cooling medium circulating machine through a fourth pipe, the output end of the cooling medium circul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take end of the water inlet water tank through a fifth pipe, and the first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first flow sensor are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ipe.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系统中的冷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超高强钢热冲压工艺中,模具具有成形和淬火两大功能。成形主要由模具型腔形状完成,淬火主要依靠冷却水在模具内循环实现降低模具温度,冷却水流出模具后温度有所上升,通过制冷设备恢复至低温状态再流入模具。根据热冲压工艺实际需要,模具仅在成形、保压环节需要大流量的冷却水以及时带走钢板热量,完成钢板淬火处理,在模具抬起过程中并不需要大流量的冷却水。常规冷却水流量控制系统仅能实现恒定流量的控制,热冲压模具在成形、保压和抬起的整个运行周期内,流入模具内的冷却水流量始终保持基本恒定,制冷设备保持持续工作,造成电能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能够为实现随模具状态而调节水流量,实现流量可变,节约能源。提供一种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入水口水箱、伺服变量泵、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出水口水箱、冷却介质循环机、流量控制器以及若干管道,所述入水口水箱的出水端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伺服变量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变量泵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二管道与模具系统中的模具的冷却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具的冷却介质输出端通过一第三管道与所述出水口水箱的入水端连接,所述出水口水箱的出水端通过一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五管道与所述入水口水箱的入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一流量传感器串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串设于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伺服变量泵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流量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的流量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第一压力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一压力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第一流量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一流量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第二流量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二流量信号输出端子,所述温度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模具冷却温度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模具冷却温度信号输出端子;所述流量控制器还与模具系统的模具状态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流量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模具系统的模具工作状态,当所述流量控制器获取到的模具状态为模具抬起状态时,所述流量控制器控制伺服变量泵转速降低,以使得供应模具的冷却水流量降至最低流量Qmin,所述最低流量Qmin小于冷却水循环机流量的恒定流量Qs,所述入水口水箱开始蓄水,出水口水箱水位下降;当所述流量控制器获取到的模具状态为下降状态时,所述流量控制器控制所述伺服变量泵转速提高,以使得冷却水流量逐渐增大至最高流量Qmax,最高流量Qmax大于所述恒定流量Qs,入水口水箱开始放水;当所述流量控制器获取到模具合模保压时,所述伺服变量泵保持高转速,冷却水流量保持Qmax,所述入水口水箱水位下降。进一步的,还包括通过一第六管道与所述伺服变量泵并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电控溢流阀,所述第六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入水口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伺服变量泵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第二压力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二压力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电控溢流阀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溢流阀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的信号接收端子。本专利技术的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能够使得所述流量控制器主要能够对Qmin、Qmax,以及伺服变量泵进行各种动作的时间的控制,控制器首先采集各个流量、温度、压力传感器所发信息以及压机、冷却水循环机流量Qs等信息,能够自动对伺服变量泵的转速进行实时的控制,并根据运行情况对恒定流量Qs进行建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模具工作状态调整冷却水流量,最大程度实现节能降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见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入水口水箱101、伺服变量泵102、第一压力传感器103、第一流量传感器104、温度传感器105、第二流量传感器106、出水口水箱107、冷却介质循环机108、流量控制器109以及若干管道,所述入水口水箱101的出水端通过一第一管道111与所述伺服变量泵10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变量泵102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二管道112与模具系统中的模具200的冷却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具200的冷却介质输出端通过一第三管道113与所述出水口水箱107的入水端连接,所述出水口水箱107的出水端通过一第四管道114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10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108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五管道115与所述入水口水箱101的入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3及第一流量传感器104串设于所述第二管道112上,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106及温度传感器105串设于所述第三管道113上;所述伺服变量泵102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109的流量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的流量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03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109的第一压力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一压力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104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109的第一流量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一流量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106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109的第二流量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二流量信号输出端子,所述温度传感器105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109的模具冷却温度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模具冷却温度信号输出端子;所述流量控制器109还与模具系统的模具200开合状态检测单元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还包括通过一第六管道与所述伺服变量泵102并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121以及电控溢流阀122,所述第六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入水口水箱10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六管道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道112靠近所述伺服变量泵102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21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109的第二压力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二压力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电控溢流阀122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109的溢流阀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的信号接收端子。采用这种方案,当所述流量控制器109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121得到其检测到压力大于预先设定的安全压力时,表示入水口水箱101压力过大,需要控制电控溢流阀122打开,从而即时释放所述入水口水箱101的压力。另外,当出现意外或设备检修时,与所述伺服变量泵102并联的电控溢流阀122打开,冷却水以恒定流量Qs流入模具200。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可以为冷却水。本具体实施例中,具体以超高强钢热冲压模具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所述超高强需要采用热冲压生产工艺,因此上述模具系统可称为热冲压生产线控制系统或者超高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入水口水箱、伺服变量泵、第一压力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系统的冷却介质循环控制系统,包括入水口水箱、伺服变量泵、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二流量传感器、出水口水箱、冷却介质循环机、流量控制器以及若干管道,所述入水口水箱的出水端通过一第一管道与所述伺服变量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伺服变量泵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二管道与模具系统中的模具的冷却介质输入端连接,所述模具的冷却介质输出端通过一第三管道与所述出水口水箱的入水端连接,所述出水口水箱的出水端通过一第四管道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循环机的输出端通过一第五管道与所述入水口水箱的入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一流量传感器串设于所述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串设于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伺服变量泵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流量控制信号输出端子电连接的流量控制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第一压力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一压力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第一流量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一流量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二流量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第二流量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第二流量信号输出端子,所述温度传感器具有与所述流量控制器的模具冷却温度信号接收端子电连接的模具冷却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忠德李永革闫沁太刘雪飞刘丰黄江华赵勇贾瑞鹏田媛江留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