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60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下模以及该冲压下模正对上方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冲压上模,所述冲压下模内侧底部设有光孔,该光孔内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上端连接有与所述冲压上模运动方向一致的顶杆,且该顶杆与所述光孔间隙配合;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所述顶杆上端高出所述冲压下模上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效解决冲压产品因移位造成的不对称问题,有益于成形后的产品脱模。 1

An anti shift stamp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shift stamping die, which comprises a stamping die and an upper and lower stamping die which can be moved up and down on the top of the stamping die.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stamping die is provided with an optical hole, and an elastic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light hole. The upper end of the elastic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amping die movement. The ejector rod is aligned with the light hol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ejector rod is higher than the upper edge of the stamping lower die when the elastic part is in natural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asymmetry problem caused by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stamping product,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release of the product after forming.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电力、家电、汽车和航空等领域。成形冲压模具主要由冲压上模和冲压下模组成,其中上下模的形状决定了产品的外形。现有冲压成形模具设计时未考虑零件在冲压过程中,零件因为形变存在左右移动现象,无法保证产品零件的对称性要求,造成产品两端落差太大,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其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产品在冲压过程中因形变产生移位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下模以及该冲压下模正对上方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冲压上模,所述冲压下模内侧底部设有光孔,该光孔内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上端连接有与所述冲压上模运动方向一致的顶杆,且该顶杆与所述光孔间隙配合;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所述顶杆上端高出所述冲压下模上沿。进一步地,所述冲压上模连接有压力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进一步地,所述上模为凸模,所述下模为凹模,且所述上模外形和下模的凹槽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上端面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冲压上模下端面为平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有效解决冲压产品因移位造成的不对称问题,有益于成形后的产品脱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如图1所述的防移位冲压模具,包括冲压下模4以及该冲压下模4正对上方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冲压上模1,冲压下模4内侧底部设有光孔,该光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5,该压缩弹簧5上端连接有与冲压上模1运动方向一致的顶杆3,且该顶杆3与光孔间隙配合;压缩弹簧5自然状态时顶杆3上端高出冲压下模4上沿,其中冲压上模1为凸模,冲压下模4为凹模,冲压上模1的外形与冲压下模的凹槽形状相互配合组成待冲工件2的成型形状。工作时,待测工件预先放置于顶杆3上,该顶杆3上端面为平面。冲压上模1上端连接的压力装置带动冲压上模1向下移动,冲压上模1下端面与待冲工件2接触。冲压上模1通过施压与顶杆3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其中冲压上模1的下端面也为平面,与顶杆3上端的平面正对,可防止待冲工件2在加紧时发生移位。冲压上模1在压力装置的带动下继续下行,此时工件开始发生形变,顶杆3压缩底部的压缩弹簧5,当冲压上模1带动工件完全贴合冲压下模4时则冲压完成,此时顶杆3完全沉入冲压下模4底部的光孔内。当压力装置带动冲压上模1向上移动并离开冲压下模4时,顶杆3在压缩弹簧5的推力作用下可将成型后的工件顶出,便于成型工件取出。本技术主要通过冲压上模1与顶杆3对待冲工件2进行预夹紧,可以防止冲压过程中工件因为不规则形变产生移位,使产品合格率更高。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下模以及该冲压下模正对上方设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压下模以及该冲压下模正对上方设置的可上下移动的冲压上模,所述冲压下模内侧底部设有光孔,该光孔内设置有弹性件,该弹性件上端连接有与所述冲压上模运动方向一致的顶杆,且该顶杆与所述光孔间隙配合;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所述顶杆上端高出所述冲压下模上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移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上模连接有压力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凤程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北方青山精密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