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77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其中第一连接体包括上半部圆柱体和下半部插入端,第二连接体是一个圆柱体,表面有一个和插入端相对应的插口,插口能让插入端完全插入,所述插入端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当插入端完全插入插口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表面贴合,与第一连接体贴合的第二连接体的表面上设置有荧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驳接技术在环境亮度不够时,操作不便利、操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A fluorescent refutation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luorescent refuta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first connecting body and second connecting bodies,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body including the upper half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lower half of the insertion e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is a cylinder, the surface has a socket corresponding to the insertion of the end phase, the socket can allow the insertion end to be completely inserted, the surface of the insertion end. A fluorescent layer is provided; when the insert is completely inserted into the socket,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body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body is fitted, and a fluorescent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econd connection body fitted to the first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in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low operation efficiency when the existing barge connection technology is insufficient in environmental bright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驳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驳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荧光驳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存在的驳接结构越来越复杂,其中支撑材料与支撑材料的驳接,成为整个建筑结构的基础,其驳接后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建筑而言十分重要。为此,驳接器件按照硬性的标准生产,驳接时对于角度和位置要求比较高,但在驳接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背光、挡光,技术人员在驳接过程中因为环境亮度不够,操作不便利、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以上现有驳接技术在环境亮度不够时,操作不便利、操作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荧光驳接结构。为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其中第一连接体包括上半部圆柱体和下半部插入端,第二连接体是一个圆柱体,表面有一个和插入端相对应的插口,插口能让插入端完全插入,所述插入端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当插入端完全插入插口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表面贴合,与第一连接体贴合的第二连接体的表面上设置有荧光层。上述方案中,在亮度不够的环境下,操作人员通过发光的插入端和第二连接体底面,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第一连接体的插入端对准第二连接体的插口,将插入端完全插入插口中完成驳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侧壁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接体上的插入端为棱柱状,第二连接体上的插口形状与之对应;插入端顶部与插口底部安置有磁铁,插入端和插口通过直插式进行连接;且在第一连接体上半部的圆柱体底部边缘设置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凹槽,当插入端完全插入插口后,在第二连接体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贴合的表面上,设置有与凹槽形状大小位置匹配对应的凸起磁铁。上述方案中,表面螺纹增加了驳接结构在驳接和拆卸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直插式安装简单便捷,插入端顶部和插口底部安置的磁铁,增强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连接关系,第一连接体上半部圆柱体底部边缘凹槽和第二连接体上与之对应的凸起磁铁,进一步增强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在环境亮度不够的环境下,提高技术人员的作业水平,让技术人员更好更快地完成驳接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驳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1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其中第一连接体1包括上半部圆柱体和下半部插入端3,第二连接体2是一个圆柱体,表面有一个和插入端3相对应的插口4,插口4能让插入端3完全插入,所述插入端3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当插入端3完全插入插口4后,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表面贴合,与第一连接体1贴合的第二连接体2的表面上设置有荧光层。上述方案中,在亮度不够的环境下,操作人员通过发光的插入端和第二连接体2底面,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第一连接体1的插入端3对准第二连接体2的插口4,将插入端3完全插入插口4中完成驳接。更具体的,在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侧壁设置有螺纹,第一连接体1上的插入端3为棱柱状,第二连接体上2的插口4形状与之对应;插入端3顶部与插口4底部安置有磁铁,插入端3和插口4通过直插式进行连接;且在第一连接体1上半部的圆柱体底部边缘设置有磁性材料制成的凹槽,当插入端3完全插入插口4后,在第二连接体2在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贴合的表面上,设置有与凹槽形状大小位置匹配对应的凸起磁铁。上述方案中,表面螺纹增加了驳接结构在驳接和拆卸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直插式安装简单便捷,插入端3顶部和插口4底部安置的磁铁,增强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连接关系,第一连接体1上半部圆柱体底部边缘凹槽和第二连接体2上与之对应的凸起磁铁,进一步增强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连接关系。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荧光驳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其中第一连接体(1)包括上半部圆柱体和下半部插入端(3),第二连接体(2)是一个圆柱体,表面有一个和插入端(3)相对应的插口(4),插口(4)能让插入端(3)完全插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3)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当插入端(3)完全插入插口(4)后,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表面贴合,与第一连接体(1)贴合的第二连接体(2)的表面上设置有荧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其中第一连接体(1)包括上半部圆柱体和下半部插入端(3),第二连接体(2)是一个圆柱体,表面有一个和插入端(3)相对应的插口(4),插口(4)能让插入端(3)完全插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3)的表面设置有荧光层;当插入端(3)完全插入插口(4)后,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表面贴合,与第一连接体(1)贴合的第二连接体(2)的表面上设置有荧光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3)为棱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荧光驳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露黎嘉达范伟波张博黄章娉苏欢欢谭永安李雪玲麦嘉颖韦颖康温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