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38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装置包括电机、日字形板、第一翼板、第二翼板、支撑板、电机皮带组件、电机固定板组件、传送皮带组件以及气缸组件;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用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传送速度快,效率高,配合精度好,自动化程度高。

A feeding device used in a conveyor bel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used in a conveyor bel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eeding transmission device includes an electric motor, a diurnal plate, a first wing plate, a second wing plate, a support board, a motor belt assembly, a motor fixed board component, a transmission belt assembly and a gas cylinder assembly. Deficiencies and defects, the use of a conveyor belt conveyor device, fast transmission, high efficiency, good coordination accuracy,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料传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进行测试,当对一件产品进行多个项目的测试工作时,需要将产品经过多个测试台,需要将产品持续地送入测试线,传统的皮带传动装置不能满足现有的测试台的传送工作,进而影响测试的整体时间和效率,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用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传送速度快,效率高,配合精度好,自动化程度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装置包括电机、日字形板、第一翼板、第二翼板、支撑板、电机皮带组件、电机固定板组件、传送皮带组件以及气缸组件;所述日字形板呈矩形,沿着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矩形通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电机设置于两个矩形通槽之间,且靠近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电机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方向指向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分别位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垂直于所述日字形板所在平面并向上伸出,所述第一翼板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指向方向,所述第二翼板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指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翼板呈矩形,所述第一翼板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二翼板呈矩形;所述支撑板设置有2个且相互平行,分别位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支撑板的平面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板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伸出的方向相反的所述日字形板的背面;所述传送皮带组件设置有2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平行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电机皮带组件设置于2组所述传送皮带组件之间,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与所述传送皮带组件;所述电机固定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与靠近所述第一翼板的一组所述电机皮带组件之间;所述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每组所述传送皮带组件包括固定部、转轴部以及传送皮带,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转轴部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传送皮带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部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固定翼、固定部皮带轮及固定部转轴,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固定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平面平行,所述固定翼有2个,且垂直伸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翼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平面垂直,所述固定翼的平面上设置有转轴孔,所述固定部转轴穿过转轴孔、固定部皮带轮、转轴孔设置,所述传送皮带的一端卷绕于所述固定部皮带轮上。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转轴部包括转轴部转轴和转轴部皮带轮,所述转轴部转轴穿过2组所述传送皮带组件的转轴部皮带轮,所述转轴部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通孔中,所述传送皮带的另一端卷绕于所述转轴部皮带轮上。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电机皮带组件包括电机部皮带轮、电机部皮带以及连接皮带轮,所述电机部皮带轮套设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上,所述连接皮带轮套设于所述转轴部转轴上,所述电机部皮带卷绕于所述电机部皮带轮和所述连接皮带轮上。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电机固定板组件包括固定板体及固定件,所述固定板体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与靠近所述第一翼板的一组传送皮带组件之间,所述固定板体上设置有固定件安装孔,所述固定件安装孔位于所述固定板体上远离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电机部皮带与邻近的传送皮带之间,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安装孔中。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缸体、活塞杆、气缸驱动电机及固定装置,所述缸体和所述活塞杆分别设置有4个,每个所述缸体位于所述支撑板的端部,每个所述活塞杆位于每个所述缸体的上方,气缸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背面且靠近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气缸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背面。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呈矩形,在所述固定板的三个边缘都设置有固定安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固定翼、所述第一、第二翼板及所述支撑板的顶角设置有倒角。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翼板的凹槽中心位置设置有孔,所述日字形板的背面沿着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凹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用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传送速度快,效率高,配合精度好,自动化程度高;(2)在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使得传送皮带都得到了固定,在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使得转轴部转轴都得到了固定,通过对称设置有两组传送皮带组件,从而提高了传送皮带组件工作时的稳定性;(3)简化内部结构,节约材料,节省成本;(4)将上料传送装置的重心平衡到日字形板的对称中心上,提高该上料传送装置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的结构侧视图;图中:1.电机,2.日字形板,3.第一翼板,4.第二翼板,5.支撑板,6.电机输出轴,7.通槽,8.凹槽,9.固定部,91.固定板,92.固定翼,93.固定部皮带轮,94.固定部转轴,10.转轴部,101.转轴部转轴,102.转轴部皮带轮,11.传送皮带,12.电机部皮带轮,13.电机部皮带,14.连接皮带轮,15.固定板件,16.固定件,17.固定件安装孔,18.气缸驱动电机,19.缸体,20.活塞杆,21.固定装置,22.固定安装部,23.孔,24.凹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上料传送装置包括电机1、日字形板2、第一翼板3、第二翼板4、支撑板5、电机皮带组件、电机固定板组件、传送皮带组件以及气缸组件;所述日字形板2呈矩形,沿着日字形板2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矩形通槽7,所述矩形通槽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矩形通槽7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2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电机1设置于两个矩形通槽7之间,且靠近所述日字形板2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电机输出轴6的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输出轴6的方向指向所述日字形板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翼板3和第二翼板4分别位于所述日字形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垂直于所述日字形板2所在平面并向上伸出,所述第一翼板3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6的指向方向,所述第二翼板4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6的指向方向相反的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装置包括电机、日字形板、第一翼板、第二翼板、支撑板、电机皮带组件、电机固定板组件、传送皮带组件以及气缸组件;所述日字形板呈矩形,沿着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矩形通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电机设置于两个矩形通槽之间,且靠近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电机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方向指向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分别位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垂直于所述日字形板所在平面并向上伸出,所述第一翼板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指向方向,所述第二翼板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指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翼板呈矩形,所述第一翼板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二翼板呈矩形;所述支撑板设置有2个且相互平行,分别位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支撑板的平面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板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伸出的方向相反的所述日字形板的背面;所述传送皮带组件设置有2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平行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电机皮带组件设置于2组所述传送皮带组件之间,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与所述传送皮带组件;所述电机固定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与靠近所述第一翼板的一组所述电机皮带组件之间;所述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装置包括电机、日字形板、第一翼板、第二翼板、支撑板、电机皮带组件、电机固定板组件、传送皮带组件以及气缸组件;所述日字形板呈矩形,沿着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矩形通槽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电机设置于两个矩形通槽之间,且靠近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电机输出轴的方向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方向指向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分别位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垂直于所述日字形板所在平面并向上伸出,所述第一翼板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指向方向,所述第二翼板位于所述电机输出轴的指向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翼板呈矩形,所述第一翼板沿着其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第二翼板呈矩形;所述支撑板设置有2个且相互平行,分别位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支撑板的平面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平面平行,所述支撑板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伸出的方向相反的所述日字形板的背面;所述传送皮带组件设置有2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平行于所述日字形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电机皮带组件设置于2组所述传送皮带组件之间,用于连接电机输出轴与所述传送皮带组件;所述电机固定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输出轴与靠近所述第一翼板的一组所述电机皮带组件之间;所述气缸组件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传送皮带组件包括固定部、转轴部以及传送皮带,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转轴部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传送皮带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转轴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输送带中的上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固定翼、固定部皮带轮及固定部转轴,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日字形板的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固定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日字形板的平面平行,所述固定翼有2个,且垂直伸出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