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61616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翻身架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套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减速机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还与滚筒相连;几个所述滚筒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本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体积小,不受使用空间限制,方便使用;同时能够实现及时停机排除异常,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损伤输送带。

Driving device for conveying belt turning ov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veyor belt turning drive device includes: three in one speed reducer, connecting mechanism, turning bracket and a control box; the control box and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three in one speed reducer is connected; the three one reducer includes a motor and a speed reducer; the connec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positioning sleeve and installation in the axis of the sprocket, the chain wheel and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sleeve coupling with the speed reducer, the speed reduc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ller; the roller conveyor belt in several enclosed space, and on the conveyor belt; the two is provided with a drum the turning over shelf; the conveyor belt turning driv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 without space restrictions, easy to use; at the same time to realize timely stop out abnormal, avoid in turn damaged in the process of convey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丝内衬输送带,特别是涉及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对即将达到更换标准前的钢丝内衬输送带进行翻面后继续使用,这一技术在行业内已形成共识,切实能延长输送带的使用年限,达到降本增效的最终目的。目前,钢丝内衬输送带翻身方法必须依靠与之对应的港机;将输送带与对应港机相连后,通过港机的移动实施对输送带的拖拽来完成,故该项技术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条件限制,原因如下:1、港机只存在于码头或堆场,对于安装在码头与堆场之间的纵横交错的输送带来说,翻身只能依靠其他辅助装置如吊机、卷扬机等来替代港机对输送带进行拖拽实施翻身,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若遇空间环境受限,则上述方法无法使用,从而导致该区域的输送带无法进行翻身继续使用。2、与输送带相配备的驱动装置,其运转速度非常之快,因存在制动延时和惯性运转的因素,从发现异常时停机到输送带完全静止,输送带的运行距离与参照点起码相差2~3米的距离。因在翻身过程中,输送带翻起折叠的部位经过机架、溜槽等地方时,存在与设备钢结构刮擦而致输送带本体受损的隐患,所以整个输送带翻身时的运行速度要求必须非常慢,且必须在输送带翻起折叠部位安排专人随运行方向进行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止,待隐患消除后再继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至少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翻身架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定位套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定位套与所述减速机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还与滚筒相连;几个所述滚筒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所述翻身架设在输送带的桁架上;所述翻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立柱,以及布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托辊和下托辊;所述的上托辊和下托辊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转轴与对应所述立柱相连;部分翻身后的输送带位于两个所述的上托辊与下托辊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包括开口容置筒和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压板。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由两个半圆形板构成。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柱上分别设有一个挡轮,且两个所述挡轮均位于所述翻身架同侧。进一步地,所述挡轮为腰形挡轮。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侧壁开设有一U形槽,所述立柱侧壁上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相连且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封闭空间中。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体积小,不受使用空间限制,方便使用;2)能够确保运行速度低下,实现及时停机排除异常,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损伤输送带。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的连接机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的翻身架主视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的翻身架侧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1电机12减速机2连接机构21定位套211压板22链轮31立柱311挡轮32上托辊33下托辊34挡板35加强斜杆4滚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至少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2、翻身架及控制箱(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2、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11和减速机1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定位套21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22,所述链轮22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11相连,所述定位套21与所述减速机12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12还与滚筒相连;具体地,定位套21与联轴器通过螺栓相连接,这样既保证了动力输入,又维持了输送带原驱动的传动要求;优选地,所述定位套21包括开口容置筒和设在所述开口上的压板211;优选地,所述压板211由两个半圆形板构成。几个所述滚筒4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4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参考图3和图4,所述翻身架设在输送带的桁架上;所述翻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立柱31,以及布置在两个所述立柱31之间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所述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转轴与对应所述立柱31相连;部分翻身后的输送带位于上托辊32与下托辊33之间。所述上托辊32与下托辊33的间距应该根据输送带的厚度而设定,以及在输送带翻身整个过程必须保证输送带能平稳穿过,达到整条输送带连续翻身。参考图3和图4,优选地,两个所述立柱31上分别设有一个挡轮33,且两个所述挡轮33均位于所述翻身架同侧,以及所述挡轮33为腰形挡轮。在输送带翻身整个过程,腰形挡轮能避免输送带因拖拽发生偏移运行而造成与翻身架的钢结构快口接触产生损伤。另外,为了提高两个立柱31的结构强度,两个立柱31通过两根加强斜杆35相连,且两个加强斜杆35交叉布置。两个立柱31安装在输送带的桁架上。优选地,所述立柱31侧壁开设有一U形槽,所述立柱31侧壁上设有挡板34,且所述挡板34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槽的两个槽壁相连且形成一封闭空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封闭空间中,见图3和图4。本技术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的运行速度为5米/分钟,运行速度低下,且具备足够的动力源,其牵引力达到30吨,适用于任何规格输送带的翻身所需。本技术的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体积小,不受使用空间限制,方便使用;同时能够实现及时停机排除异常,避免在翻身过程中损伤输送带。参考图1至图3,利用上述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使输送带翻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输送带配重释放,使得输送带处于松弛状态,以及解除输送带沿线所有的包括头部及回程的清扫器,确保清扫器不再与输送带有接触;2)利用倒链将松弛的输送带进行局部翻转,且翻转后的输送带靠近翻身架;3)拆下上托辊32,使得部分翻转后的输送带位于下托辊33上,再安装上托辊32,使得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对部分翻转后的输送带进行夹持、固定;4)启动三合一减速机,电机11通过链条带动链轮22旋转,进而链轮22驱动减速机12进行转动,同时减速机12驱动滚筒4进行转动,此时输送带被拖拽着进行环形运转,且在输送带运转过程中,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能够使得输送带发生翻身;5)直至整条输送带完成翻身后,关闭三合一减速机。该方法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2)、翻身架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2)、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11)和减速机(1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定位套(21)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22),所述链轮(22)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11)相连,所述定位套(21)与所述减速机(12)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12)还与滚筒相连;几个所述滚筒(4)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4)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所述翻身架设在输送带的桁架上;所述翻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立柱(31),以及布置在两个所述立柱(31)之间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所述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转轴与对应所述立柱(31)相连;部分翻身后的输送带位于上托辊(32)与下托辊(3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翻身用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三合一减速机、连接机构(2)、翻身架及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连接机构(2)、三合一减速机相连;所述三合一减速机包括电机(11)和减速机(12);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定位套(21)和安装在转轴上的链轮(22),所述链轮(22)通过链条与所述电机(11)相连,所述定位套(21)与所述减速机(12)的联轴器相连,所述减速机(12)还与滚筒相连;几个所述滚筒(4)设在输送带围合成的空间内,且靠在输送带上;其中两个滚筒(4)之间设有一所述翻身架;所述翻身架设在输送带的桁架上;所述翻身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立柱(31),以及布置在两个所述立柱(31)之间且上下平行设置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所述的上托辊(32)和下托辊(33)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转轴与对应所述立柱(31)相连;部分翻身后的输送带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虎周安叶李伟伟李刚周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