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797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1:58
一种具备蓄电元件(300)和外装体(11)的蓄电装置(10),其具备粘接体,该粘接体注入于蓄电元件(300)的相邻的两个面即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外装体(11)的内表面之间,将该至少一个面和外装体(11)的内表面面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蓄电元件和外装体的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在外装体的内侧收容着多个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蓄电装置中,多个蓄电元件(蓄电池单元)通过粘接剂等粘接于外装体(电池模块壳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772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以往的蓄电装置中,存在着在制造过程中有时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变得复杂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蓄电元件容易地粘接于外装体的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具备粘接体,第一面及第二面是所述蓄电元件的相邻的两个面,该粘接体被注入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将该至少一个面和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面粘接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蓄电装置,能够将蓄电元件容易地粘接于外装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时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外观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外装体主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收容于外装体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的结构的平面图。图5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收容于外装体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的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流程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图。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外装体主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流程图。图14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中的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的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蓄电元件收容于外装体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蓄电元件收容于外装体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6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的蓄电元件收容于外装体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6的蓄电元件收容于外装体主体的内侧的状态下的结构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上述以往的蓄电装置,存在着制造过程中有时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变得复杂的问题。即,在以往的蓄电装置中,一般而言,在蓄电元件的外表面或外装体的内表面涂布粘接剂并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但有时涂布该粘接剂的作业困难。例如,在利用粘接剂涂布用设备将粘接剂涂布于蓄电元件或外装体的涂布对象面的情况下,需要使该设备向该涂布对象面精确地移动,并且需要使该设备沿着该涂布对象面精确地移动。这样,由于涂布粘接剂的作业,有时将蓄电元件粘接于外装体的工序变得复杂。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蓄电元件容易地粘接于外装体的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外装体,所述蓄电装置还具备粘接体,第一面及第二面是所述蓄电元件的相邻的两个面,该粘接体被注入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将该至少一个面和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面粘接由此,蓄电装置具备注入于蓄电元件的相邻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的粘接体。在此,在向外装体的内侧注入粘接体的情况下,只要使粘接体注入用设备向外装体的内侧移动并注入粘接体即可,因此,与向蓄电元件或外装体涂布粘接剂相比,通常能够容易地进行。因此,蓄电装置由于具备注入于外装体的内侧的粘接体的结构,因此,能够将蓄电元件容易地粘接于外装体。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中的通过上述粘接体与上述蓄电元件面粘接的部分形成向上述蓄电元件突出的凸部。由此,在外装体的与蓄电元件的粘接面形成有凸部,因此,能够通过凸部的高度限定粘接体的厚度。因此,能够将粘接体的厚度设定成最佳的厚度,因此,能够将蓄电元件容易且牢固地粘接于外装体。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上且在上述凸部的侧方形成有横切上述凸部的上述粘接体的流路。由此,在凸部的侧方形成有粘接体的流路,因此,在注入粘接体后,在粘接体的量较多的情况下,能够使粘接体经由该流路流出,另外,在粘接体的量较少的情况下,能够经由该流路使粘接体流入。因此,能够通过该流路调整粘接体的量,因此,能够将蓄电元件容易且牢固地粘接于外装体。另外,上述流路也可以沿着上述外装体的内表面延伸设置,且被越接近上述流路而间隔变得越窄的两个上述凸部夹持配置。由此,在粘接体的流路的两侧配置有越接近该流路而间隔变得越窄的两个凸部,因此,在粘接体的量较多的情况下,多余的粘接体被该凸部引导而流至该流路,并从该流路流出。因此,能够利用该凸部使多余的粘接体容易地流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调整粘接体的量。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外装体的内表面,针对各个上述蓄电元件形成有多个上述凸部。由此,对每个蓄电元件形成有多个凸部,因此,能够利用多个凸部支撑各个蓄电元件,并且容易地粘接于外装体。另外,从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观察,上述凸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置在与从上述蓄电元件具有的电极端子到上述蓄电元件的端部为止的区域重合的位置。由此,凸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从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到端部为止的区域的正下方,因此,能够在按压蓄电元件的电极端子或端部而固定蓄电元件时,相对于外装体稳定地固定蓄电元件。另外,上述蓄电元件也可以不从上述外装体的壁面露出地配置于上述外装体的内侧。由此,蓄电装置为蓄电元件不从外装体的壁面露出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注入的粘接体向外装体的外侧溢出,并且将蓄电元件容易地粘接于外装体。另外,上述外装体也可以在内侧具有分隔上述蓄电元件的收容部的分隔部。由此,蓄电装置为蓄电元件配置于在外装体内由分隔部分隔的收容部的结构,因此,能够容易地定位蓄电元件,并且将蓄电元件容易地粘接于外装体。另外,上述外装体也可以具有在内表面与上述第一面及上述第二面之间形成间隙的凹部,上述粘接体注入于上述凹部,将上述第一面及上述第二面和上述外装体的内表面面粘接。由此,蓄电装置成为通过注入于外装体的凹部的粘接体粘接蓄电元件的相邻的两个面和外装体的结构,因此,能够将蓄电元件容易且牢固地粘接于外装体。另外,上述粘接体也可以注入于作为上述第一面的上述蓄电元件的底面与上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以及从作为上述第二面的上述蓄电元件的侧面的下端到规定高度为止的面与上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由此,蓄电装置具备注入至蓄电元件的侧面的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电装置及蓄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外装体,其中,具备粘接体,第一面及第二面是所述蓄电元件的相邻的两个面,该粘接体被注入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将该至少一个面和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面粘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29 JP 2015-1923361.一种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外装体,其中,具备粘接体,第一面及第二面是所述蓄电元件的相邻的两个面,该粘接体被注入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与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之间,将该至少一个面和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面粘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在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中通过所述粘接体与所述蓄电元件面粘接的部分形成有向所述蓄电元件突出的凸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在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上且所述凸部的侧方形成有横切所述凸部的所述粘接体的流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流路沿着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延伸设置,且所述流路被两个所述凸部夹持配置,越接近所述流路,两个所述凸部的间隔变得越窄。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在所述外装体的内表面,针对各个所述蓄电元件形成有多个所述凸部。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从所述凸部的突出方向观察,所述凸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从所述蓄电元件具有的电极端子到所述蓄电元件的端部的区域重合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蓄电元件以不从所述外装体的壁面露出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外装体的内侧。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外装体在内侧具有分隔所述蓄电元件的收容部的分隔部。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其中,所述外装体具有在内表面与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之间形成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隆太郎殿西雅光川井雄太鹤田彰吾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