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786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20:24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导电性膏,其将TFT阵列基板的连接焊盘与滤色片基板的透明导电膜之间连接;以及堤部,其在TFT阵列基板的周围区域处,配置于导电性膏的旁边,该堤部是滤色片基板与TFT阵列基板之间的密封材料从显示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方向凸状地延伸而形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导电树脂将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滤色片基板表面形成的导电膜与TFT阵列基板侧的电极连接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适用于采用了IPS模式、FFS模式等的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在采用了IPS模式、FFS模式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根据其液晶显示面板(下面,称为“LCD面板”。)的驱动液晶的电极构造的特性,需要使导致显示品质下降的LCD面板表面的电荷向GND(接地)逃逸。作为该方法通常使用下述方法,即,在LCD面板的滤色片基板(下面,称为CF基板。)的表面形成透明导电膜(例如:ITO膜),使用导电性膏将该透明导电膜与在LCD面板的TFT阵列基板(下面,称为TFT基板。)侧形成的GND电极连接,将该GND电极与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等柔性电路基板的GND配线连接,使上述电荷向外部逃逸。但是,使用了该导电性膏的连接方法存在下述课题,即,由于导电性膏扩散而与相邻的其他电极、配线接触,从而发生相邻电极之间的短路等,产生显示不良等。另外,存在下述课题,即,在导电性膏的周围,为了保护电极、配线,需要涂敷绝缘性的树脂,该树脂与导电性膏接触,绝缘树脂所含有的溶媒等扩散而妨害导电性膏的连接可靠性。对于这些课题,熟知对在TFT基板的制造工序中形成的绝缘膜的图案进行改进,在导电性膏旁边设置堤堰部等方法(专利文献1)。另外,在涂敷易于扩散的低粘性的导电性膏的情况下,存在根据膜厚的薄度预先将胶带材料等薄的材料粘贴为堤堰状,在涂敷导电性膏后去除胶带材料等方法(专利文献2)。或者,也存在在涂敷导电性膏前涂敷绝缘性的树脂而先设置堤部的方法(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233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9916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424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这里,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堤堰部是使在TFT基板的制造工序中形成的绝缘膜的图案变形而配置的。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0023]段和图4所记载的那样,在该LCD面板,在TFT基板的周围区域的密封材料的边缘部,即在CF基板与TFT基板间存在间隙。因此,特别在将低粘度的导电性膏、绝缘树脂涂敷于其附近的情况下,由于毛细现象,导电性膏、树脂沿处于CF基板与TFT基板之间的槽或间隙向周围扩散。另外,在专利文献2、3中,均是在粘合CF基板与TFT基板后,即在LCD面板状态下,对成为堤部的材料进行追加加工,需要成为堤部的新材料。并且,堤部特有的复杂的形状更提高了设计、加工的难度,为了使其得以实现,产生了制造工时的增加、生产率下降等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被事先涂敷而成为堤部的绝缘性的树脂自身发生扩散,在本来与导电性膏电连接的CF基板及TFT基板的电极之上成型出绝缘覆膜,从而变得导通不良,成为妨害显示品质的要因。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形成具有如下特性的有效的堤部,即,防止由导电性膏扩散而产生的TFT基板之上的电极间短路,不会使对周围的电极进行保护的绝缘性的树脂所含有的溶媒等扩散而与导电性膏接触,妨害导电性膏的连接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第1基板,其具有第1部分及第2部分;连接焊盘,其形成于该第1基板的上述第1部分;第2基板,其与上述第1基板的上述第2部分相对;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密封材料,其配置为,将上述第2部分包围而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夹持上述液晶;导电膜,其形成于上述第2基板的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的面的相反面;导电树脂,其设置为从上述连接焊盘之上到达上述导电膜之上,将上述连接焊盘与上述导电膜之间电连接;以及堤部,在上述第1部分处,配置于上述导电树脂的旁边,该堤部是上述密封材料从上述第2部分向上述第1部分的方向凸状地延伸而形成的。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气光学显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作为LCD面板的制造工艺而构建的向CF基板或TFT基板涂敷密封材料的工艺中,使用相同的密封材料进行堤部的成型,因此,无需增加新材料、制造工时。另外,密封材料是使CF基板与TFT基板粘接的粘接材料,并且也起到防止液晶溢出的所谓堤坝的作用,因此,作为堤部的材料来说也具有充分的功用。并且,就密封材料的涂敷而言,此前需要细微且准确的涂敷,即使在对复杂的形状的堤部进行成型的涂敷技术中,以相同的设备的规格也足以进行成型,因此,无需新的设备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将图1中的虚线部A放大后的放大俯视图。图3是图2所记载的虚线III-III处的剖视图。图4是从图2及图3所记载的B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虚线部A放大后的俯视图。图7是图5所记载的虚线IV-IV处的剖视图。图8是从图5及图6所记载的C方向观察的侧视图。图9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第1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图10是图9所记载的虚线V-V处的剖视图。图11是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第2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避免说明重复而变得冗长,在各图中对具有相同或相当的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实施方式1.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将图1所记载的包含导电性膏23(导电树脂)的虚线部A放大后的放大俯视图。另外,图3是图2所记载的虚线III-III处的剖视图。并且,图4是从图2及图3所记载的B方向观察的侧视图。<<结构>>首先,使用图1及作为其局部放大图的图2,对本实施方式1中的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就在图1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100所采用的LCD面板而言,采用了FFS模式作为液晶驱动方式,在CF基板11(第1基板)与TFT基板12(第2基板)之间,为了夹持液晶21而在显示区域的周围部配置有密封材料19。并且,在CF基板11设置有CF侧偏光板13,在TFT基板12也设置有TFT侧偏光板14。从图2及图3明确可知,在CF基板11的显示面侧(与CF侧偏光板13之间的面,即,与TFT基板12相对的面的相反面),以至少将显示区域(第2部分)覆盖的方式形成有用于去除静电的透明导电膜15(导电膜),并且,为了易于与GND连接而延伸至CF基板11的端部。在TFT基板12的表面之上(TFT阵列形成面)形成有用于与上述透明导电膜15连接的GND电极16(连接焊盘)。并且,将导电性膏23(导电树脂)设置为,将延伸至CF基板11端部的透明导电膜15与形成于TFT基板12的GND电极16之间连接。在这里,如放大图图2所示,夹持液晶21的密封材料19不仅具有在显示区域(第2部分)内对液晶21进行保持的部分,还具有向周围区域(第1部分)侧凸状地延伸的堤部20。该密封材料19的堤部20配置在与导电性膏23相邻的部分,防止导电性膏23硬化之前的扩散。并且,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基板,其具有第1部分及第2部分;连接焊盘,其形成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第1部分;第2基板,其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第2部分相对;液晶,其被夹持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密封材料,其配置为,将所述第2部分包围而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夹持所述液晶;导电膜,其形成于所述第2基板的与所述第1基板相对的面的相反面;以及导电树脂,其设置为从所述连接焊盘之上到达所述导电膜之上,将所述连接焊盘与所述导电膜之间电连接,所述密封材料具有在所述第1部分处配置于所述导电树脂的旁边的堤部,所述堤部是所述密封材料从所述第2部分向所述第1部分的方向凸状地延伸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01 JP 2015-195655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基板,其具有第1部分及第2部分;连接焊盘,其形成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第1部分;第2基板,其与所述第1基板的所述第2部分相对;液晶,其被夹持于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密封材料,其配置为,将所述第2部分包围而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夹持所述液晶;导电膜,其形成于所述第2基板的与所述第1基板相对的面的相反面;以及导电树脂,其设置为从所述连接焊盘之上到达所述导电膜之上,将所述连接焊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野孝弘太田久智园田真吾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