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70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在热交换器中,多个热交换构件分别具有包括传热管的主体部和设置于主体部的延伸部。延伸部从第三方向上的主体部的端部延伸。在将第三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尺寸设为La,将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部的尺寸设为Lf,将传热管的壁厚的尺寸设为tp,将延伸部的厚度尺寸设为Tf时,满足Lf/La≥1且Tf≤tp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传热管的热交换器及具有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1、以往,已知如下的热交换器:为了容易排出附着于传热管的表面的结露水,使传热管的管轴方向与铅垂方向一致地配置多根传热管,并沿着传热管的管轴方向设置有从传热管的侧面突出的凸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2、在先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289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专利文献1示出的以往的热交换器中,由于只是凸部从各传热管的表面隆起,所以传热管的气流侧的传热面积不足,无法实现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与气流之间的热交换性能的提高。

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实现热交换性能的提高的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具备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构件,多个热交换构件分别具有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传热管,所述延伸部沿着第二方向设置于主体部,延伸部从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分别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的主体部的端部延伸,在将第三方向上的主体部的尺寸设为la,将第三方向上的延伸部的尺寸设为lf,将传热管的壁厚的尺寸设为tp,将延伸部的厚度尺寸设为tf时,满足lf/la≥1且tf≤tp的关系。

6、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具备在第一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热交换构件,所述多个热交换构件分别具有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传热管,所述延伸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从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分别交叉的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延伸,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传热管的外周面重叠的板状的重叠部,所述重叠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由所述延伸部和所述重叠部构成作为单一构件的传热板,所述传热板成为与所述传热管不同的构件,所述传热管以及所述传热板各自的表面预先用钎料包覆,所述重叠部经由所述钎料固定于所述传热管,在将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主体部的尺寸设为la[mm],将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所述延伸部的尺寸设为lf[mm],将所述传热管的壁厚的尺寸设为tp[mm],将所述延伸部的厚度尺寸设为tf[mm]时,满足tf≤tp的关系,在将与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中的任一个均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主体部的尺寸设为ta[mm],将多个所述热交换构件的配置间距设为fp[mm]时,满足ta/tf≤5.6×fp1.3的关系,所述传热板未覆盖所述传热管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重叠部相反的一侧的表面。

7、专利技术的效果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由此,能够实现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性能的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田刚志东井上真哉石桥晃永田龙一飞原英治党超兵李霁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