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790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1基板、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的第2基板、将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粘接的密封部、封固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使上述液晶层中包含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的取向膜,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驱动电路,其位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中的一方;第1电极,其位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中的另一方;第1导通材料,其位于上述密封部内;和具有导电性的第1连接部,其位于上述第1基板的与上述密封部重叠的密封区域,从上述第1基板向上述第2基板突出,上述第1电极经由上述第1连接部及上述第1导通材料而与上述驱动电路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2月2日、申请号为201621315891.0、专利技术名称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5年12月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5-237068号主张优先权,并在此通过参考援用其全部内容。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利用于各种领域。液晶显示装置在一对基板之间夹着包含液晶分子的液晶层而构成。另外,液晶显示装置在各个基板的液晶层侧,具备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的取向膜。例如,已知有将覆盖间隔件(spacer)的取向膜形成得薄的技术,该间隔件设置在一方的基板上。另外,带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正被实用化,其在显示装置中具备传感器(或者有时也被称为触摸面板),在有导体接近或接触时检测位置。作为传感器的一例,具有基于静电电容的变化来检测手指等导体的位置的静电电容型传感器。已知这样的传感器由检测电极及驱动电极构成、且设置在显示面板上的显示用电极即公共电极兼用作驱动电极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现有技术而提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可抑制生产率降低的液晶显示装置。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1基板、与上述第1基板相对的第2基板、将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粘接的密封部、封固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使上述液晶层中包含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的取向膜,该液晶显示装置具备:驱动电路,其位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中的一方;第1电极,其位于上述第1基板和上述第2基板中的另一方;第1导通材料,其位于上述密封部内;和具有导电性的第1连接部,其位于上述第1基板的与上述密封部重叠的密封区域,从上述第1基板向上述第2基板突出,上述第1电极经由上述第1连接部及上述第1导通材料而与上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生产率降低的液晶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显示面板PNL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基本结构及等效电路的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像素PX的等效电路图。图4是概略地表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PNL的一个像素PX的截面的图。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SS的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SS的其他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基板SUB1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2基板SUB2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9是通过图7及图8所示的线I-I'剖切得到的显示面板PNL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L的具体例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显示面板PNL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显示面板PNL的剖视图。图13是通过图7及图8所示的线II-II'剖切得到的显示面板PNL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第1基板SUB1的俯视图。图15是表示图7所示的区域A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16是通过图15所示的线III-III'剖切得到的显示面板PNL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图7所示的区域A的其他结构例的俯视图。图18是表示通过图17所示的线IV-IV'剖切得到的显示面板PNL的剖视图。图19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显示面板PNL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此外,公开内容只不过为一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保持技术的主旨不变而做的适当变更当然包含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另外,为了更明确地说明附图,有时,相较于实施的形态而示意地示出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但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图中,关于给出的图,有时对发挥与前述结构要素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首先,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DSP的显示面板PNL的结构的图。图1是由相互交叉的第1方向X和第2方向Y规定的X-Y平面中的显示面板PNL的俯视图。显示面板PNL例如是液晶显示面板,具备第1基板SUB1、第2基板SUB2、密封部SE和液晶层(后述的液晶层LC)。第2基板SUB2与第1基板SUB1相对。密封部SE将第1基板SUB1与第2基板SUB2粘接。密封部SE形成为例如连续的环状,在图示的例子中形成为矩形框状。更具体地说,密封部SE具有四个密封部SE1、SE2、SE3、SE4。密封部SE1及SE2沿着第2方向Y延伸。密封部SE2隔着显示区域DA与密封部SE1相对。密封部SE3及SE4沿着第1方向X延伸,且分别与密封部SE1及SE2的端部相连。密封部SE4隔着显示区域DA与密封部SE3相对。另外,在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中,使形成有密封部SE的区域为密封区域SA。密封区域SA具有分别配置有密封部SE1至SE4的密封区域SA1至SA4。液晶层在第1基板SUB1与第2基板SUB2之间被封固于由密封部SE包围的内侧。显示面板PNL在由密封部SE包围的内侧,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显示区域DA例如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层通过例如滴下注入法而形成。在适用滴下注入法的情况下,首先,在第1基板SUB1或第2基板SUB2上,使用分配器(dispenser)或网板印刷版将密封部SE涂布成环状。然后,在真空中,向由密封部包围的内侧的区域滴下液晶材料。然后,将第1基板SUB1与第2基板SUB2在真空中重叠而贴合,通过向真空中导入大气,来借助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间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将密封部SE压溃,使液晶材料在第1基板SUB1与第2基板SUB2之间扩散,从而以规定的盒厚(cellgap)形成液晶层。然后,向密封部SE照射紫外线或对密封部SE进行加热,由此使密封部SE固化。这样的滴下注入法与在将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贴合后在真空中注入液晶材料的真空注入法相比,具有能够缩短制造时间等优点。驱动IC芯片2及柔性印刷电路(FPC)基板3及4等显示面板PNL的驱动所需要的信号供给源位于比显示区域DA靠外侧的非显示区域NDA。在图示的例子中,驱动IC芯片2及FPC基板3安装在与第2基板SUB2的基板端部SUB2e向外侧延伸的第1基板SUB1的安装部MT上。另外,FPC基板4安装在第2基板SUB2上,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俯视观察下,安装在密封部SE4与基板端部SUB2e之间。非显示区域NDA是包围显示区域DA的区域,包含密封区域SA,形成为矩形框状。此外,显示区域DA也能够采用圆形、椭圆形、使矩形的一部分弯曲而成的形状等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PNL例如是具备透射显示功能的透射型:通过使来自第1基板SUB1的背面侧的光选择性地透射来显示图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显示面板PNL也可以是具备反射显示功能的反射型:通过使来自第2基板SUB2的前表面侧的光选择性地反射来显示图像,还可以是具备透射显示功能及反射显示功能的半透射型。在适用透射型或半透射型的显示面板PNL的情况下,在第1基板SUB1的背面侧配置有照明装置。在适用反射型的显示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1基板、与所述第1基板相对的第2基板、粘接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的密封部、封固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使所述液晶层中包含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的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电路,其位于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中的一方;第1电极及第2电极,其位于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中的另一方;第1导通材料及第3导通材料,其位于所述密封部内;和具有导电性的第1连接部及第3连接部,其位于所述第1基板的与所述密封部重叠的密封区域,从所述第1基板向所述第2基板突出,所述第1电极经由所述第1连接部及所述第1导通材料而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2电极经由所述第3连接部及所述第3导通材料而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1电极被用作用于检测物体位置的驱动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04 JP 2015-237068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1基板、与所述第1基板相对的第2基板、粘接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的密封部、封固在所述第1基板与所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使所述液晶层中包含的液晶分子进行取向的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具备:驱动电路,其位于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中的一方;第1电极及第2电极,其位于所述第1基板和所述第2基板中的另一方;第1导通材料及第3导通材料,其位于所述密封部内;和具有导电性的第1连接部及第3连接部,其位于所述第1基板的与所述密封部重叠的密封区域,从所述第1基板向所述第2基板突出,所述第1电极经由所述第1连接部及所述第1导通材料而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2电极经由所述第3连接部及所述第3导通材料而与所述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1电极被用作用于检测物体位置的驱动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区域中形成有所述取向膜,所述密封区域具有形成有所述第1连接部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在所述第2区域中形成有所述取向膜,在所述第1区域中,没有形成所述取向膜,或者,形成有膜厚比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取向膜的膜厚薄的所述取向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英将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