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工件及镁合金磷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759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镁合金磷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镁合金工件;酸洗,用酸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氧化物与离型剂;碱洗,用碱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黑灰;化成,用含有单宁酸的化成溶液在该镁合金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该镁合金磷化方法形成的磷化膜与后续涂装的油漆层具有较高的附着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上述镁合金磷化方法所制得的镁合金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镁合金轻材料因为比重低、强度高且适合回收使用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及电器设备。但是,由于镁合金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耐腐蚀性能较差,因此镁合金工件在使用前一般需要在其表面形成抗腐蚀膜,该抗腐蚀膜需具有良好的耐盐雾性能、较高的附着力及较小的表面阻抗现有技术中, 一般是通过磷化方法于镁合金工件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以提高其抗腐蚀性。但现有的磷化膜一般由磷酸镁、磷酸锰等复合磷酸盐构成,其在后续的涂装过程中与油漆层的附着力较差,因此会影响镁合金工件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该镁合金磷化方法形成的磷化膜与后续涂装的油漆层具有较高的附着力。一种镁合金磷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镁合金工件;酸洗,用酸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氧化物与离型剂;碱洗,用碱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黑灰;化成,用含有单宁酸的化成溶液在该镁合金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一种镁合金工件,该镁合金工件包括一形成于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磷化膜,该磷化膜中含有碳、氧、镁、铝、磷、锰元素。上述镁合金磷化方法中,化成溶液含有单宁酸,使生成的磷化膜表面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易于使形成于镁合金工件表面的磷化膜与后续涂装的油漆层具有较高的附着力。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镁合金磷化方法的流程图。图2镁合金磷化工艺流程及参数图。图3磷化过程中脱脂、酸洗、碱洗及化成步骤的溶液配方。图4样品测试结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3请参见图l,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的镁合金磷化方法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O,提供--镁合金工件;步骤20,脱脂,用除油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油污;步骤30,酸洗,用酸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氧化物与离型剂;步骤40,碱洗,用碱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黑灰;步骤50,化成,用含有单宁酸的化成溶液在该镁合金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在步骤20中,脱脂时间可控制在4至8分钟,脱脂温度可控制在55至65。C。该除油溶液可为氢氧化钠(NaOH)或磷酸钠(Na3P04)的水溶液。脱脂过程主要是用于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机油、切削油等有机油。可以理解,在该镁合金工件先经过喷砂等方式处理后,镁合金工件表面没有油污,则该步骤20可省略。在步骤30中,酸洗时间可控制在3至5分钟,酸洗温度可控制在35至45。C。本实施例中,该酸洗溶液包括浓度为5至30克/升的柠檬酸(工业级)(H00CCH2C (OH) (COOH) CH2C00H)与浓度可为l. 5至6克/升的无硅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工业级)。柠檬酸可与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氧化物及压铸成型时喷涂的离型剂反应,以去除该氧化物及离型剂。其可除去的氧化物包括氧化镁(MgO)、氧化铝(Al203)以及氧化锌(ZnO)等;其可除去的离型剂包括高硅脂有机物((CH2、-CH(Si)n-COOR),其中R为甲基等官能团。柠檬酸在该酸洗溶液中可同时避免或减少在该镁合金工件表面形成黑灰物质(主要成分是铝、锌)。柠檬酸在该酸洗溶液的浓度优选为8至15克/升。在酸洗步骤中,柠檬酸主要发生以下化学反应MgO+2H+=Mg2++H20;A1203+6H+=2A13++3H20;ZnO+2H+=Zn2++H20;Mg+2H+=Mg2++H2;(CH2) m-CH (Si) n-COOR+H+=R++ (CH2) m-CH (Si) n-COOH。无硅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用于使镁合金工件表面反应更加均匀,避免酸洗过程中镁合金工件表面产生过度腐蚀现象。该无硅水溶性表面活性剂为低泡无硅水溶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主要是羟基。该无硅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可为多元醇,例如聚乙二醇、甘油、季戊四醇、蔗糖、葡萄糖、山梨醇等。为使反应更均匀及避免浪费,无硅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在酸洗溶液中的浓度优选为3至4克/升。在步骤40中,碱洗的时间可为3至5分钟,碱洗的温度可为60至8(TC。该碱洗溶液中的碱可为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碱洗用于与镁合金工件表面的黑灰物质(主要成分为铝与锌)反应,用以除去黑灰,使镁合金基材暴露出来。若采用工业级的氢氧化钾,其在该碱洗溶液中的浓度可为60至180克/升;为使黑灰完全除去及避免后续磷化膜表面局部发黑及避免后续生成的磷化膜的表面阻抗偏大,氢氧化钾在该碱洗溶液中的浓度优选为100至150克/升。氢氧化钾主要发生以下化学反应6K0H+2A1=2K3A103+3H2;2K0H+Zn=K2Zn02+H2。在步骤50中,化成的时间可为30至50秒,化成的温度可为35至45。C。化成形成于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磷化膜厚度可为5至30微米,该镁合金工件的表面阻抗可小于2欧姆。该化成溶液可包括2. 89至8. 67克/升的磷酸(H3P04)(工业级)、0. 3至l克/升的尿素(分析纯)、0. 39至1.56克/升的硝酸(丽03)(工业级)、6至;30克/升的磷酸二氢锰(Mn(H2P04)2)(工业级)及0.2至O. 6克/升的单宁酸(C76H52046)(分析纯)。磷酸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形成磷化膜所需要的磷酸根离子。磷酸在该化成溶液中的浓度优选为4. 34至6. 5克/升。尿素的主要作用是使形成的磷化膜更均匀。尿素在该化成溶液中浓度优选为O. 4至0. 6克/升。硝酸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游离氢离子,以调整化成溶液的PH值,使该化成溶液的PH值在6. 5至9. 5之间。为使磷化膜具有较佳的抗盐雾性能及较低的表面阻抗,硝酸在该化成溶液中浓度优选为O. 62至0. 94克/升。磷酸二氢锰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锰离子、磷酸根离子及游离氢离子。磷酸二氢锰在该化成溶液中浓度优选为10至18克/升。单宁酸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磷化膜与后续涂装于磷化膜上的油漆层之间的附着力。由于单宁酸是一种极性高分子酸,其可与后续涂装于磷化膜上的油漆层中树脂如环氧树脂等物质相互吸引,从而使得磷化膜与油漆层之间的附着力增强。单宁酸在该化成溶液中优选为0.4至0. 55克/升。形成磷化膜的时间可为30秒至50秒。形成的磷化膜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镁(Mg3(P04)2)、磷酸锰(Mn3 (P04) 2)等复合磷酸盐,其中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Mg+2H+=Mg2++H2;53Mgz++2P04J—=Mg3(P04)2;3Mn2++2P043—=Mn3 (P04) 2。复合磷酸盐其化学代表式可为(Mg2+) A (Mn2+) b (NO3—) c (Zn2+) D (P043—) e…。由于形成磷化膜的化成溶液中含有单宁酸与尿素,因此,磷化膜中含有碳(C)、氧(0)、镁(Mg)、铝(A1)、磷(P)、锰(Mn)等元素。可以理解,在步骤20、步骤30、步骤40及步骤50后还可分别进行至少一次水洗步骤,以及在步骤50后还可还进一步对该镁合金工件进行烘烤处理,其中烘烤的时间为30至70分钟,烘烤的温度为110至15(TC。为进一步对上述镁合金磷化方法进行说明,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说明。提供三组(第一组、第二组与第三组)镁合金工件,该镁合金工件的材质均为AZ91D型镁合金,采用如图2所示的工艺流程及参数,对该三组镁合金工件进行磷化处理;且在磷化处理过程中,第一组、第二组与第三组镁合金工件在脱脂、酸洗、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磷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镁合金工件; 酸洗,用酸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氧化物与离型剂; 碱洗,用碱洗溶液去除该镁合金工件表面的黑灰物质;及 化成,用含有单宁酸的化成溶液在该镁合金工件表面形成磷 化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召李飞翔刘勇徐盛恩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