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449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得到夹层玻璃时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不易残留气泡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以及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表面粗糙度Rz这三个值均为20μm以上,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小值得到的值为3μm以上、9μm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以及一种用于得到夹层玻璃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了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通常,夹层玻璃即便受到外部冲击而破损,玻璃的碎片的飞散量也较少,安全性优异。因此,所述夹层玻璃广泛用于汽车、轨道车辆、飞机、船舶及建筑物等。所述夹层玻璃通过在2片玻璃板之间夹入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来制造。另外,作为用于汽车的所述夹层玻璃,已知有平视显示器(HUD,Head-UpDisplay)。HUD可在汽车的挡风玻璃显示作为汽车的行驶数据的速度等测量信息等。所述HUD存在挡风玻璃上显示的测量信息看上去出现重影的问题。为了抑制重影图像,而使用楔形的中间膜。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了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入具有特定楔角的楔形的中间膜而成的夹层玻璃。在该夹层玻璃中,通过调整中间膜的楔角,而可使由1片玻璃板所反射而显示的测量信息与由另一玻璃板所反射而显示的测量信息在驾驶者的视野内结合成1点。因此,显示的测量信息不易看成重影,不妨碍驾驶者的视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平4-5025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得到夹层玻璃时,要进行以下工序:在一对玻璃板之间夹入中间膜进行脱气的工序。在以往的楔形中间膜中,容易产生脱气不良。结果,在得到的夹层玻璃中,在玻璃板和中间膜之间残留气泡。如果残留气泡,容易产生夹层玻璃的外观不良。另外,在HUD中,测量信息的显示会变得难以看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在得到夹层玻璃时能够使得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不易残留气泡。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上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广义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以及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表面粗糙度Rz这三个值均为20μm以上,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小值得到的值为3μm以上、9μm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处的厚度为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位置处的厚度的1.2倍以上、2.5倍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中间膜具有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楔形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中间膜含有增塑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的某一特定方面中,所述中间膜表面实施了压花加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广义方面,提供一种夹层玻璃,其具有:第一夹层玻璃部件、第二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所述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所述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配置有所述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以及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表面粗糙度Rz这三个值均为20μm以上,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小值得到的值为3μm以上、9μm以下,由此,在得到夹层玻璃时,能够不易在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残留气泡。附图说明[图1]图1(a)和(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图2]图2(a)和(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图3]图3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1变化例的剖视图。[图4]图4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2变化例的剖视图。[图5]图5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3变化例的剖视图。[图6]图6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4变化例的剖视图。[图7]图7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5变化例的剖视图。[图8]图8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6变化例的剖视图。[图9]图9表示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厚度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第7变化例的剖视图。[图10]图10表示使用图1所示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夹层玻璃的一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详情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在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中间膜”)具有一层结构或两层以上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可以具有一层结构也可以具有两层以上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可以具有两层的结构也可以具有三层以上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具有第一层。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可以是仅具有第一层的单层中间膜,也可以是具有第一层和其它层的多层中间膜。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含有热塑性树脂。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的另一端,所述另一端的厚度大于所述一端的厚度。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是中间膜中相对的两侧的端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中,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1)、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2)、以及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表面粗糙度Rz(3)这三个值均为20μm以上。本专利技术由于具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得到夹层玻璃时,能够使得夹层玻璃部件和中间膜之间不易残留气泡。在得到夹层玻璃时,在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夹入中间膜进行脱气的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膜中,由于具备上述技术方案,不易产生脱气不良。其结果是,在得到的夹层玻璃中,玻璃板和中间膜之间不易残留气泡。由于不易残留气泡,因此不易产生夹层玻璃的外观不良。另外,在HUD中,计量信息的显示变得良好。通常,在厚度均匀的中间膜中,玻璃板与中间膜之间不易残留气泡。与此相对,当另一端的厚度比一端的厚度厚时,另外,在楔形的中间膜的情况下,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容易产生脱气不良、且容易残留气泡的倾向。这被认为其原因是例如在第一夹层玻璃部件和第二夹层玻璃部件之间夹入中间膜,或者在得到中间膜时通过压花辊等进行表面处理时,中间膜与夹层玻璃部件之间、以及中间膜与压花辊之间的接触性存在局部不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值的各自下限),即使在另一端的厚度比一端的厚度更厚的情况下,或者楔形的中间膜情况下,也能够使得夹层玻璃部件与中间膜之间不易残留气泡。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从进一步不易残留气泡的观点出发。十点平均粗糙度Rz(1)、十点平均粗糙度Rz(2)以及十点平均粗糙度Rz(3)这三个值的最大值-最小值为3μm以上、9μm以下。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中从进一步不易残留气泡的观点出发,上述三个值的最大值减去上述三个值的最小值而得到的值为3μm以上、9μm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值的最大值-最小值的值的范围),即使在另一端的厚度比一端的厚度厚的情况下,或者楔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以及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表面粗糙度Rz这三个值均为20μm以上,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小值得到的值为3μm以上、9μ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30 JP 2015-1954041.一种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含有热塑性树脂,所述中间膜具有一端以及位于所述一端的相反侧且厚度比所述一端厚的另一端,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所述一端和所述另一端之间的中央位置的表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以及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50mm的位置的表面的十点表面粗糙度Rz这三个值均为20μm以上,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大值减去所述三个值中的最小值得到的值为3μm以上、9μm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为聚乙烯醇缩醛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野博满广田悦朗熊仓孝次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