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97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及电源输出端;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电连接;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装置电连接,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所述通信装置在接收控制指令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车载充电器上的通信装置控制位于车载充电器上的灯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搭配车辆内部的整体色彩,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人汽车,点烟器是所有汽车都有的一个部件,用于方便车主吸烟时取火,同时点烟器也可以作为设备电源使用,但是必须配合车载充电器。传统的带灯环的车载充电器,一般简单使用电路板给几颗单色灯或者三色灯供电,灯环色彩基本由厂家设定,用户不可更改灯环颜色。而汽车的车内灯的颜色,根据车型不同,有很大的差异性。单一厂家设定的灯环颜色,与车内灯颜色不搭,难以与汽车融为一体,用户体验不佳。因此,提供一种新的车载充电器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能够调节车载充电器的灯环颜色。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及电源输出端;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电连接;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装置电连接,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所述通信装置在接收控制指令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装置为蓝牙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二变压器,所述发光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装置在接收控制指令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通信装置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颜色数字信号;所述通信装置通过所述微处理器处理所述颜色数字信号并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所述发光装置根据所述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呈现相应的发光状态。进一步的,所述颜色数字信号包括颜色的红色像素值、黄色像素值以及蓝色像素值。进一步的,所述通信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变压器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状态包括发单色光的状态和发光谱合成颜色光的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为三色LED灯。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为单色LED灯。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输入端电压为12-24V。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车载充电器上的通信装置控制位于车载充电器上的灯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以搭配车辆内部的整体色彩,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载充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载充电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车载充电器电源输入端10、第一变压器11、电源输出端12、通信装置13、以及发光装置14。电源输入端10、第一变压器11以及电源输出端12依次连接。通信装置13与电源输入端10电连接,发光装置14与通信装置13电连接,发光装置14通信装置13在接收控制指令时控制发光装置14的发光状态。本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10与汽车的点烟口连接,其中,点烟口是汽车的一个部件,一方面用于车主吸烟时点烟的火源,另一方面利用点烟口获取汽车的电压,其电压值与汽车的电瓶电压一致,一般为12V,点烟口向电源输入端10输入12V的电压。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端10与电动汽车连接,电动汽车向电源输入端10输入36V的电压。在其他实施例中,输入电压由不同汽车的点烟口供电电压决定,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定。第一变压器11是DC/DC转换器,用于将电源输入端10输入的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以供车载充电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使用。通信装置13通过第一变压器11与电源输入端10电连接,第一变压器11将电源输入端10输入的电压转换为通信装置13工作所需要的电压。发光装置14通过第一变压器11与电源输入端10电连接,第一变压器11将电源输入端10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发光装置14工作所需要的电压。电源输出端12与通过第一变压器11与电源输入端10电连接,第一变压器11将电源输入端10输入的电压转换为其他电子设备工作所需要的电压,电源输出端12包括USB接口,其他电子设备可通过USB接口用电。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4包括第二变压器(图中未示出),发光装置14通过第二变压器与第一变压器11连接。通过第二变压器给灯环输入不同的电压,以适应不同额定电压的灯环。本实施例中,通信装置13是蓝牙装置,优选能耗低的蓝牙装置。通信装置13包括微处理器,通信装置13可与智能终端连接,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通信装置13在接收控制指令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发光装置14的发光状态。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上根据自己的喜好滑动光谱或者直接点击设定好的颜色,智能终端将用户操作以颜色数字信号的方式发送给通信装置13,颜色数字信号包括颜色的红色像素值、黄色像素值以及蓝色像素值。通信装置13接收颜色数字信号并通过微处理器处理所述颜色数字信号,然后输出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发光装置14根据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呈现相应的发光状态。其他实施方式中,通信装置也可以是其他可以收发信号的装置,例如通过有线方式与智能终端连接,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限定。发光装置14是三色LED灯,发光装置14包括红色二极管141、黄色二极管142以及蓝色二极管143,红色二极管141在通电时发出红色光,黄色二极管142在通电时发出黄色光,蓝色二极管143在通电时发出蓝色光,红色二极管141、黄色二极管142以及蓝色二极管143并联连接。红色二极管14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变压器11连接,第一变压器11为红色二极管141提供VCC电压。红色二极管141的线路上设有开关144,开关144控制红色二极管141。通信装置13根据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的占空比对开关144进行控制,进而对红色二极管141的发光状态进行控制。通信装置13控制黄色二极管142和蓝色二极管143的方式与通信装置13控制红色二极管141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通信装置13控制红色二极管141、黄色二极管142以及蓝色二极管143的发光状态,使发光装置14发出单色光或者光谱合成的颜色。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光装置也可以是单色LED灯或者其他可控制的发光装置,通信装置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控制发光装置14的发光状态,发光状态可以是发光装置闪烁等状态,本专利技术对此均不作限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二极管线路中的开关144是三极管,三极管的一端与通信装置13连接,通信装置13通过PWM信号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关闭。红色二极管141线路中设有第一三极管,黄色二极管142线路中设有第二三极管,蓝色二极管143线路中设有第三三极管。通信装置13通过PWM的占空比控制三极管导通或关闭的时间,进而控制二极管的亮度。PWM的占空比越高,则二极管导通的时间就越多,熄灭的时间就越少,二极管的亮度就越高。例如,三色LED灯导通时,红色二极管141、黄色二极管142以及蓝色二极管143线路中的电流均为10mA,PWM占空比为100%,此时相当于红色二极管141、黄色二极管142以及蓝色二极管143线路中的平均电流均为10mA,红色二极管141、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载充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及电源输出端;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电连接;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装置电连接,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所述通信装置在接收控制指令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及电源输出端;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电连接;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发光装置电连接,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微处理器;所述通信装置在接收控制指令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蓝牙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第二变压器,所述发光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变压器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在接收控制指令时通过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发光装置的发光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通信装置与智能终端连接;所述通信装置接收所述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立林辛建云张建庭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