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614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包括:分别构筑在拟建区域所开挖的基坑的底部两侧的左、右挡墙底板;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基坑的底部上且位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之间的连系梁;分别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上的左、右挡墙墙身;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和连系梁上的挡板;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与每一连系梁之间的底层填充土;以及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每一连系梁和底层填充土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板之间的表层填充土。还公开了上述生态河道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河道占地少,房屋临水建造,亲水性好,稳定性好,生态性好。

Ecological river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a neighboring build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river structure adjacent to a building, which consists of the left and right retaining walls, respectively construc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excavated in the proposed area, and several connecting beams of the length of the foundation pit along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retaining walls; A left and right wall body is built on the left and right retaining wall, and a plurality of baffles on the left, right retaining wall floor and connecting beam are spac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and the bottom fill soil is filled in the left, right retaining wall floor and each connecting beam; and the floor of the left and right retaining wall is filled, each is filled with the left and right retaining wall. The surface fill soil is located on the top of the connected beam and the underlying soil an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adjacent baffl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ecological river structure is also disclose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River occupies less land, the house is built in the water, has good hydrophilicity, good stability and good ec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区河道建造
,尤其涉及一种在土地资源紧缺、房屋建筑需紧邻河道的新建城区的生态河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河道护岸挡墙为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通常在墙后设置一定宽度的底板,依靠底板、墙身自重及底板上的填土重量维持挡墙稳定,但由于挡墙底板需占用两岸的土地,为了减少挡墙与两岸建筑相互影响,两岸建筑需建在距墙身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这样一方面浪费一定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建筑物亲水性差。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基于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针对传统的河道护岸挡墙结构存在浪费土地资源、建筑物亲水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占用土地资源小、建设方便、稳定可靠、亲水性和生态性好的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的施工方法。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包括:分别构筑在拟建区域所开挖的基坑的底部两侧的左、右挡墙底板;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基坑的底部上且位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之间的连系梁,每一连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连接;分别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上且分别抵靠住所述基坑的两侧面的左、右挡墙墙身;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和连系梁上的挡板,每一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墙身连接;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与每一连系梁之间的底层填充土;以及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每一连系梁和底层填充土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板之间的表层填充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挡墙墙身和/或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浆砌块石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右挡墙墙身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连接成一体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根连系梁的间距为3m~10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根连系梁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高度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的高度相同,其宽度为0.5m~1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上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表层填充土将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上的若干通孔填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通孔的间距为2m~3m,每一通孔的孔径为0.1m~0.3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块挡板的间距为相邻的两根连系梁的间距的整数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层填充土和表层填充土均为抗冲刷能力强的粘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表层填充土的厚度为0.5m~1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板顶高程与所述表层填充土的土顶高程基本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种上述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河道设计要求在拟建区域进行基坑开挖;步骤S2,在拟建区域所开挖的基坑的底部两侧浇筑左、右挡墙底板;步骤S3,在基坑的底部上且位于左、右挡墙底板之间沿河道方向间隔若干连系梁;步骤S4,在左、右挡墙底板和连系梁上沿河道方向间隔浇筑若干挡板;步骤S5,在左、右挡墙底板上构筑左、右挡墙墙身;步骤S6,在左、右挡墙底板与每一连系梁之间填筑底层填充土,接着,在左、右挡墙底板、每一连系梁和底层填充土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板之间填筑表层填充土;步骤S7,实施河道两岸的建筑物。由于采用了如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河道占地少,房屋临水建造,亲水性好;2、河道护岸与地面建筑相互影响小;3、河道护岸稳定性好;4、河道生态性好;5、可用于土地资源紧缺、房屋建筑需紧邻河道的新建城区的河道建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B-B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至图3,图中给出的是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包括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若干连系梁200、左、右挡墙墙身300a、300b、若干挡板400、底层填充土500以及表层填充土600。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分别构筑在拟建区域所开挖的基坑10的底部两侧。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优选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浆砌块石结构。若干连系梁200沿基坑10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基坑10的底部上且位于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之间,每一连系梁200的两端分别与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连接。相邻的两根连系梁200的间距为3m~10m。每一根连系梁200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高度与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的高度相同,其宽度为0.5m~1m。左、右挡墙墙身300a、300b分别构筑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上且分别抵靠住基坑10的两侧面。左、右挡墙墙身300a、300b优选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浆砌块石结构。左、右挡墙墙身300a、300b分别与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连接成一体结构。若干挡板400沿基坑10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和连系梁200上,每一挡板的底面与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和连系梁200连接,其两端分别与左、右挡墙墙身300a、300b连接。相邻的两块挡板400的间距为相邻的两根连系梁200的间距的整数倍,通常为整数2-3倍。底层填充土500填筑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与每一连系梁200之间。表层填充土600填筑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每一连系梁200和底层填充土500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板400之间。底层填充土500和表层填充土600均为抗冲刷能力强的粘土,其中,表层填充土600的厚度为0.5m~1m。表层填充土600的土顶高程与挡板400的板顶高程基本一致。为了提高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上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110,表层填充土600将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上的若干通孔110填充。相邻的两个通孔110的间距为2m~3m,每一通孔110的孔径为0.1m~0.3m。本专利技术的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河道设计要求在拟建区域进行基坑10开挖;步骤S2,在拟建区域所开挖的基坑10的底部两侧浇筑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步骤S3,在基坑10的底部上且位于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之间沿河道方向间隔若干连系梁200;步骤S4,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和连系梁200上沿河道方向间隔浇筑若干挡板400;步骤S5,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上构筑左、右挡墙墙身300a、300b;步骤S6,在左、右挡墙底板100a、100b与每一连系梁200之间填筑底层填充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构筑在拟建区域所开挖的基坑的底部两侧的左、右挡墙底板;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基坑的底部上且位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之间的连系梁,每一连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连接;分别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上且分别抵靠住所述基坑的两侧面的左、右挡墙墙身;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和连系梁上的挡板,每一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墙身连接;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与每一连系梁之间的底层填充土;以及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每一连系梁和底层填充土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板之间的表层填充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构筑在拟建区域所开挖的基坑的底部两侧的左、右挡墙底板;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基坑的底部上且位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之间的连系梁,每一连系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连接;分别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上且分别抵靠住所述基坑的两侧面的左、右挡墙墙身;若干沿所述基坑的长度方向间隔构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和连系梁上的挡板,每一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墙身连接;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与每一连系梁之间的底层填充土;以及填筑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每一连系梁和底层填充土的上方且位于相邻的两块挡板之间的表层填充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挡墙墙身和/或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浆砌块石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挡墙墙身分别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连接成一体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连系梁的间距为3m~10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根连系梁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高度与所述左、右挡墙底板的高度相同,其宽度为0.5m~1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邻建筑的生态河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挡墙底板上分别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先坤姚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