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4778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包括:包括前端破波结构和后端消浪结构,前端破波结构包括:框格一、框格二和框格三,框格一与框格二形成第一三角结构,框格三设置于第一三角结构内部,连接于框格一与框格二之间;框格一前端设置有栅栏板,第二框格后端设置有第一丁字板,框格三上架设有第一格栅,后端消浪结构包括:框格四、框格五、框格六、框格七和框格八,框格四与框格五形成第二三角结构,框格六设置于第二三角结构内部,框格五后端设置有第二丁字板,框格七与框格八上均架设有细孔格栅。本发明专利技术前端破浪结构进行破浪,后端消浪结构进行消浪,能够保持岸滩剖面的稳定性与平衡状态,减少波浪对岸滩剖面的侵蚀作用。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the beach s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ach profile pro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front-end and back-end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wave breaking wave front structure, wave break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frame, frame two and frame three, and a two frame sash form a first triangular structure, frame thre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triangular structure, and is connected to a frame frame two; a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fence plate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of the first frame T-shaped plate frame three are mounted on the first grille, rear wave dissipation structure includes: four, five, sash frame sash, sash frame seven and six eight, four and five frame lattice frame form second triangular structure, six frame set in second the triangle structure, frame five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of second T-shaped plate, seven and eight are on the sash sash frame is provided with fine grid. The front structure of the waves waves, wave wave dissipation structure is able to maintain the state, stability and balance of beach profile, reduce the effect of wave erosion on beach prof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岸滩防护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属于岸滩防护

技术介绍
极端海况下,波浪和潮流对岸滩土体的侵蚀力与冲刷力较大,容易造成土体侵蚀。我国大部分天然泥质和砂质岸滩均面临着这种问题,造成土地资源日益减少。卷破波是破坏了岸滩平衡的主要原因,卷破波的水舌冲下斜坡剖面的时候,带动泥沙扰动,形成沟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泥沙流失现象。尤其是风暴破波点附近,容易产生严重的侵蚀现象。沙坝的形成使得波浪在离岸较远的地方破碎,减轻了打击到滩面的波浪力。当遇到很强的风暴潮的时候,泥沙被冲刷离岸很远,当暴风季节过去后,离岸泥沙在波浪作用下无法被波浪推移至冲刷地点,造成了很严重的沙质海岸剖面侵蚀情况,造成海岸线的持续后退,威胁到海边居民的生活安全。在风暴过后每年需要对人造斜坡沙滩等岸滩进行大量补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岸滩防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岸滩防护形式众多,大体上分为工程防护和植被防护,其中工程防护包括有修建丁字坝、防波堤、抛石防护等,这些工程防护均普遍存在有工程量大,破波效果不够理想,消浪能力一般,对岸滩斜坡的保护效果也不到位等缺点,且在某些景区内,这些工程防护又会影响风景;同时植被防护具有见效慢的缺点,并只适用于植被宜生长的岸滩。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前端破浪结构进行破浪,后端消浪结构进行消浪,能够保持岸滩剖面的稳定性与平衡状态,减少波浪对岸滩剖面的侵蚀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包括前端破波结构和后端消浪结构,所述前端破波结构与所述后端消浪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其中,所述前端破波结构包括:框格一、框格二和框格三,其中,所述框格一与所述框格二形成第一三角结构,所述框格三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结构内部,连接于所述框格一与所述框格二之间;所述框格一前端设置有栅栏板,所述第二框格后端设置有第一丁字板,所述框格三上架设有第一格栅;所述后端消浪结构包括:框格四、框格五、框格六、框格七和框格八,其中,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二相连接,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五形成第二三角结构,所述框格六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角结构内部,所述框格七连接于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六之间,所述框格八连接于所述框格六与所述框格五之间;所述框格四前端设置有第二格栅,所述框格五后端设置有第二丁字板,所述框格七与所述框格八上均架设有细孔格栅。优选的,所述第一三角结构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桩帽,所述第一桩帽顶端设置有消浪块。优选的,所述第二三角结构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桩帽,所述第二桩帽顶端设置有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丁字板与所述第二格栅形成V字型。优选的,所述框格一、所述框格二、所述框格五和所述框格六均由桩柱和垂直贯穿所述桩柱的纵梁构成。优选的,所述框格三、所述框格四、所述框格七和所述框格八均由所述纵梁和连接两所述桩柱之间的支撑梁构成。优选的,所述桩柱一端插入岸滩剖面内,另一端裸露于岸滩剖面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丁字板与所述第二丁字板上的板间距均为0.2-0.5m。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岸滩斜坡在风暴潮情况下侵蚀严重的问题,减轻了波浪对斜坡的侵蚀作用。在风暴潮情况下,前端破波结构能对波浪的传输进行了破碎与拦截,并让波浪在离岸较远的地方破碎,后端消浪结构能够对卷破波的能量进行耗散,减轻了其对后方泥沙的作用力,减小了拍打在滩面的波浪力。在常浪情况下,透空的结构形式能够允许离岸区的泥沙在波浪作用下向岸推移,维持了沙滩的剖面平衡状态。前端破波结构后端的第一丁字板和后端消浪结构前端的第二栅格组成的V字型消浪结构,能够更好的消波,耗散波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栅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4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细孔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5附图为第一桩帽与消浪块的结合示意图。图6附图为第二桩帽与凹槽的结合示意图。图7附图为第一丁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图。其中,图中,1-栅栏板;2-第一丁字板;3-第一格栅;4-第二格栅;5-第二丁字板;6-细孔格栅;7-第一桩帽;8-消浪块;9-第二桩帽;10-凹槽;11-桩柱;12-纵梁;13-支撑梁;14-岸滩剖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前端破波结构能对波浪的传输进行了破碎与拦截,后端消浪结构能够对卷破波的能量进行耗散;采用透空的结构形式维持了沙滩的剖面平衡状态;第一丁字板和第二栅格组成的V字型消浪结构,能够更好的消波,耗散波能。请参阅附图1-7,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包括前端破波结构和后端消浪结构,前端破波结构与后端消浪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前端破波结构设置在风暴期的破波点附近,此处为岸滩剖面14易形成沙坝的位置,也是波浪消能最为有效的位置;后端消浪结构安置在岸线与破波点之间,此处为岸滩剖面14易被侵蚀地形。在风暴潮情况下,前端破波结构能对波浪的传输进行了破碎与拦截,并让波浪在离岸较远的地方破碎,后端消浪结构能够对卷破波的能量进行耗散,其前端破波结构将波浪破碎之后,传输到后端消浪结构进行消浪,两个结构相辅相成,具有更高的消波效率,减轻了其对后方泥沙的作用力,减小了拍打在滩面的波浪力,解决了岸滩斜坡在风暴潮情况下侵蚀严重的问题,减轻了波浪对斜坡的侵蚀作用。前端破波结构包括:框格一、框格二和框格三,其中,框格一与框格二形成第一三角结构,第一三角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结构强度。框格三设置于第一三角结构内部,连接于框格一与框格二之间;框格一前端设置有栅栏板1,第二框格后端设置有第一丁字板2,框格三上架设有第一格栅3,框格三与第一格栅的结合使其整体上拥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更佳的消浪效果。第一三角结构的设置不仅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和稳定性,同时波浪在栅栏板1处破碎后转化成不稳定的湍流,容易引起泥沙的剧烈扰动,将第一格栅3设置在栅栏板1的后方,对不稳定的湍流进行了能量的耗散,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消浪效果。框格一和框格二均由桩柱11和垂直贯穿桩柱11的纵梁12构成,桩柱11一端插入岸滩剖面14内,另一端裸露于岸滩剖面14外侧。框格三由纵梁12和连接两桩柱11之间的支撑梁13构成。桩柱11、支撑梁13和纵梁12起到了支撑作用。第一三角结构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桩帽7,第一桩帽7顶端设置有消浪块8,消浪块8能够更有效的分流破波。当波浪从远处传来时,第一桩帽7与桩柱11结合起到了结构稳定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破波结构和后端消浪结构,所述前端破波结构与所述后端消浪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其中,所述前端破波结构包括:框格一、框格二和框格三,其中,所述框格一与所述框格二形成第一三角结构,所述框格三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结构内部,连接于所述框格一与所述框格二之间;所述框格一前端设置有栅栏板,所述第二框格后端设置有第一丁字板,所述框格三上架设有第一格栅;所述后端消浪结构包括:框格四、框格五、框格六、框格七和框格八,其中,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二相连接,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五形成第二三角结构,所述框格六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角结构内部,所述框格七连接于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六之间,所述框格八连接于所述框格六与所述框格五之间;所述框格五后端设置有第二丁字板,所述框格七与所述框格八上均架设有细孔格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破波结构和后端消浪结构,所述前端破波结构与所述后端消浪结构相互连接形成一体;其中,所述前端破波结构包括:框格一、框格二和框格三,其中,所述框格一与所述框格二形成第一三角结构,所述框格三设置于所述第一三角结构内部,连接于所述框格一与所述框格二之间;所述框格一前端设置有栅栏板,所述第二框格后端设置有第一丁字板,所述框格三上架设有第一格栅;所述后端消浪结构包括:框格四、框格五、框格六、框格七和框格八,其中,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二相连接,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五形成第二三角结构,所述框格六设置于所述第二三角结构内部,所述框格七连接于所述框格四与所述框格六之间,所述框格八连接于所述框格六与所述框格五之间;所述框格五后端设置有第二丁字板,所述框格七与所述框格八上均架设有细孔格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岸滩剖面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角结构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丙辰屈智鹏李华军武国相刘勇杨冬铁付斌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