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08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衬套,属于机械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衬套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衬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本体外侧壁的中间处设有若干条环形槽,本体的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槽,本体的另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槽,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间隔设置,本体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与第二开口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连接槽与第二开口槽相连通,本体另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与第一开口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连接槽与第一开口槽相连通。本衬套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A bush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ush,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parts. It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stability of the existing bushing. The bushing consists of a tube shaped body, and a number of r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body is uniformly open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opening groove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econd opening grooves evenly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the first opening slo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opening slots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end of the body. The first connection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connection grooves. The first connection slot is arranged one by one with the second opening slot,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sl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opening slo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other end is uniformly opened with a number of second connection groove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slot is arranged one by one with the first opening slot,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slot is arranged one by one,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slot is arranged one by one. The two connection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pening slot. This bush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衬套
本技术属于机械零部件
,涉及一种衬套。
技术介绍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械转向器是汽车的关键性零部件之一,被各种汽车广泛应用,该转向器内部的移动力及扭矩传递的表现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转向系统操控手感,而影响这种操控手感最直接就是其内部衬套。现有的内部衬套,一般为呈筒状的本体,本体一般由橡胶材料制成,本体外套有弹性件,本体套在轴外,本体和轴接触配合,轴是会移动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本体的内侧壁会产生一定的磨损,而本体的内侧壁磨损后就会空出一段空隙,这就使本体和轴之间产生了缝隙,而缝隙的存在使该转向器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变差,并会产生异响,降低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衬套,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衬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外侧壁的中间处设有若干条环形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槽,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间隔设置,所述本体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开口槽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二开口槽相连通,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一开口槽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一开口槽相连通。本体中设有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使本体上产生间隙,使本体具有缓冲的作用,本衬套安装在壳体中,轴穿设在本体中,壳体对本体产生力使本体的内侧壁贴靠在轴上,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吸收本体被挤压时产生的缓冲量,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本体的内侧壁被轴磨损,由于壳体持续的挤压,缓冲量会相应的释放,从而使本体依然与轴紧密接触,减少异响,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NVH性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设置对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起到辅助的作用,使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使衬套能够紧密的与轴相接触,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所述第一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数量均为4-8个。该种结构的设置,使本体具有足够的缓冲量的同时具有足够强度,从而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沿本体的周向,所述第一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宽度相同。本体各部分受力均匀,使衬套不易损坏,从而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槽中的其中几个的第一连接槽的槽壁上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本体的外侧壁相连。第一斜面的设置可以提高缓冲量,而且第一斜面起到定位的作用,第一斜面可以与壳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使衬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旋转,提高衬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槽中的其中几个的第二连接槽的槽壁上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本体的外侧壁相连。第二斜面的设置可以提高缓冲量,而且第二斜面起到定位的作用,第二斜面可以与壳体的内侧壁相配合,使衬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旋转,提高衬套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沿本体的径向,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的深度为本体壁厚的1/3-1/2。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该种结构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本体的强度。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所述环形槽中设有O型圈。O型圈起到定位和压紧的作用,O型圈提高衬套的稳定性,而且O型圈自身会产生弹力,当本体的内侧壁被磨损后,O型圈使本体能够更紧的贴靠在轴上,从而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所述本体一端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块。定位块起到定位的作用,使衬套安装后不会轴向移动。在上述的一种衬套中,所述本体由橡胶材料或者硅胶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衬套具有以下优点:1、本衬套在本体上开设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本体具有缓冲的作用,使衬套能够始终与轴接触,减少异响,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NVH性能,而且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均可以作为储油槽使用,提高润滑效果,减缓衬套的磨损。2、本衬套设置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使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使衬套能够紧密的与轴接触,提高转向器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衬套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衬套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本体;2、环形槽;3、第一开口槽;4、第二开口槽;5、第一连接槽;6、第二连接槽;7、第一斜面;8、第二斜面;9、O型圈;10、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衬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本实施例中,本体1由橡胶材料制成,在实际生产中,本体1可以由硅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本体1外侧壁的中间处设有两条环形槽2,在实际生产中,环形槽2的数量可以为一条或者三条,环形槽2中设有O型圈9。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六个第一开口槽3,本体1的另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六个第二开口槽4,第一开口槽3和第二开口槽4间隔设置,本体1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六个第一连接槽5,第一连接槽5与第二开口槽4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连接槽5与第二开口槽4相连通,本体1另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六个第二连接槽6,第二连接槽6与第一开口槽3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二连接槽6与第一开口槽3相连通,第一开口槽3、第二开口槽4、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的数量相同,本体1一端的外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三个定位块10,在实际生产中,第一开口槽3、第二开口槽4、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的数量可以均为四个或者八个,定位块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四个。沿本体1的周向,第一开口槽3、第二开口槽4、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的宽度相同。本实施例中,六个第一连接槽5中的三个第一连接槽5的槽壁上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一斜面7,第一斜面7与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六个第二连接槽6中的三个第二连接槽6的槽壁上具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斜面8,第二斜面8与本体1的外侧壁相连,在实际生产中,具有第一斜面7的第一连接槽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四个,具有第二斜面8的第二连接槽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四个。本实施例中,沿本体1的径向,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的深度为本体1壁厚的2/5,在实际生产中,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的深度可以为本体1壁厚的1/3或者1/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环形槽2、第一开口槽3、第二开口槽4、第一连接槽5、第二连接槽6、第一斜面7、第二斜面8、O型圈9、定位块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衬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衬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外侧壁的中间处设有若干条环形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槽(3),所述本体(1)的另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槽(4),所述第一开口槽(3)和第二开口槽(4)间隔设置,所述本体(1)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槽(5),所述第一连接槽(5)与第二开口槽(4)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槽(5)与第二开口槽(4)相连通,所述本体(1)另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槽(6),所述第二连接槽(6)与第一开口槽(3)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槽(6)与第一开口槽(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套,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外侧壁的中间处设有若干条环形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开口槽(3),所述本体(1)的另一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开口槽(4),所述第一开口槽(3)和第二开口槽(4)间隔设置,所述本体(1)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连接槽(5),所述第一连接槽(5)与第二开口槽(4)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槽(5)与第二开口槽(4)相连通,所述本体(1)另一端的内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连接槽(6),所述第二连接槽(6)与第一开口槽(3)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槽(6)与第一开口槽(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槽(3)、第二开口槽(4)、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开口槽(3)、第二开口槽(4)、第一连接槽(5)和第二连接槽(6)的数量均为4-8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衬套,其特征在于,沿本体(1)的周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孙建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永安转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