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01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底座和顶罩,所述底座为圆柱形,所述底座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直径大小与底座的内经相同,所述支撑板上端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供电机构,所述底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与底座直径大小相同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上安装有与充电口大小相同的挡盖,所述挡盖与充电口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挡盖内胶合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壳体外侧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百叶窗。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在充电桩内设计散热结构以及防水结构提高了充电桩的实用性。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for new energy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for a new energy vehicle, including a base and a top cover. The base is cylindrical. The base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plate. The diameter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the same as the inner channel of the base.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equipped with two electric telescopic rods and two electric telescopic poles. A detachable connection has an adjust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adjustmen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power supply mechanism.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shell with the same diameter as the base of the base. The right end of the housing is fixed with a charging port, and the charging port is equipped with a shield with the same size as the size of the charging port, and the cover and the charging port are installed. A return spring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blocks, and a sealing gasket is glued in the cover, and a blinds are arranged on the front and rear sides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ell. The intelligent charging pile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manufacture. The design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and the waterproof structure in the charging pile improv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charging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智能充电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然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汽车充电桩普遍存在散热性能和防水性能不足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底座和顶罩,所述底座为圆柱形,所述底座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直径大小与底座的内经相同,所述支撑板上端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直径大小小于支撑板的直径大小,所述调节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供电机构,所述底座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与底座直径大小相同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上安装有与充电口大小相同的挡盖,所述挡盖与充电口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挡盖内胶合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壳体外侧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百叶窗,所述壳体内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气扇和排气扇,所述壳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顶罩,所述顶罩呈空心半球状,所述顶罩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警报器。优选的,所述供电机构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密封垫的材质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顶罩内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电动伸缩杆、进气扇和排气扇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属于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技术;该技术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挡盖在充电口未使用时,通过回位弹簧的回位作用,自动关闭,达到保护充电口的目的,密封垫能起到良好密封作用,特别是在雨天时,能防止雨水进入充电口,通过进气扇,排气扇能对充电桩内部进行强制散热,保证供电机构的正常运作,通过电动伸缩杆的升起作用,能抬高供电机构的位置,防止天气潮湿或者积水过深时对供电机构的损坏。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在充电桩内设计散热结构以及防水结构提高了充电桩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供电机构、2调节板、3电动伸缩杆、4支撑板、5警报器、6电路板、7顶罩、8充电口、9壳体、10底座、11挡盖、12密封垫、13回位弹簧、14进气扇、15百叶窗、16排气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充电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底座10和顶罩7,所述底座10为圆柱形,所述底座10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上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支撑板4的直径大小与底座10的内经相同,所述支撑板4上端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3,通过湿度传感器对湿度进行监测,湿度过高时,通过电动伸缩杆3的升起作用,能抬高供电机构1的位置,防止天气潮湿或者积水过深时对供电机构1的损坏,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3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的直径大小小于支撑板4的直径大小,所述调节板2上方固定连接有供电机构1,所述供电机构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底座10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与底座10直径大小相同的壳体9,所述壳体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口8,所述充电口8上安装有与充电口8大小相同的挡盖11,所述挡盖11与充电口8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13,所述挡盖11内胶合连接有密封垫12,所述密封垫12的材质为橡胶材质,挡盖11在充电口8未使用时,通过回位弹簧13的回位作用,自动关闭,达到保护充电口8的目的,密封垫12能起到良好密封作用,特别是在雨天时,能防止雨水进入充电口8,提高使用寿命,所述壳体9外侧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百叶窗15,所述壳体9内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气扇14和排气扇16,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测,温度过高时,通过进气扇14,排气扇16能对充电桩内部进行强制散热,保证供电机构1的正常运作,所述壳体9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顶罩7,所述顶罩7呈空心半球状,所述顶罩7内安装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与电动伸缩杆3、进气扇14和排气扇16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顶罩7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警报器5。该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在充电桩内设计散热结构以及防水结构提高了充电桩的实用性。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挡盖11,即可使用充电口8,使用过程中,通过湿度传感器对湿度进行监测,湿度过高时,通过电动伸缩杆3的升起作用,能抬高供电机构1的位置,防止天气潮湿或者积水过深时对供电机构1的损坏,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监测,温度过高时,通过进气扇14,排气扇16能对充电桩内部进行强制散热,保证供电机构1的正常运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底座(10)和顶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为圆柱形,所述底座(10)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直径大小与底座(10)的内经相同,所述支撑板(4)上端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3),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3)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的直径大小小于支撑板(4)的直径大小,所述调节板(2)上方固定连接有供电机构(1),所述底座(10)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与底座(10)直径大小相同的壳体(9),所述壳体(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口(8),所述充电口(8)上安装有与充电口(8)大小相同的挡盖(11),所述挡盖(11)与充电口(8)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13),所述挡盖(11)内胶合连接有密封垫(12),所述壳体(9)外侧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百叶窗(15),所述壳体(9)内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进气扇(14)和排气扇(16),所述壳体(9)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顶罩(7),所述顶罩(7)呈空心半球状,所述顶罩(7)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警报器(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包括底座(10)和顶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为圆柱形,所述底座(10)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直径大小与底座(10)的内经相同,所述支撑板(4)上端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3),所述两个电动伸缩杆(3)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的直径大小小于支撑板(4)的直径大小,所述调节板(2)上方固定连接有供电机构(1),所述底座(10)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与底座(10)直径大小相同的壳体(9),所述壳体(9)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口(8),所述充电口(8)上安装有与充电口(8)大小相同的挡盖(11),所述挡盖(11)与充电口(8)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13),所述挡盖(11)内胶合连接有密封垫(12),所述壳体(9)外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启明周景宇徐树火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聚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