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军霞专利>正文

一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69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包括组成整个设备框架的桁架主要机构,所述主要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桁架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桁架顶端固定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上端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传动箱内腔,所述传动箱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机轴伸入所述传动箱内腔内与蜗杆动力连接,所述蜗杆的右端轴与所述传动箱内腔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箱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中心部位设置有可转动的蜗轮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机器人采用多机构共同工作,实现了扇贝搬运、装卸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及灵活性。

A kind of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bot, including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truss, which consists of a first sliding mechanism and a suspension mechanism. The truss is fixed on the ground. The top of the truss is fixed with a sliding first sliding mechanism.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lid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An inner cavity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is arranged in the drive box,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is fixed with a first motor. The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worm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and the right end shaft of the wo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box is fixed. The device is set with a cover plate, and the center part of th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able worm wheel.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The robot uses multiple mechanisms to work togeth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scallop handling and handling, and has good function and flex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提倡高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需要技术升级换代,在广泛的食品加工领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海产品加工,一般扇贝的加工均是传统手工加工,在扇贝装载架搬运运输中,采用的是人工及普通输送带搬运,效率低下,可实现现代化技术升级改造,此机器人用作扇贝加工中的搬运工序,将扇贝放置于扇贝装载架中实现了扇贝的装卸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机器人,包括组成整个设备框架的桁架和主要机构,所述主要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桁架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桁架顶端固定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上端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传动箱内腔,所述传动箱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机轴伸入所述传动箱内腔内与蜗杆动力连接,所述蜗杆的右端轴与所述传动箱内腔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箱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中心部位设置有可转动的蜗轮轴,所述蜗轮轴伸入所述传动箱内腔内,且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传动箱内腔下端内壁,所述蜗轮轴外表面与蜗轮动力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动力连接,所述蜗轮轴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座体,所述座体内设置有座体内腔,所述座体左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与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与第一螺纹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座体内腔左右内壁,所述座体上端面设置有可滑动的中空滑块,所述中空滑块内侧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块,所述第一内螺纹块与所述第一螺纹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中空滑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转体,所述转体内设置有转体内腔,所述转体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机轴伸入所述转体内腔内与第二锥齿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伸入所述转体内腔内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转体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所述电动推杆装置的推杆与悬挂机构固定配合连接,整个设备框架中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从而将上述结构构成整个机器人,实现了摆动搬运的目的,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范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安装体,所述安装体上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的机轴与主动链轮动力连接,所述安装体前端面下方部位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两根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从动链轮,所述链条与从动链轮通过和主动链轮动力连接,所述链条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组挂钩,所述挂钩可与扇贝装载架装卡配合,从而通过电动机带动链条转动,进而实现了用装卡形式运输装载扇贝的所述扇贝装载架的功能,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固装体,所述固装体后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与第五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与第二螺纹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轴穿过所述固装体左端与所述固装体右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轴与第二内螺纹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内螺纹块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固装体内侧上端面,从而使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具有滑动的功能,使机器人可前后移动,提高了功能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装体与所述桁架上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内螺纹块与所述传动箱下端面固定配合连接,从而将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固定安装于机器人内,具有较强的连接功能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空滑块下端面,所述转体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了搬运时将装载扇贝的扇贝装载架转向的功能,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照明灯和所述第二照明灯均与设置在所述桁架中的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照明灯固定设置在所述桁架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二照明灯设置在所述转体左侧且与所述转体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可带动上端结构前后移动,所述传动箱、第一电动机、传动箱内腔、蜗杆、蜗轮、蜗轮轴、转盘组成的结构可产生稳定的转动,可带动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结构产生转动,所述第二电动机、第一减速机、座体、座体内腔、第一螺纹轴、中空滑块、第一内螺纹块组成的结构可使所述中空滑块左右滑动,与所述中空滑块固定连接的结构则可左右滑动,所述转体、转体内腔、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电动机、电动推杆装置组成的结构可使所述转体转动,与所述转体固定连接的结构则可转动,所述电动推杆装置的推杆可推动所述悬挂机构上下运动,从而组成若干个连动机构,协同工作时即可实现高效的搬运,且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提高了机器人的实用性。当机器人运行时,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工作,使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固定连接的传动箱产生前后运动,使机器人前后运动到指定位置,所述第一电动机工作,带动所述蜗杆转动,则与所述蜗杆动力连接的蜗轮产生转动,则与所述蜗轮间接固定连接的转盘产生转动,使所述转盘上端结构转动到指定方向,所述第二电动机工作,则间接带动所述第一螺纹轴转动,所述第一螺纹轴与第一内螺纹块螺纹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内螺纹块与中空滑块固定配合连接,则所述中空滑块滑动,与所述中空滑块固定连接的转体产生滑动并运动到指定位置的上方,所述电动推杆装置工作,将所述悬挂机构调整到指定高度,所述悬挂机构工作,开始装卡放置于工作台面的扇贝装载架,所述第三电动机工作,间接带动所述转体发生转动,则所述悬挂机构产生转动,将两侧均挂满扇贝装载架,搬运时,上述机构进行相应的动作,即可到达下一个指定位置,从而实现机构的了连动性,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当所述悬挂机构进行装卡时,所述第四电动机工作,驱动所述主动链轮正转,与所述主动链轮动力连接的从动链轮、链条正转,所述挂钩向上运动,在接近扇贝装载架时,通过所述挂钩与扇贝装载架内设置的装卡槽实现装卡,在所述第四电动机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从而实现了机器人的灵活装卡功能,节省了运载空间。当所述悬挂机构进行卸货时,所述第四电动机工作,驱动所述主动链轮反转,与所述主动链轮动力连接的从动链轮、链条反转,所述挂钩向下运动,使所述扇贝装载架接触到工作台面上脱离装卡。当所述转体转动时,所述第三电动机工作,与所述第三电动机动力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中空滑块下端面固定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则带动所述转体转动,从而实现了搬运时装卸货时的方向便捷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工作时,驱动所述第五电动机,与所述第五电动机间接动力连接的第二螺纹轴转动,所述第二螺纹轴与第二内螺纹块螺纹配合连接,则带动所述第二内螺纹块在所述固装体前后侧端面左右滑动,从而实现了平滑的直线运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机器人采用多机构共同工作,实现了扇贝搬运、装卸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及灵活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包括组成整个设备框架的桁架主要机构,所述主要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桁架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桁架顶端固定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上端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传动箱内腔,所述传动箱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机轴伸入所述传动箱内腔内与蜗杆动力连接,所述蜗杆的右端轴与所述传动箱内腔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箱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中心部位设置有可转动的蜗轮轴,所述蜗轮轴伸入所述传动箱内腔内,且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传动箱内腔下端内壁,所述蜗轮轴外表面与蜗轮动力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动力连接,所述蜗轮轴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座体,所述座体内设置有座体内腔,所述座体左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与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与第一螺纹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座体内腔左右内壁,所述座体上端面设置有可滑动的中空滑块,所述中空滑块内侧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块,所述第一内螺纹块与所述第一螺纹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中空滑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转体,所述转体内设置有转体内腔,所述转体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机轴伸入所述转体内腔内与第二锥齿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伸入所述转体内腔内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转体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所述电动推杆装置的推杆与悬挂机构固定配合连接,整个设备框架中还包括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包括组成整个设备框架的桁架主要机构,所述主要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机构和悬挂机构,所述桁架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桁架顶端固定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上端设置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传动箱内腔,所述传动箱左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机轴伸入所述传动箱内腔内与蜗杆动力连接,所述蜗杆的右端轴与所述传动箱内腔右端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传动箱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中心部位设置有可转动的蜗轮轴,所述蜗轮轴伸入所述传动箱内腔内,且可转动的穿过所述传动箱内腔下端内壁,所述蜗轮轴外表面与蜗轮动力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动力连接,所述蜗轮轴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座体,所述座体内设置有座体内腔,所述座体左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与第二电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与第一螺纹轴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螺纹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座体内腔左右内壁,所述座体上端面设置有可滑动的中空滑块,所述中空滑块内侧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块,所述第一内螺纹块与所述第一螺纹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中空滑块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转体,所述转体内设置有转体内腔,所述转体右侧固定设置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的机轴伸入所述转体内腔内与第二锥齿轮动力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伸入所述转体内腔内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转体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电动推杆装置,所述电动推杆装置的推杆与悬挂机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军霞
申请(专利权)人:贾军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