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49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49
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属于金属压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两组导轨、移动底座、水平移动油缸、内轧辊电机、两台平衡油缸、两台锁紧油缸、固定支架、内轧辊、内支撑辊、轧辊机架、两根圆柱辊、外轧辊和外支撑辊,所述水平移动油缸伸出时,带动移动底座移动,所述内支撑辊、内轧辊、外轧辊、外支撑辊从上至下依次布置,并且内支撑辊、内轧辊、外轧辊、外支撑辊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内支撑辊支撑内轧辊,外支撑辊支撑外轧辊,在内轧辊与外轧辊之间设有可调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直径5米~15米,轴向长度不小于5米的筒件加工制造。

A horizontal four roller mill

A horizontal four roller rolling mill,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tal calender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fixed base, two groups of guide rail, moving base, horizontal moving oil cylinder, inner roller motor, two balance oil cylinders, two locking oil cylinders, fixed support, inner roll, inner support roll, roller frame, two cylindrical rolls, outer rolls, and outer branches. When the horizontal moving oil cylinder is extended, the moving base is moved, the inner support roll, the inner roll, the outer roll and the outer support roll ar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center line of the inner support roll, the inner roll, the outer roll and the outer support roll is located on the same vertical face. The inner support roll supports the roll and the outer support roll.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inner roller and the outer roller is adjustabl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a cylinder with a diameter of 5 meters ~15 meters and an axial length of not less than 5 me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
本技术属于金属压延加工
,涉及到一种金属无缝筒件(直径5米~15米,轴向长度不小于5米)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尺寸规格的无缝筒件越来越广范运用到工业领域,而直径5米~15米,轴向长度不小于5米的筒件的生产,原有加工设备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传统筒件加工方法:1)用实心钢锭锻造成空心锻件,后机械加工成型,成本高昂。2)辗轧机:利用辗轧机对空心件进行辗轧加工,产品的直径也可达11米,但轴向长度在2.5米以内。传统筒件加工设备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直径5米~15米,轴向长度5米以上的要求。追求筒件产品的高性价比,大的直径,大的轴向长度以减少环焊缝的要求,产品的壁厚精度达到精轧钢板精度,无需机械加工,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解决了直径5米~15米,轴向长度不小于5米的筒件加工制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包括固定底座导轨组件、水平移动内轧辊组件、轧辊机架、工件支撑托辊组件和外轧辊组件;所述固定底座导轨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底座和两组导轨,固定底座固定在设备基础上,两组导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纵向方向的两侧,在每组导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定位槽;所述水平移动内轧辊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水平移动油缸、内轧辊电机、固定支架、内轧辊和内支撑辊;所述移动底座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并位于两组导轨之间,所述水平移动油缸横向布置,水平移动油缸的伸缩端与移动底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内轧辊电机和固定支架均固定连接在移动底座上,所述内轧辊和内支撑辊均横向水平布置,内轧辊的一端与内轧辊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内支撑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所述移动底座上连接两台平衡油缸和两台锁紧油缸,两台平衡油缸和两台锁紧油缸均竖向布置,两台平衡油缸位于远离内轧辊的一端,两台平衡油缸的伸缩端均连接第一滚动轮,在每个第一滚动轮的圆周面上一体设置第一定位凸起,每个第一滚动轮的第一定位凸起分别配合设置在相应的导轨的定位槽内;两台锁紧油缸位于靠近内轧辊的一端,两台锁紧油缸的伸缩端均连接第二滚动轮,在每个第二动轮的圆周面上一体设置第二定位凸起,每个第二滚动轮的第二定位凸起分别配合设置在相应的导轨的定位槽内;所述轧辊机架设置在固定底座导轨组件的一侧;所述工件支撑托辊组件包括两根横向布置的圆柱辊,两根圆柱辊的两端均支撑在所述轧辊机架上,所述水平移动油缸伸出时,带动移动底座和内轧辊移动,内轧辊位于两根圆柱辊之间;所述外轧辊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外轧辊和外支撑辊,外轧辊的两端和外支撑辊的两端均支撑在轧辊机架上,外轧辊的一端通过第一减速箱连接外轧辊电机;所述水平移动油缸伸出时,带动移动底座移动,所述内支撑辊、内轧辊、外轧辊、外支撑辊从上至下依次布置,并且内支撑辊、内轧辊、外轧辊、外支撑辊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内支撑辊支撑内轧辊,外支撑辊支撑外轧辊,在内轧辊与外轧辊之间设有可调距离。轧制时,利用吊运设备将被加工工件放到外轧辊上,并由两根圆柱辊支撑。水平移动油缸工作,推动移动底座、内轧辊、内支撑辊向轧辊机架移动,内轧辊、内支撑辊位于被加工工件内部,同时启动内轧辊电机和外轧辊电机,使内轧辊和外轧辊旋转,内轧辊顺时针旋转,外轧辊逆时针旋转。在内轧辊和外轧辊轴向之间对工件内壁和外壁形成挤压,局部壁厚变薄,同时在内轧辊和外轧辊对工件的切线方向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工件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完成工件全圆周方向的轧制。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内支撑辊、内轧辊、外轧辊、外支撑辊构成四辊轧机,内轧辊直径远小于内支撑辊直径,外轧辊直径远小于外支撑辊直径。同时同位置的内轧辊实现对筒件内壁的轧制,外轧辊实现对筒件外壁的轧制,在轧制全过程中不需要更换轧辊。内外轧辊的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2、可水平移动的内轧辊,通过水平移动,将内轧辊置入筒件内部,实现对筒件内壁的轧制。3、内外轧辊分别在独立的传动装置的驱动下实现旋转。内外轧辊旋转,内外支撑辊固定不旋转,根据轧制工艺要求和内外轧辊的直径比,通过系统自动化控制单元分配不同的内外轧辊的旋转速度。4、利用小直径内外轧辊轧制,大直径内外支撑辊支撑,分担在轧制时作用在轧辊上的轧制力。5、工件支撑托辊,两支工件支撑托辊之间的距离自动跟随在轧制过程中筒件直径的变化,保证筒件的圆心在轧制中心线垂直上方。6、可轧制筒件的轴向长度不小于5米,筒件的直径5米~15米。7、利用液压平衡代替传统的重物平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整个筒件轧机水平布置,简化了设备结构。2、利用小直径的内外轧辊轧制,减小了轧辊和工件的接触面积,减小了轧制力矩,减小了传动系统的结构,提高了轧件的质量。3、内外轧辊附有支撑辊,支撑辊的直径远大于轧辊的直径,在轧制时支撑辊承受轧制力,可以实现增加内外轧辊的长度,从而实现大压缩比轧制和轴向长度不小于5米的筒件轧制。4、需要轧制筒件轴向长度,依赖于轧辊机架的长度和内外轧辊的有效轧制长度,由于3)的特点的存在实现了轴向长度不小于5米的筒件的轧制。5、需要轧制的筒件的直径最大可以达到15米。6、轧制速度快,不需要中间补温,节约能源,生产效率高。7、产品的尺寸精度高,壁厚精度达到精轧钢板精度,无需机械加工。8、整个轧机的动作由计算机控制中心完成,可以手动操作和全部智能化。优选地,在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设置凹槽,凹槽与固定底座上表面形成油腔,油腔连接油泵。在水平移动内轧辊组件开始移动前,通过液压控制阀向油腔内注入高压液压油,由于高压油的注入形成向上的压力,支撑整个水平移动内轧辊部分向上浮起0.01mm,减少了移动底座和固定底座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移动时的推动力,利用液压平衡取代重物平衡,简化了设备结构。为了便于检测和重力平衡计算,在所述移动底座上固定连接两个油缸支架,两台平衡油缸分别连接在相应的油缸支架上,在每台平衡油缸与油缸支架之间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为了定位更稳定,所述定位槽呈倒V形,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呈锥形,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呈锥形。优选地,所述工件支撑托辊组件还包括纵向布置的两根滚珠丝杠,每根滚珠丝杠上有两段不同旋转方向的螺纹,每根滚珠丝杠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座与轧辊机架连接,在每根滚珠丝杠的两段不同旋转方向的螺纹上均连接丝杠螺母;两根圆柱辊均设置在两根滚珠丝杠之间,每根圆柱辊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轴承座与相应的丝杠螺母连接;每根滚珠丝杠的一端均通过第二减速箱连接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工作,带动滚珠丝杠转动,使丝杠螺母在滚珠丝杠上向不同方向移动,两根圆柱辊相向或背向移动,从而改变两根圆柱辊之间的位置。两根滚珠丝杠设计参数相同,四个丝杠螺母设计参数相同,旋转方向不同,付给相同的交流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数,丝杠螺母在滚珠丝杠上移动的距离相同,实现两根圆柱辊相对于中心位置平行移动相同的距离,从而实现同步移动。优选地,在所述轧辊机架上连接两台竖向布置的升降油缸,每台升降油缸的伸缩端均连接轴承箱,所述外轧辊的两端和外支撑辊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相应的轴承箱内。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轴承箱上下移动,实现外轧辊的上下移动,两台升降油缸的活塞同步升降,调节内外轧辊辊缝。为了增强轧辊机架的稳定性,所述轧辊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导轨组件、水平移动内轧辊组件、轧辊机架、工件支撑托辊组件和外轧辊组件;所述固定底座导轨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底座和两组导轨,固定底座固定在设备基础上,两组导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纵向方向的两侧,在每组导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定位槽;所述水平移动内轧辊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水平移动油缸、内轧辊电机、固定支架、内轧辊和内支撑辊;所述移动底座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并位于两组导轨之间,所述水平移动油缸横向布置,水平移动油缸的伸缩端与移动底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内轧辊电机和固定支架均固定连接在移动底座上,所述内轧辊和内支撑辊均横向水平布置,内轧辊的一端与内轧辊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内支撑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所述移动底座上连接两台平衡油缸和两台锁紧油缸,两台平衡油缸和两台锁紧油缸均竖向布置,两台平衡油缸位于远离内轧辊的一端,两台平衡油缸的伸缩端均连接第一滚动轮,在每个第一滚动轮的圆周面上一体设置第一定位凸起,每个第一滚动轮的第一定位凸起分别配合设置在相应的导轨的定位槽内;两台锁紧油缸位于靠近内轧辊的一端,两台锁紧油缸的伸缩端均连接第二滚动轮,在每个第二动轮的圆周面上一体设置第二定位凸起,每个第二滚动轮的第二定位凸起分别配合设置在相应的导轨的定位槽内;所述轧辊机架设置在固定底座导轨组件的一侧;所述工件支撑托辊组件包括两根横向布置的圆柱辊,两根圆柱辊的两端均支撑在所述轧辊机架上,所述水平移动油缸伸出时,带动移动底座和内轧辊移动,内轧辊位于两根圆柱辊之间;所述外轧辊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外轧辊和外支撑辊,外轧辊的两端和外支撑辊的两端均支撑在轧辊机架上,外轧辊的一端通过第一减速箱连接外轧辊电机;所述水平移动油缸伸出时,带动移动底座移动,所述内支撑辊、内轧辊、外轧辊、外支撑辊从上至下依次布置,并且内支撑辊、内轧辊、外轧辊、外支撑辊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面上,内支撑辊支撑内轧辊,外支撑辊支撑外轧辊,在内轧辊与外轧辊之间设有可调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四辊筒件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导轨组件、水平移动内轧辊组件、轧辊机架、工件支撑托辊组件和外轧辊组件;所述固定底座导轨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固定底座和两组导轨,固定底座固定在设备基础上,两组导轨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纵向方向的两侧,在每组导轨的内表面分别设置定位槽;所述水平移动内轧辊组件包括移动底座、水平移动油缸、内轧辊电机、固定支架、内轧辊和内支撑辊;所述移动底座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并位于两组导轨之间,所述水平移动油缸横向布置,水平移动油缸的伸缩端与移动底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内轧辊电机和固定支架均固定连接在移动底座上,所述内轧辊和内支撑辊均横向水平布置,内轧辊的一端与内轧辊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内支撑辊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架上;在所述移动底座上连接两台平衡油缸和两台锁紧油缸,两台平衡油缸和两台锁紧油缸均竖向布置,两台平衡油缸位于远离内轧辊的一端,两台平衡油缸的伸缩端均连接第一滚动轮,在每个第一滚动轮的圆周面上一体设置第一定位凸起,每个第一滚动轮的第一定位凸起分别配合设置在相应的导轨的定位槽内;两台锁紧油缸位于靠近内轧辊的一端,两台锁紧油缸的伸缩端均连接第二滚动轮,在每个第二动轮的圆周面上一体设置第二定位凸起,每个第二滚动轮的第二定位凸起分别配合设置在相应的导轨的定位槽内;所述轧辊机架设置在固定底座导轨组件的一侧;所述工件支撑托辊组件包括两根横向布置的圆柱辊,两根圆柱辊的两端均支撑在所述轧辊机架上,所述水平移动油缸伸出时,带动移动底座和内轧辊移动,内轧辊位于两根圆柱辊之间;所述外轧辊组件包括横向布置的外轧辊和外支撑辊,外轧辊的两端和外支撑辊的两端均支撑在轧辊机架上,外轧辊的一端通过第一减速箱连接外轧辊电机;所述水平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德张铮王如军吕正南李进徐国荣陈立柱徐银庚陈伟庞德禹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诚德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