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崇林专利>正文

导尿管的引流袋及导尿管的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203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尿管的引流袋,包括有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的导流接头,所述导流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一单向阀,所述袋体上还设有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通的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导尿管的转接头。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袋体上的导流接头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尿液可以持续、有效的引流,导尿完成后,直接将袋体上的排水接头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接,使得气囊中的水能够排出进入袋体,方便拔出导尿管,操作简单,不需要采用其他工具,节省人力,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设置,只允许尿液和水向袋体的方向流动,避免尿液和水逆流。

A drainage bag for a catheter and a connecting head of a cathe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inage bag for a catheter, including a bag body. The ba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iversion joint connected with a drainage mouth of a catheter. The flow guide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unidirectional valve against countercurrent, and the bag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joint connected with a water injection mouth of a catheter. The drainage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joint. The drainage joint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joint. Second one-way valves against counterflow.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connecting head of the catheter. Through the above scheme, it is known that the diversion joint on the bag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mouth of the catheter, and the urine can be continuously and effectively drained. After the urethral catheterization is completed, the drainage joint on the bag body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jection mouth of the catheter so that the water in the air bag can be discharged into the bag body and convenient to pull out the catheter.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catheter is easy to operate. Other tools are needed to save manpower, first - way valves and second - way valves, which only allow urine and water to flow into the bag and avoid backflow of urine and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尿管的引流袋及导尿管的转接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是一种导尿管的引流袋及导尿管的转接头。
技术介绍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伤口、腹腔、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病人手术后,小便不方便时,需要进行导尿处理,主要是将膀胱内的尿液导引至体外,防止病人憋尿,膀胱肿胀,其需要用到导尿管,在引流的过程中,先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气囊固定导尿管留在膀胱内,导尿管上设有注水口,其与气囊连通,用注射器从注水口注入水使气囊膨胀后,其注水口有密封结构,能够防止水漏出,导尿管不易脱出膀胱,再用引流袋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接,尿液可以持续、有效的引流,而且要防止尿液逆流,因此防逆流的引流袋被广泛应用。然而完成导尿后,通常需要再用注射器等装置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接,使得气囊中的水能够排出,拔出导尿管,这样操作比较繁琐,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实现,耗费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尿管的引流袋及导尿管的转接头,完成导尿后,其可直接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接,便于气囊中的水排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尿管的引流袋,包括有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的导流接头,所述导流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一单向阀,所述袋体上还设有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通的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二单向阀。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袋体上的导流接头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尿液可以持续、有效的引流,导尿完成后,直接将袋体上的排水接头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接,使得气囊中的水能够排出进入袋体,方便拔出导尿管,操作简单,不需要采用其他工具,节省人力,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设置,只允许尿液和水向袋体的方向流动,避免尿液和水逆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袋体上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内设置有腔体,所述导流接头与腔体连通,所述排水接头与腔体连通,所述转接头上设有与袋体连通的出液口。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袋体连接有转接头,导流接头和排水接头分别设置在转接头上,转接头的出液口与袋体通过导管连接,导尿管导出的尿液和气囊中排出的水都可以经导管流入袋体,不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导管连接到袋体,节省了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转接头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导流接头上设有与第一开口卡接配合的第一阶梯,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与第二开口卡接配合的第二阶梯。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转接头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流接头通过第一阶梯卡接在第一开口处,排水接头通过第二阶梯卡接在第二开口处,导流接头和排水接头都处于紧配状态,避免转接头内液体漏出,安装方式简单,牢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单向阀均为鸭嘴阀,所述导流接头向腔体内延伸有第一凸柱,所述排水接头向腔体内延伸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单向阀套设于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单向阀套设于第二凸柱。通过上述方案可知,第一凸柱与导流接头相互导通,液体可经第一凸柱进入腔体;第二凸柱与排水接头相互导通,水可经第二凸柱进入腔体,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都设在腔体内,第一单向阀与第一凸柱固定连接,实现导流接头与腔体的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阀与第二凸柱固定连接,实现排水接头与腔体的单向导通,避免转接头中的液体逆流,鸭嘴单向阀为橡胶制成,其可发生弹性变形,其固定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连接方式简单,安装稳定,出液端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斜面,斜面交叉处设有供液体通过的通道,当液体从单向阀进入腔体时,单向阀的出液端变形,通道被打开,液体可流入腔体;反之,当液体从腔体逆流回导尿管时,液体冲刷斜面,斜面在作用力下关闭了通道,避免了液体逆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采用了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尿管的转接头,包括有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上设有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的导流接头以及与引流袋连通的出液口,所述转接头本体上还设有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通的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防止排水接头和导流接头相互导通的止通结构。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转接头本体上的导流接头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出液口与引流袋连通,尿液可以持续、有效的引流至引流袋,导尿完成后,直接将转接头本体上的排水接头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接,使得气囊中的水能够排出进入袋体,方便拔出导尿管,操作简单,不需要采用其他工具,节省人力,止通结构的设置,只允许尿液和水向袋体的方向流动,避免尿液和水逆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转接头本体内设有腔体,所述导流接头与腔体连通,所述排水接头与腔体连通。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导流接头和排水接头分别设置在转接头本体上,导流接头与腔体连通,排水接头与腔体连通,导尿管导出的尿液和气囊中排出的水都可以经导管流入袋体,不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导管连接到袋体,节省了材料。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止通结构包括设置在导流接头上的第一单向阀和设置在排水接头上的第二单向阀。通过上述方案可知,第一单向阀的设置,实现导流接头与腔体的单向导通,防止腔体的液体逆流;第二单向阀的设置,实现排水接头与腔体的单向导通,防止腔体的液体逆流。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单向阀均为鸭嘴阀,所述导流接头向腔体内延伸有第一凸柱,所述排水接头向腔体内延伸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单向阀套设于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单向阀套设于第二凸柱。通过上述方案可知,第一凸柱与导流接头相互导通,液体可经第一凸柱进入腔体;第二凸柱与排水接头相互导通,水可经第二凸柱进入腔体,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都设在腔体内,第一单向阀与第一凸柱固定连接,实现导流接头与腔体的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阀与第二凸柱固定连接,实现排水接头与腔体的单向导通,避免转接头中的液体逆流,鸭嘴单向阀为橡胶制成,其可发生弹性变形,其固定端分别套设于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连接方式简单,安装稳定,出液端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斜面,斜面交叉处设有供液体通过的通道,当液体从单向阀进入腔体时,单向阀的出液端变形,通道被打开,液体可流入腔体;反之,当液体从腔体逆流回导尿管时,液体冲刷斜面,斜面在作用力下关闭了通道,避免了液体逆流。本技术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转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导流接头上设有与第一开口卡接配合的第一阶梯,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与第二开口卡接配合的第二阶梯。通过上述方案可知,转接头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导流接头通过第一阶梯卡接在第一开口处,排水接头通过第二阶梯卡接在第二开口处,导流接头和排水接头都处于紧配状态,避免转接头内液体漏出,安装方式简单,牢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转接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鸭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单向阀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一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单向阀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导尿管的引流袋及导尿管的转接头,包括有袋体1,袋体1上设有与导尿管2的引流口21连通的导流接头3,导流接头3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一单向阀4,袋体1上还设有与导尿管2的注水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导尿管的引流袋及导尿管的转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尿管的引流袋,包括有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的导流接头,所述导流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一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还设有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通的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二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尿管的引流袋,包括有袋体,所述袋体上设有与导尿管的引流口连通的导流接头,所述导流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一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还设有与导尿管的注水口连通的排水接头,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防逆流的第二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上设有转接头,所述转接头内设置有腔体,所述导流接头与腔体连通,所述排水接头与腔体连通,所述转接头上设有与袋体连通的出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尿管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导流接头上设有与第一开口卡接配合的第一阶梯,所述排水接头上设有与第二开口卡接配合的第二阶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尿管的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单向阀均为鸭嘴阀,所述导流接头向腔体内延伸有第一凸柱,所述排水接头向腔体内延伸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单向阀套设于第一凸柱,所述第一单向阀套设于第二凸柱。5.一种导尿管的转接头,包括有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崇林
申请(专利权)人:陶崇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