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崇林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113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包括筒体及与筒体配合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推拉杆及设置于推拉杆一端的活塞,所述活塞及推拉杆的一端设置于筒体内,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外,所述筒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吸液头,所述筒体背向吸液头的一端的外圆周壁上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一翼部,所述筒体外还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朝向吸液头一端的外圆周壁上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二翼部,所述活动套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翼部匹配的滑动长槽,所述活动套沿与所述筒体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套与推拉杆相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操作人员单手操作注射针筒,且在单手操作注射针筒时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
技术介绍
目前在注射、化药等医疗行为都必须大量使用到注射针筒,现有的注射针筒大都由筒体、设置于筒体上的吸液头、设置于筒体内的活塞组件组件,活塞组件一般由推拉头、推拉杆与活塞组成。使用注射针筒进行抽液时,操作者需要一只手对筒体进行固定,另一只手的手指拉动活塞组件的推拉头,通过推拉杆带动活塞相对运动进行抽吸。在此抽吸操作过程中,需双手操作,限制了双手的操作空间,造成不便,另外,由于人体力学关系和针筒内较大负压的原理,使得抽吸动作很费力。再者,传统注射器在护士化药等行为中,注射器内推拉杆容易被操作者手触碰并污染,造成严重的医疗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单手操作、且在单手操作时稳定性高的注射针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包括筒体及与筒体配合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推拉杆及设置于推拉杆一端的活塞,所述活塞及推拉杆的一端设置于筒体内,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外,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包括筒体及与筒体配合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推拉杆及设置于推拉杆一端的活塞,所述活塞及推拉杆的一端设置于筒体内,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外,所述筒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吸液头,所述筒体背向吸液头的一端的外圆周壁上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一翼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还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朝向吸液头一端的外圆周壁上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二翼部,所述活动套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翼部匹配的滑动长槽,所述活动套沿与所述筒体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套与推拉杆相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包括筒体及与筒体配合的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推拉杆及设置于推拉杆一端的活塞,所述活塞及推拉杆的一端设置于筒体内,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外,所述筒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吸液头,所述筒体背向吸液头的一端的外圆周壁上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一翼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外还套设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朝向吸液头一端的外圆周壁上对称位置设置有第二翼部,所述活动套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翼部匹配的滑动长槽,所述活动套沿与所述筒体滑动配合,所述活动套与推拉杆相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背向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推拉头,所述活动套朝向推拉头的一侧与推拉头朝向活动套的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头朝向活动套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活动套朝向推拉头的一侧相匹配的弧形卡槽,所述活动套的底面与所述弧形卡槽的底面相互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单手操作的注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背向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推拉头,所述推拉杆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崇林
申请(专利权)人:陶崇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