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森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05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包括坐垫圈、进气装置和放气阀。坐垫圈为内部带有均匀的带孔隔膜的多层圆环形充气垫圈,用于提供坐落支撑,并使坐垫圈漏气时能够缓慢地变瘪,以防止突然漏气造成的对人体的伤害;进气装置为用于为坐垫圈充气的手动装置,能够实现对多层坐垫圈的充气,并在坐垫圈受压时自动关闭充气入口,防止各层坐垫圈间串气;放气阀为设置在坐垫圈的各气囊上的放气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适用于日常生活外出使用。

A portable environment friendly inflatable cush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aily necessities, in particular to a portable environment-friendly inflatable cushion, which comprises a cushion ring, an air inlet device and an air release valve. A multi-layer circular inflatable gasket with a uniform diaphragm with a uniform diaphragm, used to provide support and slowly deflate the seat rings to prevent sudden leakage from the body. The intake device is used to inflate the seat ring and can be used to fill the multi-layer cushion ring. Gas, and automatically shut down the inflatable entrance when the cushion ring is pressed to prevent the air between the cushion rings of each layer; the vent valve is a vent valve set on the airbags of the cushion ring. The invention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is suitable for going out in daily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
技术介绍
在旅行或钓鱼时需要坐垫来休息,传统木制椅子浪费木材,不够环保,金属椅子质量较大,布料坐垫高度较低,而充气坐垫不用电而环保,质量轻且充气后具有一定高度,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常规的单腔充气坐垫在漏气时将完全变瘪,无法再使用,而多腔充气坐垫在其中一个腔漏气时很容易使相邻的腔受到影响而影响使用体验,且充气坐垫在漏气时存在的一个安全隐患,就是漏气速度过快导致人反应不及时而摔倒,故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为解决单腔充气坐垫形状不稳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人将坐垫设计成多个并排的气囊,并将充气装置使用单独管道与每个气囊均连接,但这样无疑会导致管道较多,尤其是为了更稳定将气囊设计的小而多的情况下,众多管道导致携带不便,失去了充气便携的设计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该坐垫具有多个充气腔,且各腔之间在充气时连通,而在使用时相互隔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包括坐垫圈、进气装置和放气阀;所述的坐垫圈由多个充气气囊单体上下方向堆叠而成,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均呈圆环形,且该坐垫圈的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内均设置有多个橡胶膜,且每个橡胶膜上均设置有穿孔,以防止漏气时漏气过快而使人意外受伤。所述的进气装置设置在坐垫圈一侧,进气装置与坐垫圈的气囊内腔连通,用于为坐垫圈充气,该进气装置包括充气手柄、手柄进气阀、手柄出气阀、进气室、贴合块、贴合片、进气孔、进气头和进气管;所述的进气室内部设置有空腔,进气室侧面设置有通孔,进气室设置在坐垫圈相邻的两层充气气囊单体之间,用于连接坐垫圈的进气口;所述的贴合块呈圆管形,贴合块设置在进气室的空腔中,贴合块顶部和底部的圆环面向中心凹陷,且贴合块中部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与进气室侧面的通孔对齐,用于与贴合片配合来实现进气或隔绝各腔;所述的贴合片呈球冠形,贴合片数量为二,两个贴合片分别设置在贴合块的上下两个圆环面处,且两个贴合片之间通过直杆连接,且该直杆的中部固定在贴合块的内壁上,用于在进气时提供进气通道,且在放气时贴合在贴合块上来隔绝各气囊;所述的进气孔设置在进气室上,每个进气室上的进气孔数量为二,两个进气孔分别与坐垫圈相邻的两层充气气囊单体连通,用于连接各气囊;所述的进气头为固定进气室圆孔外侧的半球形构件,进气头内部设有“T”形三通孔,该“T”形三通孔的其中一个孔与进气室侧面的通孔对齐,用于提供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管设置在各个相邻的两个进气头之间,且分别与相邻两个进气头上的“T”形三通孔连通,用于提供进气通道;所述的充气手柄内部为空腔,其两端设置有圆孔,用于手动充气;所述的手柄进气阀为连接于充气手柄左端的单向进气阀;所述的手柄出气阀为连接于充气手柄右端的单向出气阀,手柄出气阀通过软管与其中一个进气管连通,用于将充气手柄的气传输到进气管中。所述的放气阀为设置在坐垫圈的各个气囊上的放气阀门,用于放气。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通过坐垫圈中橡胶膜的作用,使得气囊在漏气时能够缓慢释放其中的气体,而不是整个气囊单体瞬间泄气,避免了漏气过快而造成的如跌倒之类的伤害。(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通过进气装置的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实现多气囊同时充气,且当使用时各气囊之间不会串气,当坐在上面时,一个气囊不会因为压强过大而把气体转移到其他气囊中,使坐垫整体的形状更稳定,使用可靠。(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中坐垫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中进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坐垫圈,2.进气装置,3.放气阀,21.充气手柄,22.手柄进气阀,23.手柄出气阀,24.进气室,25.贴合块,26.贴合片,27.进气孔,28.进气头,29.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包括坐垫圈1、进气装置2和放气阀3;所述的坐垫圈1由多个充气气囊单体上下方向堆叠而成,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均呈圆环形,且该坐垫圈1的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内均设置有多个橡胶膜,且每个橡胶膜上均设置有穿孔。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进气装置2设置在坐垫圈1一侧,进气装置2与坐垫圈1的气囊内腔连通,该进气装置2包括充气手柄21、手柄进气阀22、手柄出气阀23、进气室24、贴合块25、贴合片26、进气孔27、进气头28和进气管29;所述的进气室24内部设置有空腔,进气室24侧面设置有通孔,进气室24设置在坐垫圈1相邻的两层充气气囊单体之间;所述的贴合块25呈圆管形,贴合块25设置在进气室24的空腔中,贴合块25顶部和底部的圆环面向中心凹陷,且贴合块25中部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与进气室24侧面的通孔对齐;所述的贴合片26呈球冠形,贴合片26数量为二,两个贴合片26分别设置在贴合块25的上下两个圆环面处,且两个贴合片26之间通过直杆连接,且该直杆的中部固定在贴合块25的内壁上;所述的进气孔27设置在进气室24上,每个进气室24上的进气孔27数量为二,两个进气孔27分别与坐垫圈1相邻的两层充气气囊单体连通;所述的进气头28为固定进气室24圆孔外侧的半球形构件,进气头28内部设有“T”形三通孔,该“T”形三通孔的其中一个孔与进气室24侧面的通孔对齐;所述的进气管29设置在各个相邻的两个进气头28之间,且分别与相邻两个进气头28上的“T”形三通孔连通;所述的充气手柄21内部为空腔,其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的手柄进气阀22为连接于充气手柄21左端的单向进气阀;所述的手柄出气阀23为连接于充气手柄21右端的单向出气阀,手柄出气阀23通过软管与其中一个进气管29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的放气阀3为设置在坐垫圈1的各个气囊上的放气阀门。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在具体使用时,通过反复捏握进气手柄21来实现将气体送入进气管29中去,气体进入各进气室24中去后,通过贴合块25和贴合片26之间的间隙而进入进气孔27并最终充入坐垫圈1的气囊中,当使用时,坐垫圈1受压,气体挤压贴合片26贴向贴合块25,进而封闭进气通道,实现了隔绝各气囊的目的,当放气时,打开放气阀3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包括坐垫圈(1)、进气装置(2)和放气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圈(1)由多个充气气囊单体上下方向堆叠而成,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均呈圆环形,且该坐垫圈(1)的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内均设置有多个橡胶膜,且每个橡胶膜上均设置有穿孔;所述的进气装置(2)设置在坐垫圈(1)一侧,进气装置(2)与坐垫圈(1)的气囊内腔连通,该进气装置(2)包括充气手柄(21)、手柄进气阀(22)、手柄出气阀(23)、进气室(24)、贴合块(25)、贴合片(26)、进气孔(27)、进气头(28)和进气管(29);所述的进气室(24)内部设置有空腔,进气室(24)侧面设置有通孔,进气室(24)设置在坐垫圈(1)相邻的两层充气气囊单体之间;所述的贴合块(25)呈圆管形,贴合块(25)设置在进气室(24)的空腔中,贴合块(25)顶部和底部的圆环面向中心凹陷,且贴合块(25)中部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与进气室(24)侧面的通孔对齐;所述的贴合片(26)呈球冠形,贴合片(26)数量为二,两个贴合片(26)分别设置在贴合块(25)的上下两个圆环面处,且两个贴合片(26)之间通过直杆连接,且该直杆的中部固定在贴合块(25)的内壁上;所述的进气孔(27)设置在进气室(24)上,每个进气室(24)上的进气孔(27)数量为二,两个进气孔(27)分别与坐垫圈(1)相邻的两层充气气囊单体连通;所述的进气头(28)为固定进气室(24)圆孔外侧的半球形构件,进气头(28)内部设有“T”形三通孔,该“T”形三通孔的其中一个孔与进气室(24)侧面的通孔对齐;所述的进气管(29)设置在各个相邻的两个进气头(28)之间,且分别与相邻两个进气头(28)上的“T”形三通孔连通;所述的充气手柄(21)内部为空腔,其两端设置有圆孔;所述的手柄进气阀(22)为连接于充气手柄(21)左端的单向进气阀;所述的手柄出气阀(23)为连接于充气手柄(21)右端的单向出气阀,手柄出气阀(23)通过软管与其中一个进气管(29)连通;所述的放气阀(3)为设置在坐垫圈(1)的各个充气气囊单体上的放气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环保充气坐垫,包括坐垫圈(1)、进气装置(2)和放气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圈(1)由多个充气气囊单体上下方向堆叠而成,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均呈圆环形,且该坐垫圈(1)的每个充气气囊单体内均设置有多个橡胶膜,且每个橡胶膜上均设置有穿孔;所述的进气装置(2)设置在坐垫圈(1)一侧,进气装置(2)与坐垫圈(1)的气囊内腔连通,该进气装置(2)包括充气手柄(21)、手柄进气阀(22)、手柄出气阀(23)、进气室(24)、贴合块(25)、贴合片(26)、进气孔(27)、进气头(28)和进气管(29);所述的进气室(24)内部设置有空腔,进气室(24)侧面设置有通孔,进气室(24)设置在坐垫圈(1)相邻的两层充气气囊单体之间;所述的贴合块(25)呈圆管形,贴合块(25)设置在进气室(24)的空腔中,贴合块(25)顶部和底部的圆环面向中心凹陷,且贴合块(25)中部设置有圆孔,该圆孔与进气室(24)侧面的通孔对齐;所述的贴合片(26)呈球冠形,贴合片(26)数量为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森
申请(专利权)人:姚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