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度可调的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578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硬度可调的床。现有床的靠背硬度不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床垫,所述床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端部的靠背,所述靠背内设有软硬可调的硬度调节层,所述硬度调节层包括若干呈矩阵状排布的气囊以及控制气囊内气压的气泵,所述硬度调节层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实现软硬调节。在原有床的靠背和床垫中分别设置硬度调节层,使得靠背和床垫的软硬度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来随时调节,既无需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生产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多款产品,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为使用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软硬度调节,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度可调的床
本技术涉及室内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
技术介绍
现有床具一般包括带靠背的床架以及设置在床架上的床垫,床垫和靠背的软硬度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躺卧体验。现有床具的靠背和床垫预先在工厂加工形成,虽然床垫具有多种软硬度的成品可供选择,但并不能满足使用者越来越精细的软硬度要求,不能给使用者带来最佳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硬度可调的床,在靠背和床垫上设置软硬度可调的硬度调节层,利用气囊内气压变化来调节靠背和床垫的硬度,进而提升使用体验。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硬度可调的床,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床垫,所述床架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端部的靠背,所述靠背内设有软硬可调的硬度调节层,所述硬度调节层包括若干呈矩阵状排布的气囊以及控制气囊内气压的气泵,所述硬度调节层通过调节气囊内气压实现软硬调节。在原有床的靠背和床垫中分别设置硬度调节层,使得靠背和床垫的软硬度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来随时调节,既无需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生产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多款产品,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为使用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软硬度调节,提高使用体验。硬度调节层具有若干气囊,确保其在保持扁平的状态下进行软硬度调节,防止中部因充气过足而隆起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所述硬度调节层中的各气囊相互通连,所述硬度调节层通过一输气管与所述气泵通连,气泵为硬度调节层提供差异化气压。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输气管输送至硬度调节层中,由于气囊互为通连,使得硬度调节层整体软硬度均衡。作为优选,所述硬度调节层为多个,所述气泵上设有控制各输气管气压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一进气管与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连。靠背和床垫上均设有软硬度独立控制的硬度调节层,气泵输出的高压气体通过控制阀分配至对应输气管中。作为优选,所述气泵与一无线遥控器匹配,气泵在无线遥控器的控制下调节各硬度调节层气压。气泵外置,有效减弱气泵震动对床的影响,确保使用者睡眠质量。无线遥控器控制调节各硬度调节层的气压,方便可靠,提高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靠背包括与底座固接的框架、铺设在框架上的弹性网、覆盖所述框架的缓冲层以及包裹在缓冲层外的外罩,所述硬度调节层夹设在所述弹性网和缓冲层间。弹性网、缓冲层以及外罩均能产生形变,确保与硬度调节层表面匹配贴合。弹性网为硬度调节层提供弹性支撑力,配合硬度调节层的软硬调节作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灵活多变的抵靠体验。作为优选,所述框架具有水平贯穿孔,所述弹性网覆盖所述贯穿孔朝向底座一侧的孔口,所述硬度调节层与所述弹性网水平向投影重合。在框架上开设贯穿孔,既有利于减轻框架重量,减少材料使用量,降低成本,还为弹性网形变提供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为弹力棉层。作为优选,所述床垫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置的海绵层、硬度调节层以及外罩层,所述硬度调节层与所述床垫竖向投影重合。海绵层为硬度调节层提供弹性支撑力,配合硬度调节层的软硬调节作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灵活多变的躺卧体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原有床的靠背和床垫中分别设置硬度调节层,使得靠背和床垫的软硬度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来随时调节,既无需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而生产具有差异化软硬度的多款产品,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为使用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软硬度调节,提高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硬度调节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沙发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架,2、靠背,3、硬度调节层,4、气囊,5、气泵,6、输气管,7、框架,8、弹性网,9、缓冲层,10、外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的一种硬度可调的床,由床架1、设置在床架1上的床垫组成,所述床架1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端部的靠背2,所述床垫和靠背2内设有软硬可调的硬度调节层3,所述硬度调节层3包括若干呈矩阵状排布的气囊4以及控制气囊4内气压的气泵5,所述硬度调节层3通过调节气囊4内气压实现软硬调节。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硬度调节层3呈扁平状,且平铺在床垫的躺卧面以及靠背2的倚靠面上,确保使用者接触床垫躺卧面或靠背2倚靠面的任意区域均能获得来自硬度调节层3的支撑。在实际操作中,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操作:1.将气泵5接通电源;2.使用者躺卧或倚靠在床上,通过无线遥控器控制气泵5向硬度调节层3内充气;3.使用者根据自身喜好来调节硬度调节层3的软硬度,气泵5完成充气作业。通过上述步骤实现靠背2和床垫软硬度调节,在充气过程中,由于各硬度调节层3中的气囊4均互相通连,使得各气囊4具有相同的气压,确保各区域软硬度相同。在使用时,各硬度调节层3的软硬度调节完成后,气泵5确保各软硬调节层始终处于预设气压数值,确保使用体验始终如一。优选方案,所述输气管6可以通过多个支管连接至硬度调节层3的不同区域,确保硬度调节层3软硬度调节快速均衡。在实际操作中,硬度调节层3包括若干呈气囊4,气囊4可以呈矩阵排布,还可以互为间隔地排布,亦能为使用者提供软硬可调的支撑,也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硬度调节层3中的各气囊4相互通连,所述硬度调节层3均通过一输气管6与所述气泵5通连,气泵5为对应硬度调节层3提供差异化气压。相邻气囊4优选与四周的气囊4间均设有通气管,确保整个硬度调节层3快速均匀地实施气压调节,并确保使用者在翻转移动时始终保持较为均衡的支撑力。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气泵5上设有控制各输气管6气压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一进气管与所述气泵5的出气口通连。控制阀接收来自气泵5的高压气体,并分别控制进入不同硬度调节层3的气流,进而实现分置在靠背2和床垫内的硬度调节层3独立调节的目的。两个硬度调节层3使用一台气泵5,有效简化管路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气泵5与一无线遥控器匹配,气泵5在无线遥控器的控制下调节各硬度调节层3气压。气泵5可以外置在床侧,也可以设置在床架1上,均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无线遥控器能方便使用者调节硬度调节层3的软硬度。所述气泵5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床表面的控制板进行控制,也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所述靠背2包括与底座固接的框架7、铺设在框架7上的弹性网8、覆盖所述框架7的缓冲层9以及包裹在缓冲层9外的外罩10,所述硬度调节层3夹设在所述弹性网8和缓冲层9间。所述框架7具有水平贯穿孔,所述弹性网8覆盖所述贯穿孔朝向底座一侧的孔口,所述硬度调节层3与所述弹性网8水平向投影重合。弹性网8的周缘固定在框架7上,中部覆盖贯通孔的一侧敞口,使得弹性网8中部通过向贯通孔凹陷形变来缓冲来自硬度调节层3的形变。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缓冲层9为弹力棉层,或者采用其它具有弹性缓冲作用的材质,例如海绵等,也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床垫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置的海绵层、硬度调节层3以及外罩层,所述硬度调节层3与所述床垫竖向投影重合。外罩包裹海绵层和硬度调节层3,起到装饰、保护和塑形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所述硬度调节层3还可以适用于沙发、枕头等供人们抵靠休息的产品上,在使用时,沙发的靠背2和坐垫内均铺设所述硬度调节层3,为人体提供自由的软硬度调节,也应视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硬度可调的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度可调的床,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端部的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内均设有软硬可调的硬度调节层(3),所述硬度调节层(3)包括若干呈矩阵状排布的气囊(4)以及控制气囊(4)内气压的气泵(5),所述硬度调节层(3)通过调节气囊(4)内气压实现软硬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度可调的床,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端部的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内均设有软硬可调的硬度调节层(3),所述硬度调节层(3)包括若干呈矩阵状排布的气囊(4)以及控制气囊(4)内气压的气泵(5),所述硬度调节层(3)通过调节气囊(4)内气压实现软硬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度可调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调节层(3)中的各气囊(4)相互通连,所述硬度调节层(3)通过输气管(6)与所述气泵(5)通连,硬度调节层(3)通过气泵(5)调节气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度可调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调节层(3)为多个,所述气泵(5)上设有控制各输气管(6)气压的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一进气管与所述气泵(5)的出气口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华
申请(专利权)人: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