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减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34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减压装置,属于减压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塞体、排气管、第一孔及第二孔;外壳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充压管道连通的腔体;排气管贯穿所述外壳,且排气管位于腔体内的内端密封,排气管伸出外壳的排气端用于与外界连通;第一塞体设于排气管和腔体的内壁之间,且分别与排气管以及腔体的内壁在预设路径内滑动密封连接;第一孔设于排气管的侧壁上,且第一孔位于预设路径之内;第二孔设于所述第一塞体上,用于连通所述充压管道和所述第一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压阀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减压装置
本技术属于减压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道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经常在承受压力的状态下输送气体,如果超压就会影响所要生产的产品质量甚至发生破裂,严重影响生产,现有技术中通常设置减压阀,但是对于小成本生产或者对压力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工艺,只要在超压的时候适当降低压力不会发生危险情况即可,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减压阀,则成本较高,不至于购买减压阀,所以针对上述情况,现在需要一种简单、方便能够较好的对管道进行降压且又成本低廉的减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减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压阀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道减压装置,设置于充压管道上,该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塞体、排气管、第一孔及第二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充压管道连通的腔体;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外壳,且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内端密封,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外壳的排气端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塞体设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排气管以及所述腔体的内壁在预设路径内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孔设于所述排气管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预设路径之内;所述第二孔设于所述第一塞体上,用于连通所述充压管道和所述第一孔。优选的,所述第一塞体设有中心孔,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中心孔且与所述中心孔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孔的两孔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塞体朝向所述充压管道的一侧和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上。优选的,所述管道减压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塞体向所述排气端移动时增加所述第一塞体移动阻力的阻止机构。优选的,所述阻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塞体上的通孔、固设于所述通孔内的橡胶塞、设于所述橡胶塞上的橡胶孔以及贯穿所述橡胶孔的阻止杆,所述阻止杆的长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塞体的滑动方向,所述阻止杆的外径从所述排气管的内端向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塞体还设有复位弹簧。优选的,在所述腔体内还固设有第二塞体,所述第二塞体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阻止杆的外端与第二塞体固定连接。优选的,在所述腔体内还固设有第二塞体,所述第二塞体与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第二塞体的中心。优选的,所述第一孔具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孔沿着所述排气管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从所述排气管的内端向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逐渐变大,所以第二孔的孔径等于孔径最大的所述第一孔的孔径。优选的,所述第一塞体的外周套设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排气端处设有手动阀。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减压排气的目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的复杂程度,杜绝使用成本较大的整套减压阀,本技术实现了结构简单化,成本低廉化的技术效果,并且具有很好的减压排气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减压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腔体,2、第一塞体,3、第二塞体,4、排气管,5、充压管道,6、第一孔,7、第二孔,8、阻止杆,9、橡胶塞,10、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管道减压装置进行说明,图1给给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参阅图1中管道减压装置,设置于充压管道5上,该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塞体2、排气管4、第一孔6及第二孔7;外壳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充压管道5连通的腔体1;排气管4贯穿所述外壳,且所述排气管4位于所述腔体1内的内端密封,所述排气管4伸出所述外壳的排气端用于与外界连通;第一塞体2设于所述排气管4和所述腔体1的内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排气管4以及所述腔体1的内壁在预设路径内滑动密封连接;第一孔6设于所述排气管4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孔6位于所述预设路径之内;第二孔7设于所述第一塞体2上,用于连通所述充压管道5和所述第一孔6。本技术提供的管道减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采用整套的减压阀装置,只需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当充压管道5内的压力上升时会推顶第一塞体2运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第一孔6和第二孔7对正,气体通过排气管4排出,就可轻松实现排气减压过程,可针对小成本或者对压力要求度不高的生产使用。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管道减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塞体2设有中心孔,所述排气管4穿过所述中心孔且与所述中心孔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孔7的两孔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塞体2朝向所述充压管道5的一侧和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上,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给出了排气管4、第二孔7的布置形式,也就是第一塞体2移动的时候可以以排气管4为基准运动,第二孔7与排气管5上第一孔6的对正端位于中心孔的孔壁上,可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对正。需要说明的是排气管4和第二孔7的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排气管4的位置也可以不穿过排气管4的中心,第二孔7的位置也可根据需要设定,目的是为了实现当第一塞体2在压力作用下移动的时候,可实现第一孔6和第二孔7的相互对正即可。本具体实施方式为结构较简单较合理的最优方式,排气管4从中心位置穿过,第一塞体2以排气管4为基准运动,使第一塞体2承压面各处受力均匀,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而且第二孔7顺应此种设置形式,从中心孔处开孔,可在移动过程中实现与第一孔6对正。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管道减压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塞体2还带有随着位移的增大阻力逐渐变大的阻止机构,设置阻止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气压作用下,第一塞体2不会瞬间快速移动,当位移较大后运动的阻力越大,是为了防止在较大压力下做出快速移动,使其能够缓慢的使两孔对正,进行排压。针对阻止机构,本技术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该阻止机构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道减压装置

【技术保护点】
管道减压装置,设置于充压管道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塞体、排气管、第一孔及第二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充压管道连通的腔体;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外壳,且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内端密封,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外壳的排气端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塞体设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排气管以及所述腔体的内壁在预设路径内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孔设于所述排气管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预设路径之内;所述第二孔设于所述第一塞体上,用于连通所述充压管道和所述第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减压装置,设置于充压管道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外壳、第一塞体、排气管、第一孔及第二孔;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充压管道连通的腔体;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外壳,且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内端密封,所述排气管伸出所述外壳的排气端用于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塞体设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腔体的内壁之间,且分别与所述排气管以及所述腔体的内壁在预设路径内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孔设于所述排气管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孔位于所述预设路径之内;所述第二孔设于所述第一塞体上,用于连通所述充压管道和所述第一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塞体设有中心孔,所述排气管穿过所述中心孔且与所述中心孔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孔的两孔端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塞体朝向所述充压管道的一侧和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减压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塞体向所述排气端移动时增加所述第一塞体移动阻力的阻止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止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塞体上的通孔、固设于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星张永志苏泽利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