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95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包括:位于外部的外波纹管蒙皮(1),位于内部的内波纹管蒙皮(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与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之间的混凝土(3);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和所述混凝土(3),轴向封闭设置,形成所述沉管隧道的管道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缺陷,实现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小、施工效率高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隧道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沉管隧道及其施工方法,新型管道本体及其制作放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跨越江河和海峡的交通运输逐渐增多。为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解决大面积水域的航运等问题,水下隧道技术应运而生。水下隧道主要的施工工艺有沉管法、矿山法和盾构法。沉管法隧道线路总长较矿山法和盾构法隧道显著缩短,管节断面形状选择灵活,施工时各工序可平行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预制管节的质量控制精度较高,因此,沉管法隧道在很多情况下占有明显优势,已成为最经济合理的水下穿越方案。但现有沉管技术仍有很多不足之处:(1)沉管的制作在陆地上进行,有很多优势。但总体来说,沉管体积庞大,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控制仍然是重点与难点。(2)沉管的浮运、沉放、安装、锁定回填等施工工艺,需要通过专业的拖轮、专业的除淤船、专业的回填船等多种专业设备进行操作,其作业效率低、周期长、施工成本高。(3)沉管结构的耐久性虽能保证沉管本身结构的安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对于隧道本身的百分之百的防渗性控制非常困难。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沉管隧道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管制作过程中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大的问题,达到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小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沉管隧道,包括:位于外部的外波纹管蒙皮,位于内部的内波纹管蒙皮,以及填充于所述外波纹管蒙皮与所述内波纹管蒙皮之间的混凝土;所述外波纹管蒙皮、所述内波纹管蒙皮和所述混凝土,轴向封闭设置,形成所述沉管隧道的管道本体。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外波纹管蒙皮、所述内波纹管蒙皮中的至少之一的外部表面、和/或内部表面,适配设置有防腐涂料层。可选地,所述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之一。可选地,所述管道本体呈多节设置,相邻两节所述管道本体之间适配设置有防水结构、止水结构、密封结构中的至少之一。可选地,所述管道本体,适用于水下或陆上的真空管道。本技术的方案,通过采用新的防水理念,且能保证隧道内的真空度;采用波纹管工艺,可以发挥水下材料受力性能,可以解决现有沉管大重量、拖运困难的施工等问题,并可以有效防水,保持隧道内气密与水密等性能。由此,本技术的方案,通过使用波纹管与混凝土结合的方式进行沉管的制作,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管制作过程中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大、施工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陷,实现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小、施工效率高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沉管隧道的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I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外波纹管蒙皮;2-内波纹管蒙皮;3-混凝土;4-波纹管波纹及防腐涂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隧道密封性以及降低工程造价与施工,本申请人提出了使用波纹管与混凝土结合的方式进行沉管的制作。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该沉管隧道可以包括:位于外部的外波纹管蒙皮1,位于内部的内波纹管蒙皮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与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之间的混凝土3。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和所述混凝土3,轴向封闭设置,形成所述沉管隧道的管道本体。由此,通过使用波纹管与混凝土结合的方式进行沉管的制作,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管制作过程中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且制备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可选地,所述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方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之一。例如:可选地,本技术的方案沉管隧道并不局限于圆形截面,凡是波纹管钢管混凝土材料沉管均处于本技术的方案范围内。由此,通过多种结构的管道本体,可以提升其使用灵活性,并扩大其适用范围。可选地,所述管道本体呈多节设置,相邻两节所述管道本体之间适配设置有防水结构、止水结构、密封结构中的至少之一。例如:每个管节之间仍可用GINA和OMEGA方式进行防水与止水。由此,通过防水结构、止水结构、密封结构等的适配设置,可以提升沉管隧道的密封性能和安全性能。可选地,所述管道本体,适用于水下或陆上的真空管道。由此,通过设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多种环境的真空管道,适用灵活性好,通用性强。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中的至少之一的外部表面、和/或内部表面,适配设置有防腐涂料层。例如:由外层波纹管1,内层波纹管2,波纹管防腐涂料(层)4以及混凝土3共同组成的沉管隧道。由此,通过防腐涂层的适配设置,可以延长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人性化好。经大量的试验验证,新的沉管制作利用波纹管的力学性能优势,在混凝土内侧与外侧均设置波纹管蒙皮,并且具有多道防水保证体系,且使得整个沉管整体混凝土浇筑量降低,优化隧道结构的重浮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对应于上述沉管隧道的一种沉管隧道的施工方法,即沉管的制作及施工工艺。该沉管隧道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制备以上所述的沉管隧道,其施工方法可以包括:(1)分别预制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和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并进行拼装焊接,将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与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整体固定组装成为钢管筒。(2)往所述钢管筒内浇筑所述混凝土3,使之成为钢管混凝土管节。由此,通过使用波纹管与混凝土结合的方式进行沉管的制作,解决现有技术中沉管制作过程中裂缝及防渗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且制备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中的至少之一的外部表面、和/或内部表面,进行材料的耐久性处理。其中,所述耐久性处理,可以包括:涂覆防腐蚀涂层,和/或,外包防水材料。由此,通过防腐涂层的适配设置,可以延长管道本体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人性化好。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将多节所述钢管混凝土管节浮运至沉放现场进行沉放,沉放到设定位置时进行对接和校准处理,并组装使其成为所需长度的所述管道本体。由此,通过分节设置,便于运输;通过防水结构、止水结构、密封结构等的适配设置,可以提升沉管隧道的密封性能和安全性能。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技术的方案是由外层波纹管1,内层波纹管2,波纹管防腐涂料(层)4以及混凝土3共同组成的沉管隧道。(1)首先,预制内波纹管2并进行拼装焊接,再制作外波纹管1进行拼装焊接,将波纹管2与波纹管1整体固定组装成为钢管筒,然后往钢管筒内浇筑混凝土3,如图1,使之成为钢管混凝土。(2)将浇筑后的钢管混凝土各个节段,进行组装,成为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沉管隧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管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部的外波纹管蒙皮(1),位于内部的内波纹管蒙皮(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与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之间的混凝土(3);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和所述混凝土(3),轴向封闭设置,形成所述沉管隧道的管道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隧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部的外波纹管蒙皮(1),位于内部的内波纹管蒙皮(2),以及填充于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与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之间的混凝土(3);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和所述混凝土(3),轴向封闭设置,形成所述沉管隧道的管道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外波纹管蒙皮(1)、所述内波纹管蒙皮(2)中的至少之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润杰刘子忠刘甲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动脉隧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