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形止水带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管隧道
,特别是一种M形止水带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沉管法隧道施工,就是把在半潜驳或者干坞内预制好的隧道沉箱分别浮运到预定位置沉放对接,为使最后一节管段的沉放顺利必须留有长于该管段的距离空间,该余下距离空间所沉放对接的管段即视为最终接头。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建设的关键,特别是外海超长沉管隧道建设,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困难,面临着复杂的波浪和海流等海洋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最终接头1包括管节一101和管节二102,两个管节之间通过剪力键2连接,管节一101和管节二102与相邻管节18连接一侧的外周设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设置有千斤顶3和顶推小梁4,顶推小梁4的端部平行与管节一101和管节二102连接面,顶推小梁4的端面设置有Gina止水带5,Gina止水带5垂直于顶推小梁4端面,该小梁前端Gina止水带5的材质为天然橡胶,通过压件系统固定在小梁的端部斜面上,止水带和压件系统均垂直于小梁端部斜面。止水带沿小梁端部斜面布置一圈,千斤顶3的活塞杆上连接顶推小梁4,所述顶推小梁4通过小梁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形止水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最终接头本体结构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安装在顶推小梁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伸缩部,该伸缩部的长度为可变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伸缩部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形止水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在最终接头本体结构上的第一连接部和用于安装在顶推小梁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为伸缩部,该伸缩部的长度为可变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伸缩部为一体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形止水带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M形止水带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森,陈伟彬,董政,陈聪,黄文慧,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