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棱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80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棱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压力感应层的结构稳定性无法满足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导致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压力触控功能的问题。所述复合棱镜包括第一棱镜,该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基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棱镜结构;所述复合棱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二表面上的压力感应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基材相背的两个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棱镜用于形成背光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棱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棱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显示装置的压力触控功能,会在显示装置中设置压力控制单元,该压力控制单元主要包括压力感应层和参考电极层,实际应用中,当有压力施加在压力触控单元上时,可通过检测压力感应层与参考电极层之间的电容值变化,计算两者的位置和形状变化,进而得到触控的压力值大小。但由于现有的压力感应层均是单独设置在显示装置中,其结构的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导致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压力触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棱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压力感应层的结构稳定性无法满足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导致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不能够很好的实现压力触控功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棱镜,包括: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基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棱镜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二表面上的压力感应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基材相背的两个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棱镜还包括: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背向所述压力感应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棱镜包括第二基材和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二棱镜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基材背向所述第一基材的一侧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棱镜还包括:扩散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朝向所述第一基材的一侧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棱镜包括触控区域和邦定区域;所述压力感应层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压力感应电极;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一压力感应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信号走线,所述多个信号走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邦定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邦定区域在所述第一基材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基于上述复合棱镜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复合棱镜。基于上述背光模组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通过胶片与所述背光模组粘结在一起,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胶片具有预设厚度以维持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间隙;第二压力感应电极,位于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胶片的厚度在0.25mm~0.35mm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背光模组的金属背板,所述金属背板与所述第二压力感应电极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压力感应层形成在第一棱镜的第一基材上,使压力感应层与第一棱镜形成为一体的复合棱镜结构,这种复合棱镜的结构使得压力感应层具备更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满足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在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棱镜应用在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时,也能够保证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很好的实现压力触控功能。另外,由于将压力感应层形成在了第一棱镜的第一基材上,使得压力感应层和第一棱镜结构共用同一基材,避免了单独为压力感应层提供专用的基材,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背光亮度。此外,在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棱镜组装背光模组时,不需要分别组装压力感应层和棱镜,不仅使得组装工序得到简化,相应的减少了人力成本,还避免了在组装的过程中异物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生产良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感应层与第二感应电极之间形成平板电容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棱镜,11-第一基材,12-第一棱镜结构,2-压力感应层,3-第二棱镜,31-第二基材,32-第二棱镜结构,4-扩散层,10-邦定区域,20-柔性电路板,30-上偏光片,40-下偏光片,50-显示面板,60-胶片,70-第二压力感应电极,80-金属背板,90-胶框,100-光学级双面胶,200-导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包括第一棱镜1和压力感应层2,其中第一棱镜1包括第一基材11和设置在第一基材11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棱镜结构12;压力感应层2位于第一基材11的第二表面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第一基材11相背的两个表面。在制作上述压力感应层2时,可先在第一基材11的第二表面上形成透明氧化物半导体薄膜(例如ITO薄膜),然后通过构图工艺对该薄膜进行构图,以形成压力感应层2。在将上述复合棱镜应用在显示装置中时,复合棱镜中的压力感应层2能够与显示装置中的第二压力感应电极70(其上施加有基准电信号)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能够形成平板电容,如图2所示。当进行压力触控操作时,压力感应层2与第二压力感应电极70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压力感应层2与第二压力感应电极70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进而实现了显示装置的压力触控功能。根据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的具体结构和应用方式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压力感应层2形成在第一棱镜1的第一基材11上,使压力感应层2与第一棱镜1形成为一体的复合棱镜结构,这种复合棱镜的结构使得压力感应层2具备更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满足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对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在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应用在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时,也能够保证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很好的实现压力触控功能。另外,由于将压力感应层2形成在了第一棱镜1的第一基材11上,使得压力感应层2和第一棱镜结构12共用同一基材,避免了单独为压力感应层2提供专用的基材,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背光亮度。此外,在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组装背光模组时,不需要分别组装压力感应层2和棱镜,不仅使得组装工序得到简化,相应的减少了人力成本,还避免了在组装的过程中异物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的生产良率。值得注意,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应用在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时,可应用在尺寸在7inch~15inch之间的中、大型尺寸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并可实现将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减薄0.1mm,同时可提升5%~10%的背光亮度。请继续参阅图1,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棱镜还包括第二棱镜3,该第二棱镜3位于第一棱镜1背向压力感应层2的一侧,第二棱镜3包括第二基材31和第二棱镜结构32,其中第二棱镜结构32位于第二基材31背向第一基材11的一侧表面上。具体地,可利用光学级双面胶100将第二棱镜3与第一棱镜1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包括双棱镜和压力感应层2的复合棱镜,将这种复合棱镜应用在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时,可将第一棱镜1作为下棱镜,将第二棱镜3作为上棱镜。由于复合棱镜包括双棱镜和压力感应层2,使得复合棱镜具备两个棱镜的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复合棱镜、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基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棱镜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二表面上的压力感应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基材相背的两个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棱镜,包括第一基材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一表面上的第一棱镜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材第二表面上的压力感应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为所述第一基材相背的两个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棱镜还包括:第二棱镜,位于所述第一棱镜背向所述压力感应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棱镜包括第二基材和第二棱镜结构,所述第二棱镜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基材背向所述第一基材的一侧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还包括:扩散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朝向所述第一基材的一侧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棱镜包括触控区域和邦定区域;所述压力感应层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域的呈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压力感应电极;一端与所述多个第一压力感应电极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信号走线,所述多个信号走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邦定区域。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何剑许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