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335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卸料车,包括可接收并容纳布带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容纳布带的箱体,多个所述箱体并排设置,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可使布带进入所述箱体腔室内部的入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布带摆放保持整齐。

Unloa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unloading car, which includes a car body that can receive and accommodate a cloth belt. The inside of the ca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boxes which can hold a cloth belt, and a plurality of cases are arranged side by side, and the top of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which can make the cloth tape into the chamber chamber of the box.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at the cloth belt is placed and kept nea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料车
本技术属于拉链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卸料车。
技术介绍
在拉链制作过程中,由于织带机同时生产八条布带,因此从出料端输出的八条布带需要并排摆放在收料装置内部,以通过收料装置运送至下一道工序。然而,现有的卸料装置对布带的收集、运输及取料的过程中,容易使八条布带混杂在一起,从而对下一道工序的取料造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了整个拉链制作过程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卸料装置容易使布带排列混乱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够保证布带摆放保持整齐的卸料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卸料车,包括可接收并容纳布带的车体,所述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容纳布带的箱体,多个所述箱体并排设置,所述箱体顶部开设有可使布带进入所述箱体腔室内部的入料口。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为纸箱。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为八个。作为优选,所述车体侧部设置有可使所述箱体进出所述车体的车门,所述车门的底部与所述车体铰接,所述车门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钩体,所述车体对应于所述第一钩体固定连接有第二钩体,所述第一钩体及所述第二钩体的内部均套设有插杆,以使所述车门的上部与所述车体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钩体及所述第二钩体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钩体分别位于所述车门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钩体分别位于所述车体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车体的底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为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卸料车通过在所述车体内设置多个所述箱体,以使每一条布带被输送至不同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从而保证了各布带排列的整齐性,同时避免了布带与布带之间发生错杂的现象,进而有利于下一道工序的取料作业,进而提高了拉链制作过程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卸料车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钩体、所述第二钩体及所述插杆,在当所述箱体被运输至下一道工序后,可将所述箱体从所述车体上快速卸下,从而有利于所述车体装载空的所述箱体并返回至收料工序中,进而避免了因下一道工序工作周期较长而使卸料车整体待命的现象发生,更进而能够减少所需卸料车的数量,同时能够提高布带运输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卸料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车门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车体;2、箱体;3、车门;4、第一钩体;5、第二钩体;6、插杆;7、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至图3,一种卸料车,包括可接收并容纳布带的车体1,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容纳布带的箱体2,多个所述箱体2并排设置,以使每个所述箱体2对应于一条布带,所述箱体2顶部开设有可使布带进入所述箱体2腔室内部的入料口。基于上述,本技术卸料车通过在所述车体1内设置多个所述箱体2,以使每一条布带被输送至不同的所述箱体2的内部,从而保证了各布带排列的整齐性,同时避免了布带与布带之间发生错杂的现象,进而有利于下一道工序的取料作业,进而提高了拉链制作过程的工作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万向轮7,以便于对所述箱体2的运输,进而能够提高拉链制作过程的工作效率;所述箱体2为纸箱,以此一方面在足够保证布带运输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节省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便于人力的输送,进而提高布带输送的效率;所述箱体2优选为八个。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车体1的侧部设置有可使所述箱体2进出所述车体1的车门3,所述车门3的底部与所述车体1铰接,所述车门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钩体4,所述第一钩体4可以为L型,所述第一钩体4与所述车门3形成有第一U型安装槽,所述第一U型安装槽的槽口朝上,所述车体1对应于所述第一钩体4固定连接有第二钩体5,所述第二钩体5可以为L型,所述第二钩体5与所述车体1形成有第二U型安装槽,所述第二U型安装槽的槽口朝上,所述第一钩体4及所述第二钩体5的内部均套设有插杆6,以使所述车门3的上部与所述车体1固定,即实现对所述车门3的关闭。基于上述,本技术卸料车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钩体4、所述第二钩体5及所述插杆6,在当所述箱体2被运输至下一道工序后,可将所述箱体2从所述车体1上快速卸下,从而有利于所述车体1装载空的所述箱体2并返回至收料工序中,进而避免了因下一道工序工作周期较长而使卸料车整体待命的现象发生,更进而能够减少所需卸料车的数量,同时能够提高布带运输的效率。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卸料车的工作过程如下:调节所述车体1的位置,以使多个所述箱体2分别对应不同的布带,待各所述箱体2收集满布带后,将所述箱体2运输至下一道工序,继而将所述插杆6从所述第一钩体4及所述第二钩体5的内部卸下,继而将所述车门3打开,继而将所述车体1内的所有箱体2从所述车体1上卸下,以等待下一道工序的需要,继而将空的所述箱体1装入至所述车体1的内部,继而旋转所述车门3,以使所述第一钩体4与所述第二钩体5对应,继而向所述第一钩体4及所述第二钩体5的内部插入所述插杆6,以使所述车门3固定于所述车体1上,继而将带有空的所述箱体2的所述车体1运送至上一道工序进行收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卸料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卸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接收并容纳布带的车体(1),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容纳布带的箱体(2),多个所述箱体(2)并排设置,所述箱体(2)顶部开设有可使布带进入所述箱体(2)腔室内部的入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料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接收并容纳布带的车体(1),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可容纳布带的箱体(2),多个所述箱体(2)并排设置,所述箱体(2)顶部开设有可使布带进入所述箱体(2)腔室内部的入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为纸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为八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侧部设置有可使所述箱体(2)进出所述车体(1)的车门(3),所述车门(3)的底部与所述车体(1)铰接,所述车门(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威袁博孙亮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帝元拉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