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厚开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1299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取水泥、砂石、砂子、煤矸石、海泡石粉、仿钢纤维、膨胀剂、水、减水剂;其中砂石和砂子通过破碎装置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得到,破碎装置进行一次破碎后,取出60%的物料即为砂石;之后对剩余40%的砂石继续破碎,制得砂子;(2)干混;(3)湿混:将混合物B投入至搅拌机内,向搅拌机内加入水后搅拌均匀制得浆状的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砂子和砂石均通过建筑废料破碎后制得,节约资源;且砂子和砂石可通过一台破碎装置破碎得到,设备投入成本低。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ncret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ncret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preparation of raw materials: cement, sand, sand, coal gangue, sepiolite powder, steel fiber, expansive agent, water, water reducing agent; in which sand and sand are broken through crushing device and broken device After a breakage, 60% of the material was taken as sand; then the remaining 40% of the sand and gravel continued to break, and the sand was made; (2) dry mixing; (3) wet mixing: the mixture B was put into the mixer, and the slurry was stirred to the mixer to produce a slurry of concrete. In the invention, the sand and sand are all broken through the building waste, and the resources are saved, and the sand and sand can be broken through a crushing device, and the cost of the equipment is 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砂石资源短缺,人们开始利用破碎建筑废料来制备砂石和砂子,以满足建筑工程中制备混凝土对于砂石的需求。但传统的破碎方法为通过破碎设备对建筑废料进行初步破碎,制得砂石,之后采用制砂设备对碎石进行处理制得砂子。该种方式下,需要同时运行两台甚至多台设备,运行成本高,设备投入成本大,能耗也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减耗、充分利用资源的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取水泥、砂石、砂子、煤矸石、海泡石粉、仿钢纤维、膨胀剂、水、减水剂;其中砂石和砂子通过破碎装置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得到,破碎装置进行一次破碎后,取出60%的物料即为砂石;之后对剩余40%的砂石继续破碎,制得砂子;(2)干混:将水泥、砂石、砂子、煤矸石、海泡石粉、膨胀剂、减水剂先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之后向混合物中投入仿钢纤维,继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B;(3)湿混:将混合物B投入至搅拌机内,向搅拌机内加入水后搅拌均匀制得浆状的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在破碎过程中,通过同一台破碎设备实现了分别制备砂石和砂子两种操作,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设备耗能;采用建筑废料直接破碎得到砂石,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造成浪费,实现节能减耗;在湿混之间先进行干混操作,使得干粉类的物料在混合时的混合均匀度更高,保证多种物料之间均全部混合在一起;相较直接采用湿混对多种物料进行混合的方式而言,不易出现物料各自之间结块或先形成浆状的物料,从而后期难以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的情况,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的混凝土性能好。进一步的,所述砂石的粒径为8-10mm,所述砂子的粒径为2-3mm;满足加工高质量的混凝土对于砂石和砂子颗粒大小的需求。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还包括污泥,所述污泥通过刮泥机在沉淀池底部刮泥得到;污泥的使用可减小砂子的使用,降低砂子需要破碎的总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能耗。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聚羧酸母液40-45份、保坍剂6-10份、三乙醇胺2.5-3.5份、丙酮4-6份。进一步的,所述干混操作中混合机的温度为30-35℃,混合机上设有喷枪,该喷枪可在混合机工作过程中向混合机内的物料喷射28-32℃的气体;通过将温度设置在30-35℃,避免物料中应为温度较高而出现部分软化进而粘接的情况,保证混合效果均匀;通过气体的喷入,保证能够在混合过程中将粘接住的物料进行充分打散,避免物料因为粘接而无法混合均匀,进一步提升混合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破碎装置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的筒体、设于筒体内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及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筒体、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发生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破碎辊包括辊体、设于辊体上的多排第一齿件和多排第二齿件;通过封盖可将筒体的出料口进行封闭,从而使得筒体整体成为全封闭的状态,且筒体可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发生转动,从而当筒体进行翻转时,物料可在筒体的带动下实现自由落体,多次与破碎辊接触,使得破碎辊对物料进行破碎,进而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物料可受到多次的破碎,相较传统的破碎方式而言,能够实现用破碎装置制砂的要求,从而一台设备即可满足制造砂石和砂子两种需求,降低设备投入成本,降低设备耗能;且该种结构下,工人只需将建筑废料投入破碎装置内,并将封盖关闭,启动设备之后,设备即可自行运行,对物料进行多次破碎,工人工作量低,操作省力;且通过驱动部件同时驱动筒体、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工作,避免了筒体、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各自设置一个动力源的情况,能耗小;设置了两种齿件,齿件的规格可设置为不同,进而各自可对不同大小的碎石进行破碎处理,破碎效果更好,且齿件不易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件的大小设置为大于所述第二齿件的大小,所述第一齿件和第二齿件为交错设置;由于第一齿件和第二齿件的大小设置为不同,各自可对不同大小的碎石进行破碎处理,筒体内较大的碎石将在经过第一齿件破碎后再经过第二齿件破碎;相较均设置为第一齿件大小的齿而言,破碎效果更好,且耗时短;相较均设置第二齿件大小的齿而言,齿件的损坏率低,设备的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驱动件、与所述筒体传动配合的第一从动件、与所述第一破碎辊相连的第二从动件及与所述第二破碎辊相连的第三从动件,所述第一从动件通过第一传动部件与所述驱动件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从动件、第三从动件均通过第二传动部件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传动配合;通过第一从动件分别与驱动件和筒体的传动配合,第二从动件和第三传动件分别与第一从动件传动配合,从而实现了驱动件驱动第一从动件转动时,即可带动筒体、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进行转动,操作简便;且第一从动件与驱动件之间通过传动部件传动配合,第二从动件、第三从动件与第一从动件之间通过传动部件配合,从而配合结构稳定,设备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驱动件上的主动轮和用于连接该主动轮和第一从动件的驱动带;所述驱动带设置为同步带,从而可在主动轮转动时直接带动第一从动件转动,且主动轮的直径设置为小于第一从动件的直径,进而第一从动件的转速将较慢,带动筒体进行缓慢转动,使得物料有更多的时间完成由破碎辊上部经过破碎之后落至破碎辊下部,保证物料受到良好的破碎;且避免了驱动件直接驱动筒体转动,驱动件输出轴受到的扭转力较小,不易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部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第一从动件上的传动轴和设于传动轴上的传动齿件,所述第二从动件、第三从动件分别与该传动齿件传动连接;优选的,第二从动件、第三从动件的大小设置为第一从动件的1/2,从而使得第一破碎辊和第二破碎辊的转速明显大于筒体的转速,破碎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齿件设于所述第二从动件和第三从动件之间,可驱动所述第二从动件相对所述第三从动件实现反向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与所述第一从动件之间设有第三传动部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从动件侧面上的一圈驱动齿和设于所述筒体上与该驱动齿相配合的一圈从动齿;通过驱动齿与从动齿的啮合实现第一从动件对筒体的驱动,传动更稳稳定,即使两者之间出现了略微打滑的情况,也能快速回复至啮合状态,继续实现良好的传动。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于与所述第一从动件相配合的防脱件,该防脱件上设有供所述传动轴穿过的通孔,该传动轴上设有与该防脱件相配合的锁紧件;通过防脱件的设置,有效避免第一从动件沿传动轴发生向外的移动,从而保证驱动齿与从动齿之间始终能够啮合在一起,避免出现第一从动件无法传动筒体的情况;锁紧件可阻止防脱件在传动轴上发生移动,进一步提高防脱效果。进一步的,所述防脱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调位锁位结构,所述调位锁位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两齿轨、设于所述防脱件下部与所述齿轨相配合的定位件及设于所述防脱件上与所述机架相配合的锁定部件;所述齿轨为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多个定位齿,所述定位齿右侧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定位件上设有与该第一倾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倾斜面;由于定位齿右侧上设有倾斜面,从而定位件沿着倾斜面向左移动将非常顺畅,进而当从动件与筒体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取水泥、砂石、砂子、煤矸石、海泡石粉、仿钢纤维、膨胀剂、水、减水剂;其中砂石和砂子通过破碎装置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得到,破碎装置进行一次破碎后,取出60%的物料即为砂石;之后对剩余40%的砂石继续破碎,制得砂子;干混:将水泥、砂石、砂子、煤矸石、海泡石粉、膨胀剂、减水剂先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之后向混合物中投入仿钢纤维,继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B;湿混:将混合物B投入至搅拌机内,向搅拌机内加入水后搅拌均匀制得浆状的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建设用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取水泥、砂石、砂子、煤矸石、海泡石粉、仿钢纤维、膨胀剂、水、减水剂;其中砂石和砂子通过破碎装置对建筑废料进行破碎得到,破碎装置进行一次破碎后,取出60%的物料即为砂石;之后对剩余40%的砂石继续破碎,制得砂子;干混:将水泥、砂石、砂子、煤矸石、海泡石粉、膨胀剂、减水剂先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A;之后向混合物中投入仿钢纤维,继续混合后得到混合物B;湿混:将混合物B投入至搅拌机内,向搅拌机内加入水后搅拌均匀制得浆状的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的粒径为8-10mm,所述砂子的粒径为2-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污泥,所述污泥通过刮泥机在沉淀池底部刮泥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构成:聚羧酸母液40-45份、保坍剂6-10份、三乙醇胺2.5-3.5份、丙酮4-6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混操作中混合机的温度为30-35℃,混合机上设有喷枪,该喷枪可在混合机工作过程中向混合机内的物料喷射28-32℃的气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厚开
申请(专利权)人:林厚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