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260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旨在解决人工连接传动链时工作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导轨上方设置有存放链板片的第一上料机构,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推料机构,在第一上料机构背离第一推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在定位机构侧边设置有第二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第二上料机构背离定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推料机构,第二推料机构的施力端间歇抵触于连接柱端部并与链板片的套筒对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通过对链板片以及连接柱的自动上料,通过第三推料机构对连接柱以及链板片实现自动连接,提高了连接效率。

A connecting device of a transmission chai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ing device of a transmission chain, which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working efficiency and poor safety when the transmission chain is connected manually.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 connection device of a transmission chain, and a first feeding mechanism with a chain plate on th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above the guide rail, and a first fee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and on the first, the first feed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A positioning mechanism is set on one side of the material mechanism from the one side of the first push feeding mechanism. There are second feeding mechanisms on the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The lower end of the second feeding mechanism is opened with second outlets. The second feeding mechanism is separated from the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mechanism by the second p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force end of the second push feeding mechanism is intermittently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nnecting column. The end is aligned with the sleeve of the chain plate. A connecting device of the transmission chain of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connect the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chain plate through the automatic feeding of the chain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conne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y the third push feed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链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传动链在传动设备中应用比较广泛,传动链的结构通常由若干个链板转动连接而成,如图1所示,包括链板片1,每个链板片1包括本体2、设置在本体2两侧的连接套筒3,相邻链板片1的连接套筒3相互拼接对齐,在相邻的连接套筒3之间穿设连接柱28,便可以实现相邻链板片1的转动连接,若干个链板片1相互转动连接,便形成了传动链。在将两个链板片连接时,传统的是通过人工将两片链板片的连接套筒依次对齐,之后将连接柱穿设进连接套筒内,最后用锤子等工具将连接柱砸进连接套筒内实现相邻链板片的转动连接,由于通过人工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操作时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在通过锤子敲打时可能砸到手,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具有连接效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方设置有存放链板片的第一上料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导轨上正对第一出料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推料机构,在第一上料机构背离第一推料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在所述定位机构侧边设置有放置连接柱的第二上料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上料机构背离定位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出料口对应的第二推料机构,所述第二推料机构的施力端间歇抵触于连接柱端部并与链板片的连接套筒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板片整齐的上下叠摞在第一上料机构内,在第一上料机构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上料机构内的链板片可由第一出料口落下,第一推料机构可以将最底部的链板片向前推出,并且当推出两个链板片时,相邻的两个链板片相对侧的套筒相互交错并同轴,定位机构可以对由第一推料机构推出的链板片进行定位,若干连接柱整齐叠摞在第二上料机构内,第二上料机构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连接柱可以依次从第二出料口送出,并且第二出料口与被推出的链板片的连接套筒同轴,第二推料机构伸长时推动连接柱由第二出料口送出并穿设在相邻链板片交叉的连接套筒内,实现相邻链板片的转动连接,之后定位机构抬起,第一推料机构继续将位于第一上接料机构底部的链板片向前推送,并与上一个链板片的连接套筒相卡接,之后重复上述步骤,完成相邻链板片的转动连接;可以对链板片实现连续不间断的连接工作,提高了连接效率并且不需要工人手动连接,提高了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上料机构包括纵向固定设置于导轨两侧的第一立柱,链板片放置于两第一立柱之间并且链板片的两端分别抵触于两第一立柱的内壁,所述第一立柱靠近第一推料机构的一侧纵向设置有两个第二立柱,所述链板片一侧的连接套筒位于两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一立柱背离第一推料机构的一侧纵向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壁贴近于链板片的侧边并且所述挡板下端与导轨之间留有供一个链板片通过的第一出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立柱、两个第二立柱以及挡板均纵向设置并相互平行,形成供链板片上下叠摞放入的空间,并且最底端的链板片与第一出料口对应,当第一推料机构推动最底端的链板片时,最底端的链板片可以经由第一出料口送出,当第一推料机构收回时,在叠摞的链板片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向下降落并实现自动补料,实现连续自动上料,节省了人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推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导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朝向第一出料口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宽度小于两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第一气缸带动推板向前移动,同时推板推动最底部的链板片向前移动一端距离,之后第一气缸带动推板向后收回,第一上料机构内的链板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实现补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板与链板片抵触的一端向下弯折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高度与链板片的厚度相等,所述弯折部内壁与推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的高度与一个链板片的厚度相等,从而在推板推动链板片移动时施力更加均匀稳定,能够顺利的将链板片推出;在弯折部内壁和推板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从而提高弯折部的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跨设于导轨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朝下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下端间歇抵触于链板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下端间歇抵触于链板片,从而对需要连接的链板片进行定位,便于连接柱的穿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活塞杆并呈倒置的U形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两侧边纵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下表面设置有与链板片上表面卡接的定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能够沿滑槽实现上下滑动,当链板片被推送至定位块下方,第二气缸带动定位块向下移动,在针对不同规格的链板片时,第二气缸向下伸长的行程固定,通过定位块沿滑槽的上下浮动,使得定位块对不同厚度的链板片的压力均衡且均为定位块的重力,避免当链板片过厚时,定位块对链板片压力过大导致损坏的现象,由于不同的链板片上表面形状不固定且凹凸不平,在定位块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定位柱,定位柱可以对链板片上表面进行卡接,使得定位更稳定,减小在插入连接柱时链板片的晃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架侧边的存料斗,所述存料斗内排列有连接柱,所述存料斗的下料口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存料斗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上端呈漏斗状,下端开设有供连接柱纵向排列的下料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料斗内的连接柱首先经过导向组件进行导向,之后滚动进入下料槽内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列,并且此时连接柱的轴线与链板片的连接套筒的轴线平行,位于下料槽最底端的连接柱轴线与需要连接的两块链板片相互交错的套筒轴线共线对齐,便于连接柱穿设到套筒内实现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一端固定连接于存料斗下端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呈向下倾斜设置并且下端与存料斗内壁之间留有供一个连接柱通过的通道,所述导向板下方转动设置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下料斗内壁之间留有通道,所述通道上端连通存料斗,下端连通下料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与侧壁之间的通道与导向辊与侧壁之间的通道相连通,通道上端连通存料斗,下端连通下料槽,使得存料斗内的连接柱能够经过通道滚落到下料槽内上下排列整齐,达到了导向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斗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工作台纵向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底座穿设于限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滑动穿设在底座上,对底座实现水平方向的限位,增加下料斗的稳定性,提高精确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推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朝向下料槽底部设置,所述下料槽底部以及支架侧壁开设有供第三气缸的活塞杆穿入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与链板片的套筒对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伸长,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伸入第二出料口并推动位于下料槽最底端的连接柱经由第二出料口穿设进相邻链板片交错的套筒内,实现相邻链板片的转动连接,当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收回时,在连接柱自身重力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包括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设置有导轨(5),所述导轨(5)上方设置有存放链板片(1)的第一上料机构(6),所述第一上料机构(6)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7),所述导轨(5)上正对第一出料口(7)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推料机构(8),在第一上料机构(6)背离第一推料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9),在所述定位机构(9)侧边设置有放置连接柱(28)的第二上料机构(10),所述第二上料机构(10)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1),所述第二上料机构(10)背离定位机构(9)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出料口(11)对应的第二推料机构(12),所述第二推料机构(12)的施力端间歇抵触于连接柱(28)端部并与链板片(1)的连接套筒(3)对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包括工作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设置有导轨(5),所述导轨(5)上方设置有存放链板片(1)的第一上料机构(6),所述第一上料机构(6)下端开设有第一出料口(7),所述导轨(5)上正对第一出料口(7)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推料机构(8),在第一上料机构(6)背离第一推料机构(8)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机构(9),在所述定位机构(9)侧边设置有放置连接柱(28)的第二上料机构(10),所述第二上料机构(10)下端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1),所述第二上料机构(10)背离定位机构(9)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出料口(11)对应的第二推料机构(12),所述第二推料机构(12)的施力端间歇抵触于连接柱(28)端部并与链板片(1)的连接套筒(3)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6)包括纵向固定设置于导轨(5)两侧的第一立柱(13),链板片(1)放置于两第一立柱(13)之间并且链板片(1)的两端分别抵触于两第一立柱(13)的内壁,所述第一立柱(13)靠近第一推料机构(8)的一侧纵向设置有两个第二立柱(14),所述链板片(1)一侧的连接套筒(3)位于两第二立柱(14)之间,所述第一立柱(13)背离第一推料机构(8)的一侧纵向设置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内壁贴近于链板片(1)的侧边并且所述挡板(15)下端与导轨(5)之间留有供一个链板片(1)通过的第一出料口(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料机构(8)包括固定设置于导轨(5)的第一气缸(16),所述第一气缸(16)的活塞杆朝向第一出料口(7)连接有推板(17),所述推板(17)宽度小于两第二立柱(14)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7)与链板片(1)抵触的一端向下弯折有弯折部(18),所述弯折部(18)高度与链板片(1)的厚度相等,所述弯折部(18)内壁与推板(17)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链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根盛黄水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佐尔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