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2167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包括养鱼池和水处理池,所述养鱼池和水处理池的底部均为“V”型斜坡;所述养鱼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下方设置有集污坑,所述集污坑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沿垂直于“V”型斜坡的方向分割为过滤池和净水池,所述过滤池的水面上种植有水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具有功耗低、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且简单、易操作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A low energy closed circulatory symbiotic system for fish and gras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 culture, and discloses a low energy closed cycle fish grass symbiotic system, including a fish pond and a water treatment pool. The bottom of the fish pond and water treatment pool is a \V\ type slope; the bottom of the pond is set with a pollution pit below the lowest position of the \V\ type slope, and the set is set up. The sewage pi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ischarge pipe; the bottom of the water treatment pool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hole at the lowest position of the \V\ type slope, and the discharge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discharge pipe. The water treatment pool is divided into a filter pool and a net pool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V\ slope, and the water surface of the filter is planted with water grass. 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closed circulation fish grass symbiosis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running cost, and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a wide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
本技术涉及鱼类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池塘养鱼方式由于养殖废水污染而越来越多地受到限制,工厂化循环过滤养鱼模式由于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只能养殖高端鱼类,因而又受到推广使用的限制。同时,传统的水处理系统也较难处理高浓度的鱼类排泄废物,因此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达到设计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以解决现有鱼类养殖由于能耗高、运行费用高而受到限制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包括养鱼池和水处理池,所述养鱼池和水处理池的底部均为“V”型斜坡;所述养鱼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下方设置有集污坑,所述集污坑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沿垂直于“V”型斜坡的方向分割为过滤池和净水池,所述过滤池的水面上种植有水草,所述净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抽水泵通过注水管将净水池内的水抽送到养鱼池内,所述养鱼池内的水在自然水压的作用下流经过滤池过滤后流入净水池。进一步地,:所述“V”型斜坡的两侧坡度均为2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池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的第一子处理池、第二子处理池、第三子处理池和第四子处理池,所述第一子处理池内填充有毛刷,第二子处理池内填充有生化球,所述第三子处理池内填充有沸石,所述第四子处理池内填充有生化棉。进一步地,所述养鱼池、第一子处理池、第二子处理池、第三子处理池、第四子处理池以及净水池依次通过顶部豁口或底部预留口交替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注水管在所述养鱼池内的池壁上方与所述养鱼池连通,所述注水管的末端封闭,所述注水管位于所述养鱼池内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喷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增氧组件,所述增氧组件包括鼓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养鱼池和所述净水池内的微孔曝气管,所述微孔曝气管沿所述养鱼池和所述净水池的池壁与池底的连接位置周向设置。所述鼓风机与所述微孔曝气管连通并向所述养鱼池和所述净水池内鼓气增氧。进一步地,所述注水管位于所述净水池下游、养鱼池上游的部分设置有紫外线杀菌器。可选的,所述注水管上设置有注水节门;所述第一排污管以及所述第二排污管上分别设置有排污节门。进一步地,所述集污坑上覆盖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供沉积污物通过的孔。优选的,所述养鱼池包括两个,分别紧靠所述水处理池的两端设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的养鱼池和水处理池采用“V”型结构,养鱼池池底部有集污坑,可将80%污物沉积到坑内,在进入水处理池前直接排出系统外,减少水处理净化压力,同时利用自然力推动水体流动和进行污物沉积排出不需要增加功耗;水处理池底部排污管定期将沉积物排出,减少了水处理池清洗的工作量;进一步,本技术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在过滤池内种植水草,可以在水处理池内过滤物质过滤的同时利用水草的净化作用进一步优化水质,这种方案也是不需要增加功耗的水处理策略;可见,本技术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具有功耗低、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且简单、易操作可大范围推广应用。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的注水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的增氧组件的示意图。图中:1:养鱼池;2:水处理池,21:第一子处理池,22:第二子处理池,23:第三子处理池,24:第四子处理池,25:净水池;3:盖板;4:集污坑;5:第一排污管,51:第二排污管;6:排污孔;7:总排污管;8:排污节门;9:抽水泵;10:注水节门;11:紫外线杀菌器;12:注水管;13:鼓风机;14:曝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包括两个方形的养鱼池1和一个方形的水处理池2。两个养鱼池1分别紧靠水处理池2的两端设置并均与所述水处理池2连通,也即两个养鱼池1共用一个水处理池2。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养鱼池1和水处理池2的底部均呈“V”型斜坡的锅底状;所述养鱼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的中心下方设置有集污坑4,集污坑4上覆盖不锈钢盖板3,盖板3上面有分布均匀的直径为5mm的孔(也即相当于在集污坑4上覆盖了一个集污坑篦子进行过滤),所述集污坑4连接有第一排污管5。所述水处理池2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污孔6,所述排污孔连接有第二排污管51。第一排污管5和第二排污管51连接到同一根总排污管7上。如图1,示意性的表示了所述水处理池垂直于“V”字型的方向分割为过滤池和净水池25,所述过滤池的水面上种植有水草,所述净水池25内设置有抽水泵9,所述抽水泵9连接有注水管12,所述抽水泵9通过注水管12将净水池25内的水抽送到养鱼池1内,所述养鱼池1内的水在自然水压的作用下流经过滤池过滤后流入净水池25。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净水池25、养鱼池1和过滤池是依次闭环连通的连接方式,所述在净水池25内设置抽水泵9将水输送到养鱼池1后,自然会形成相互之间的水流压力差,所以养鱼池1内的水可以顺次经过过滤池后进入净水池25而不需要额外的辅助机械。本实施例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的养鱼池1和水处理池2采用“V”型结构,促使池内的较重的大量沉积杂物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流到排污管内,利用自然力不需要增加功耗即降低了水处理的净化浓度;进一步,本实施例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在过滤池内种植水草,可以在水处理池内过滤物质过滤的同时利用水草的净化作用进一步优化水质,这种方案也是不需要增加功耗的水处理策略;同时,采用两个养鱼池共用一个水处理池的方案节约了占地面积。可见,本技术技术在低能耗运行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污物收集排放、水质净化、杀菌增氧等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池和水处理池,所述养鱼池和水处理池的底部均为“V”型斜坡;所述养鱼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下方设置有集污坑,所述集污坑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沿垂直于“V”型斜坡的方向分割为过滤池和净水池,所述过滤池的水面上种植有水草,所述净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抽水泵通过注水管将净水池内的水抽送到养鱼池内,所述养鱼池内的水在自然水压的作用下流经过滤池过滤后流入净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池和水处理池,所述养鱼池和水处理池的底部均为“V”型斜坡;所述养鱼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下方设置有集污坑,所述集污坑连接有第一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的池底对应“V”型斜坡的最低位置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连接有第二排污管,所述水处理池沿垂直于“V”型斜坡的方向分割为过滤池和净水池,所述过滤池的水面上种植有水草,所述净水池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抽水泵通过注水管将净水池内的水抽送到养鱼池内,所述养鱼池内的水在自然水压的作用下流经过滤池过滤后流入净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斜坡的两侧坡度均为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划分的第一子处理池、第二子处理池、第三子处理池和第四子处理池,所述第一子处理池内填充有毛刷,第二子处理池内填充有生化球,所述第三子处理池内填充有沸石,所述第四子处理池内填充有生化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能耗封闭循环鱼草共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鱼池、第一子处理池、第二子处理池、第三子处理池、第四子处理池以及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山魏凯常宝全马龙耿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