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锦传专利>正文

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005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6:09
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顶板、炉壁体、返火盘、支承环台、二次进风门,返火盘与炉壁体之间的间隙区构成环形火道,所述返火盘是上凹式圆盖结构,返火盘通过2个联接杆悬置于炉体内腔的上部区域,还包括可可调节定位返火盘的悬置高度的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在自然燃烧(有氧)与气化燃烧(缺氧)两种方式之间转换的特点,其炉壁体中上部的圆筒周壁为高温辐射区,向四周辐射热量效果强劲,辐射面积大,升温快,可直接使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等有机垃圾,实现了秸秆燃料化利用,满足了山区农户冬天取暖能源所需,达到了就近处理、利于环保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山区农户使用的取暖炉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
技术介绍
当前农村的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多种生物质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锯末、野草、松针树叶)、食用菌渣等。秸秆资源化处理,对于交通不便、资源分散的山区,由于成本高,难于实施。当前山区农村市场上需要一种以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出现,既可解决秸秆处理问题,又可解决冬天取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其升温快,热效率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顶板、炉壁体;炉顶板的中部设有带烟道的排烟口;炉壁体的下侧部设有带炉门的进料口;所述炉体是金属板构成的不设炉芯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底端封闭构成储灰盘,还包括返火盘、支承环台、二次进风门;所述返火盘设于炉体内腔上部,所述支承环台设于返火盘下侧的炉壁体中部,二次进风门设于返火盘上侧的炉壁体上;返火盘与炉壁体之间的间隙区构成环形火道,所述返火盘是上凹式圆盖结构,返火盘通过两个联接杆悬置于炉体内腔的上部区域,所述联接杆设有上端头和下端头,下端头联接固定于返火盘上,上端头通过炉顶板对应位置的通孔穿出炉体外,还包括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所述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可将穿出炉体外的所述上端头在不同的高度定位,返火盘下降至最低位置时,返火盘的环形边口与支承环台的内边口相对接,所述支承环台上设有通气道。其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返火盘有悬置和下降至支承环台落定两种状态。转换返火盘的设置状态,可实现燃料在自然燃烧(有氧)与气化燃烧(缺氧)两种方式之间转换。当返火盘设于悬置状态时,返火盘与储灰盘之间的炉体内腔为燃烧室,燃料在储灰盘内有氧自然燃烧,通过调整返火盘的悬置高度可达到调整火力的作用,返火盘越靠近支承环台,烟气流量越小,火力越小;反之则火力越大。设为悬置状态下,返火盘的关键作用是,把上窜的火苗引向返火盘四周的炉壁体,形成环形火道(环形火道结构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所在),炉壁体中上部的金属板受热急剧升温形成高温取暖辐射区,向四周辐射热量发挥供暖作用,烟气向上集中到炉顶板中部的排烟口排入烟道。当返火盘下降至支承环台设于落定状态时时,返火盘以下的炉体内腔的燃烧室即可转换为气化室,产生缺氧气化效果。采用这种燃烧方式,热效率更高。落定状态下,返火盘与支承环台在接口处闭合,此时关闭进料口的炉门,储灰盘与返火盘之间的空间成为密闭或半密闭状态的气化室,气化室通过通气道与返火盘上部炉体内腔保持通气状态,由于储灰盘内的底层保持有燃料烧灼层,位于燃料烧灼层以上的秸秆等生物质燃料,在高温密闭缺氧的条件下,发生干馏热解效应产生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实现气化效果。可燃性气体顺通气道上升至返火盘以上区域,与二次进风门进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可实现充分燃烧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操作程序是:打开炉门(此时二次进风门关闭),从进料口小柴点火后,依次引燃较大的燃料块,只要能送入进料口的秸秆及块料燃料都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炉体底端是储灰盘,储灰盘内的燃料相互垫支架空,加上烟道的强劲抽力,其燃烧效果好。当储灰盘内的底层保持有足够的燃料烧灼层时,可添加燃料、关闭进料口的炉门转换成缺氧气化燃烧方式,此方式可实现更高的热效率。由于不设炉桥,燃料在储灰盘内燃烧,烧灼状态的燃料可在高温柴灰内长时间保持缓慢释放热量状态,其闭火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本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带烹调功能的烤火炉排烟道设于炉体一侧、炉顶板中心是高温烹调区的结构,避免了炉体四周火力不均的问题。第一种改进是,所述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是挂扣式结构,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端头的挂钩和设于烟道对应位置相配的悬链,悬链由多个链环组成,挂钩可通过挂入不同高度的链环调整返火盘的悬置高度。其结构简单,调节操作方便。第二种改进是,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设于联接杆不同高度的多个卡槽、套设于联接杆上的相配的卡簧,安装状态时卡簧基部固定于一个第一安装座上,第一安装座设于炉顶板上的通孔一侧,卡簧可卡入不同高度的卡槽调整返火盘的悬置高度(卡簧与卡槽之间的夹持力足以维持返火盘,使返火盘保持在任意一个卡槽内不会下落)。这种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是卡锁式结构,其操作简单方便。第三种改进是,所述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设于联接杆不同高度的多个卡槽、固定于通孔上侧对应位置与卡槽相配的带回位弹簧的卡头;安装状态时,所述卡头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可卡入卡槽将返火盘定位;还包括设于上端头的一个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设有提压手柄和相配的刹车钢丝、线管及调节手柄;压紧调节手柄可控制刹车钢丝在线管内上行,卡头即退出卡槽,联接杆随即可上下移动调整高度位置;松开调节手柄,回位弹簧驱动卡头卡入卡槽将返火盘在选定的悬置高度定位。这是另一种卡锁式结构的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其操作更为简单方便。第四种改进是,所述通气道包括设于支承环台的内边口上侧的放射状分布的数个通气槽,所述返火盘的环形边口与支承环台的内边口相对接时,数个通气槽构成数个燃烧头。采用气化燃烧方式时,气化室产生的可燃性气体顺通气槽上升,与二次进风门的导入的空气混合,然后在燃烧头实现充分燃烧。第五种改进是,所述通气道包括支承环台上环状分布的数个通气孔。通气孔将气化室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导入返火盘以上的炉体内腔,在通气孔上端口与二次进风门的导入的空气混合,通气孔上端口构成燃烧头,实现充分燃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具有可在自然燃烧(有氧)与气化燃烧(缺氧)两种方式之间转换的特点。通过高度调节定位装置调整返火盘的悬置高度,达到调整返火盘与支承环台的接口间距,以控制烟气流量,从而实现燃烧方式可转换、火力可调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摒弃了带烹调功能的普通炉将炉顶板设为高温区的传统惯性设计,其炉顶板封闭不设锅口避免了烟尘飞扬,同时不设炉芯和炉桥,本专利技术将炉壁体中上部的圆筒周壁设为高温辐射区,达到了向四周围坐的取暖者强劲辐射热量的效果,其辐射面积大,可供4至8人同时烤火取暖。3、其升温快,点火5分钟即可达热浪扑面的效果,这是普通柴炉难以达到的效果。4、其燃料来源广,可直接使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等有机垃圾,实现了秸秆燃料化利用,满足了山区农户冬天取暖能源所需,达到了就近处理、利于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炉体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度调节定位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高度调节定位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卡锁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的左视图反时针旋转90度)。图6是高度调节定位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卡簧结构示意图。图7是高度调节定位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8是高度调节定位装置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炉体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气槽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设有通气槽的支承环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通气孔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设有通气孔的支承环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炉顶板1,炉壁体2,烟道3,排烟口4,炉门5,进料口6,储灰盘7,返火盘8、支承环台9、二次进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顶板、炉壁体;炉顶板的中部设有带烟道的排烟口;炉壁体的下侧部设有带炉门的进料口;所述炉体是金属板构成的不设炉芯的薄壳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底端封闭构成储灰盘,还包括返火盘、支承环台、二次进风门;所述返火盘设于炉体内腔上部,所述支承环台设于返火盘下侧的炉壁体中部,二次进风门设于返火盘上侧的炉壁体上;返火盘与炉壁体之间的间隙区构成环形火道,所述返火盘是上凹式圆盖结构,返火盘通过两个联接杆悬置于炉体内腔的上部区域,所述联接杆设有上端头和下端头,下端头联接固定于返火盘上,上端头通过炉顶板对应位置的通孔穿出炉体外,还包括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所述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可将穿出炉体外的所述上端头在不同的高度定位,返火盘下降至最低位置时,返火盘的环形边口与支承环台的内边口相对接,所述支承环台上设有通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顶板、炉壁体;炉顶板的中部设有带烟道的排烟口;炉壁体的下侧部设有带炉门的进料口;所述炉体是金属板构成的不设炉芯的薄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底端封闭构成储灰盘,还包括返火盘、支承环台、二次进风门;所述返火盘设于炉体内腔上部,所述支承环台设于返火盘下侧的炉壁体中部,二次进风门设于返火盘上侧的炉壁体上;返火盘与炉壁体之间的间隙区构成环形火道,所述返火盘是上凹式圆盖结构,返火盘通过两个联接杆悬置于炉体内腔的上部区域,所述联接杆设有上端头和下端头,下端头联接固定于返火盘上,上端头通过炉顶板对应位置的通孔穿出炉体外,还包括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所述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可将穿出炉体外的所述上端头在不同的高度定位,返火盘下降至最低位置时,返火盘的环形边口与支承环台的内边口相对接,所述支承环台上设有通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化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定位装置是挂扣式结构,高度调节定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端头的挂钩和设于排烟道对应位置相配的悬链,悬链由多个链环组成,挂钩可通过挂入不同高度的链环调整返火盘的悬置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作燃料的家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明冯锦传
申请(专利权)人:冯锦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