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及换挡装置及变速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0624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包括主动啮合齿轮和与主动啮合齿轮滑动啮合的从动啮合齿轮,主动啮合齿轮包括主普通齿和至少一个主加长齿,主加长齿的长度大于主普通齿的长度;从动啮合齿轮包括从普通齿和至少一个从加长齿,从加长齿的长度大于从普通齿的长度;主加长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从加长齿相啮合的从加长槽;从加长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主加长齿相啮合的主加长槽。该齿轮式啮合装置依靠主加长齿与从加长齿的侧面贴合接触实现主动啮合齿轮与从动啮合齿轮的强制转角定位,因此降低了对电机控制精度的要求,从而可以节约控制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齿轮式啮合装置的换挡装置及包括上述换挡装置的变速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及换挡装置及变速器
本技术涉及变速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齿轮式啮合装置的换挡装置及包括上述换挡装置的变速器。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车辆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不同工况,换挡装置得到广泛应用。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变速器通常采用啮合套作为换挡元件。然而,啮合套换挡的换挡冲击较大,为了降低换挡冲击,需要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以使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完全对准,然后再轴向移动主动啮合齿轮使其与从动啮合齿轮完全啮合。这种靠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完全对准的啮合方式对电机的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因此提高了控制成本。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避免对电机的控制精度要求苛刻的动力耦合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该齿轮式啮合装置依靠自身的结构实现主动啮合齿轮与从动啮合齿轮的转角定位,因此降低了对电机控制精度的要求,从而可以节约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齿轮式啮合装置的换挡装置及包括上述换挡装置的变速器,该换挡装置及该变速器可以实现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的精准定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包括:主动啮合齿轮,所述主动啮合齿轮包括主普通齿和至少一个主加长齿,所述主加长齿的长度大于所述主普通齿的长度;与所述主动啮合齿轮滑动啮合的从动啮合齿轮,所述从动啮合齿轮包括从普通齿和至少一个从加长齿,所述从加长齿的长度大于所述从普通齿的长度;所述主加长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从加长齿相啮合的从加长槽;所述从加长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主加长齿相啮合的主加长槽。优选地,所述主加长齿的宽度大于所述主普通齿的宽度;所述从加长齿的宽度大于所述从普通齿的宽度。优选地,所述主动啮合齿轮的第一内周部设有用于与动力输入轴花键连接的内花键。优选地,所有所述主普通齿和所有所述主加长齿均位于所述主动啮合齿轮的端面;所有所述从普通齿和所有所述从加长齿均位于所述从动啮合齿轮的端面。优选地,所有所述主普通齿和所有所述主加长齿均位于所述主动啮合齿轮的第二内周部;所有所述从普通齿和所有所述从加长齿均位于所述从动啮合齿轮的外周部。一种换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齿轮啮合对,至少一个所述齿轮啮合对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齿轮式啮合装置。优选地,所述齿轮啮合对的个数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齿轮啮合对为两个所述齿轮式啮合装置,两个所述齿轮式啮合装置同轴设置,且两个所述齿轮式啮合装置的两个所述主动啮合齿轮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主动啮合齿轮轴向滑动的拨叉。优选地,所述齿轮式啮合装置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主加长齿与所述从加长齿的端面是否相对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主动啮合齿轮和/或所述从动啮合齿轮的转速的控制器;所述主动啮合齿轮和/或所述从动啮合齿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啮合齿轮和/或所述从动啮合齿轮使所述主动啮合齿轮与所述从动啮合齿轮的转速同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一种变速器,包括换挡装置,所述换挡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换挡装置。本技术提供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包括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主动啮合齿轮包括主普通齿、至少一个主加长齿以及从加长槽,从动啮合齿轮包括从普通齿、至少一个从加长齿以及主加长槽,由于主加长齿的长度大于主普通齿的长度,从加长齿的长度大于从普通齿的长度,因此,当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相互啮合时,主加长齿和主加长槽以及从加长齿和从加长槽分别首先相互啮合。由于主加长齿与从加长槽位置相邻,从加长齿与主加长槽位置相邻,因此在主加长齿和主加长槽以及从加长齿和从加长槽的啮合过程中,主加长齿和从加长齿的侧面贴合接触,实现主加长齿和从加长齿的强制转角定位,因此通过主加长齿和从加长齿实现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的精准对位,从而可以使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轴向靠近,实现两者的完全啮合。综上所述,该齿轮式啮合装置依靠自身的结构实现主动啮合齿轮与从动啮合齿轮的转角定位,因此降低了对电机控制精度的要求,从而可以节约成本。本技术提供的换挡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齿轮啮合对,至少一个所述齿轮啮合对为上述齿轮式啮合装置,由于齿轮式啮合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此换挡装置可以实现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的精准定位。本技术提供的变速器,包括换挡装置,所述换挡装置为上述换挡装置。因此该变速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一中主动啮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一中从动啮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例二中主动啮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例二中从动啮合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换挡装置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换挡装置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速器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速器在低速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变速器在高速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11中:1为主动啮合齿轮、11为主普通齿、12为主加长齿、13为从加长槽、14为内花键、2为从动啮合齿轮、21为从普通齿、22为从加长齿、23为主加长槽、101为第一主动啮合齿轮、102为第二主动啮合齿轮、201为第一从动啮合齿轮、202为第二从动啮合齿轮、301为低速输出主动啮合齿轮、302为低速输出从动啮合齿轮、401为高速输出主动啮合齿轮、402为高速输出从动啮合齿轮、5为输入轴、6为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该齿轮式啮合装置依靠自身的结构实现主动啮合齿轮与从动啮合齿轮的转角定位,因此降低了对电机控制精度的要求,从而可以节约成本。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齿轮式啮合装置的换挡装置及包括上述换挡装置的变速器,该换挡装置及该变速器可以实现主动啮合齿轮和从动啮合齿轮的精准定位。请参考图1-图1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齿轮式啮合装置、换挡装置以及变速器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包括:主动啮合齿轮1,主动啮合齿轮1包括主普通齿11和至少一个主加长齿12,主加长齿12的长度大于主普通齿11的长度;与主动啮合齿轮1滑动啮合的从动啮合齿轮2,从动啮合齿轮2包括从普通齿21和至少一个从加长齿22,从加长齿22的长度大于从普通齿21的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及换挡装置及变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啮合齿轮(1),所述主动啮合齿轮(1)包括主普通齿(11)和至少一个主加长齿(12),所述主加长齿(12)的长度大于所述主普通齿(11)的长度;与所述主动啮合齿轮(1)滑动啮合的从动啮合齿轮(2),所述从动啮合齿轮(2)包括从普通齿(21)和至少一个从加长齿(22),所述从加长齿(22)的长度大于所述从普通齿(21)的长度;所述主加长齿(12)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从加长齿(22)相啮合的从加长槽(13);所述从加长齿(22)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主加长齿(12)相啮合的主加长槽(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式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啮合齿轮(1),所述主动啮合齿轮(1)包括主普通齿(11)和至少一个主加长齿(12),所述主加长齿(12)的长度大于所述主普通齿(11)的长度;与所述主动啮合齿轮(1)滑动啮合的从动啮合齿轮(2),所述从动啮合齿轮(2)包括从普通齿(21)和至少一个从加长齿(22),所述从加长齿(22)的长度大于所述从普通齿(21)的长度;所述主加长齿(12)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从加长齿(22)相啮合的从加长槽(13);所述从加长齿(22)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所述主加长齿(12)相啮合的主加长槽(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加长齿(12)的宽度大于所述主普通齿(11)的宽度;所述从加长齿(22)的宽度大于所述从普通齿(21)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啮合齿轮(1)的第一内周部设有用于与动力输入轴花键连接的内花键(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主普通齿(11)和所有所述主加长齿(12)均位于所述主动啮合齿轮(1)的端面;所有所述从普通齿(21)和所有所述从加长齿(22)均位于所述从动啮合齿轮(2)的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式啮合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延伟林子越黄向东赵克刚朱云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