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906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旋翼桨叶表面压力测量领域,涉及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包括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且共同构成直升机平尾翼盒的框架的前梁、后梁、两根加强肋;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且用于形成完整的翼盒本体的上蒙皮和下蒙皮;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的上接头、前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直升机平尾翼盒,重量轻、装配简单,且前接头与前梁、肋进行一体化设计,上接头与肋腹板进行一体化设计,传力路线直接,构型简单,便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平尾翼盒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
技术介绍
直升机平尾翼盒位于直升机尾部,其重量对全机重心影响较大,如果尾部的重量使重心达不到预期要求,还必须增加平衡配重或调置机载设备,增加废重而影响飞机性能。现有的直升机平尾翼盒是以金属结构为主,且分别对梁、腹板、接头进行设计,然后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不仅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减重效果,且整体性不强,具有重量大、装配周期长、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以解决现有直升机平尾翼盒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包括:前梁,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前梁中段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梁中段两端的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所述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后梁,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后梁中段对称设置在所述后梁中段两端的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所述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后梁与所述前梁平行布置;至少相互平行的两根加强肋,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垂直共固化在所述后梁与所述前梁之间,共同构成所述直升机平尾翼盒的框架;上蒙皮和下蒙皮,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分别通过二次共固化在所述框架上下表面,形成完整的翼盒本体;上接头,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固定设置在所述翼盒本体的中心面上并与所述加强肋连接;前接头,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位于所述前梁的背向所述后梁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前梁一体化成型。可选的,所述至少两根加强肋是位于所述前梁中段和所述后梁中段位置处。可选的,所述上接头与沿前梁长度方向上的最中间的两个所述加强肋连接。可选的,在所述翼盒本体的拐角区域采用缝纫。可选的,所述前接头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梁侧面上。可选的,所述前梁中段的上下端面向背向所述后梁的方向向外延伸有翻边,分别用于与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共固化连接;所述后梁中段的上下端面向背向所述前梁的方向向外延伸有翻边,分别用于与所述上蒙皮和下蒙皮共固化连接。专利技术效果:1)、重量轻:采用复合材料整体化设计,翼盒较金属结构减重达30%;2)、装配简单:只需要对蒙皮和梁、肋进行二次胶结,无须金属连接件,装配工作量大大减少;3)、前接头与前梁、肋进行一体化设计,上接头与肋腹板进行一体化设计,传力路线直接,构型简单,便于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直升机平尾翼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专利技术直升机平尾翼盒中前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专利技术直升机平尾翼盒中加强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直升机平尾翼盒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包括前梁1、后梁2、加强肋5、上蒙皮3、下蒙皮4、上接头7以及前接头6。前梁1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前梁中段对称设置在前梁中段两端的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进一步,连接孔处定义为接头,接头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或椭圆形,连接孔可以是单孔也可以是双孔。进一步,前梁中段的上下端面向背向所述后梁2的方向向外延伸有翻边,分别用于与所述上蒙皮3和下蒙皮4共固化连接。后梁2与前梁1平行布置。后梁2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后梁中段对称设置在后梁中段两端的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同样,连接孔处定义为接头,接头的形状可以是半圆形或椭圆形,连接孔可以是单孔也可以是双孔。加强肋5包括至少相互平行的两根;两根加强肋5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垂直共固化在后梁2与前梁1之间,共同构成直升机平尾翼盒的框架。进一步,优选加强肋5是位于前梁中段和后梁中段位置处。具体地,如图3所示,加强肋5可以包括前缘8、后缘9、上缘10、下缘11,其中前缘8与前梁1连接,后缘9与后梁2连接、上缘10与上蒙皮3连接,下缘11与下蒙皮4连接。上蒙皮3和下蒙皮4为层压板结构和夹芯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分别通过二次共固化在框架上下表面,形成完整的翼盒本体。另外,上蒙皮3和下蒙皮4可沿翼盒弦向向后延伸形成封闭结构。上接头7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固定设置在翼盒本体的中心面上并与加强肋5连接。进一步,上接头7与沿前梁1长度方向上的最中间的两个加强肋5连接。前接头6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位于前梁1的背向后梁2的一侧面,并与前梁1一体化成型。进一步,优选前接头6为两个,对称设置在前梁1侧面上。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直升机平尾翼盒中,前梁中段的上下端面向背向后梁2的方向向外延伸有翻边,分别用于与上蒙皮3和下蒙皮4共固化连接。后梁中段的上下端面向背向前梁1的方向向外延伸有翻边,分别用于与上蒙皮3和下蒙皮4共固化连接。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直升机平尾翼盒中,前梁1、后梁2、前接头6、上接头7和加强肋5均采用碳纤维织物,并在拐角区域使用缝纫加强,采用一体化成型。上蒙皮3和下蒙皮4单独成型,然后进行二次胶结,将前梁1、后梁2、加强肋5和上蒙皮3、下蒙皮4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的直升机平尾翼盒与其它平尾翼盒相比,整体式碳纤维形成的直升机平尾翼盒具有以下优点:1)、重量轻:采用复合材料整体化设计,翼盒较金属结构减重达30%;2)、装配简单:只需要对蒙皮和梁、肋进行二次胶结,无须金属连接件,装配工作量大大减少;3)、前接头与前梁、肋进行一体化设计,上接头与肋腹板进行一体化设计,传力路线直接,构型简单,便于制造。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梁(1),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前梁中段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梁中段两端的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所述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后梁(2),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后梁中段对称设置在所述后梁中段两端的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所述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后梁(2)与所述前梁(1)平行布置;至少相互平行的两根加强肋(5),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垂直共固化在所述后梁(2)与所述前梁(1)之间,共同构成所述直升机平尾翼盒的框架;上蒙皮(3)和下蒙皮(4),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分别通过二次共固化在所述框架上下表面,形成完整的翼盒本体;上接头(7),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固定设置在所述翼盒本体的中心面上并与所述加强肋(5)连接;前接头(6),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位于所述前梁(1)的背向所述后梁(2)的一侧面,并与所述前梁(1)一体化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升机平尾翼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梁(1),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前梁中段对称设置在所述前梁中段两端的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所述前梁左段和前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后梁(2),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包括后梁中段对称设置在所述后梁中段两端的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所述后梁左段和后梁右段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后梁(2)与所述前梁(1)平行布置;至少相互平行的两根加强肋(5),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垂直共固化在所述后梁(2)与所述前梁(1)之间,共同构成所述直升机平尾翼盒的框架;上蒙皮(3)和下蒙皮(4),均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分别通过二次共固化在所述框架上下表面,形成完整的翼盒本体;上接头(7),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固定设置在所述翼盒本体的中心面上并与所述加强肋(5)连接;前接头(6),由碳纤维织物层压而成,位于所述前梁(1)的背向所述后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少波唐义号冯维超李进黄志文杨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