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贤专利>正文

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66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包括有定位环、浇口套、定模座板、定模挡块、定模板、侧型芯滑块、动模板、动模固定板、弹簧、支撑板、推杆固定板、推板、垫块、动模座板、螺钉I、支撑块、复位杆、螺钉II、动模型芯I、动模型芯II、斜导柱、侧型芯I、侧型芯II、浇口套定位块、带头导套I、导柱I、型腔板、模套、型芯固定板、型芯定位板、带头导套II、导柱II、推杆、拉料杆、导套和螺钉I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采用浇注成型,设备简单,不需加压,对模具强度的要求较低,实现了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的生产。

A model of a type of type pencil sharpen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mould, in particular to a mould for the pencil sharpener of a vehicle. The technical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mould for a type of car sharpen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positioning ring, a gate sleeve, a fixed mold block board, a fixed die block, a fixed template, a side core slider, a movable template, a movable mold fixed plate, a spring, a support plate, a push rod fixed plate, a push plate, a pad, a movable die plate, a screw I, a support block, and a compound. Position bar, screw II, dynamic model core I, dynamic model core II, skew guide column, side core I, side core II, gate sleeve positioning block, lead guide sleeve I, guide pin I, type cavity plate, mold sleeve, core fixed plate, core positioning plate, lead guide sleeve II, guide pin II, push rod, pull rod, guide sleeve and screw III.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uld for a type of car sharpening device, which adopts pouring molding, simple equipment, no pressure, low requirement for the strength of the mould, and rapid continuous and batch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
技术介绍
削笔器是一种美术文具用品,使用铅笔时必不可少的削笔器,一直以来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很多方便。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车型削笔器的生产过程中,还没有一种专用模具,无法实现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现在车型削笔器的生产过程中,还没有一种专用模具,无法实现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生产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包括有定位环、浇口套、定模座板、定模挡块、定模板、侧型芯滑块、动模板、动模固定板、弹簧、支撑板、推杆固定板、推板、垫块、动模座板、螺钉I、支撑块、复位杆、螺钉II、动模型芯I、动模型芯II、斜导柱、侧型芯I、侧型芯II、浇口套定位块、带头导套I、导柱I、型腔板、模套、型芯固定板、型芯定位板、带头导套II、导柱II、推杆、拉料杆、导套和螺钉III,定位环在浇口套上方,浇口套下方设置有浇口套定位块,浇口套定位块下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侧型芯I和侧型芯II,侧型芯I和侧型芯II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型芯滑块,侧型芯滑块上分别设有斜导柱,贯穿侧型芯滑块、定模板和定模座板,定模板和定模座板依次在侧型芯滑块上方且左右对称分布,定模板内部对称设有定模挡块,定模板下方对称设有动模板,动模板下方对称设有动模固定板,左侧动模固定板上设置有动模型芯II,动模型芯II左侧设有动模型芯I,动模固定板下方对称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下方对称设有垫块,垫块下方对称设有动模座板,左右两个垫块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板和推板,推杆固定板在推板上方,推杆固定板上方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右侧设置有复位杆,复位杆两侧设有弹簧,左侧动模座板上设有螺钉I,动模型芯I左侧设有螺钉II,设置在动模固定板上,右侧动模座板上设有螺钉III,螺钉III左侧设有导套,模具正中间设有拉料杆,拉料杆两侧设有推杆,推杆左右两侧远端对称设有导柱I和导柱II,导柱I和导柱II上部左右均设有带头导套I和带头导套II,推杆两侧近端分别设有型芯固定板和型芯定位板,型芯固定板在型芯定位板上,推杆上方设有型腔板,型腔板两侧设置有模套。优选地,型芯和型腔材料都为40Cr钢。工作原理:车型削笔器模具采用一级脱模机构,其形式为直杆式圆柱形推杆,在塑件内表面设置了4根推杆,利用圆形推杆来推动塑件,配合间隙排气,模具结构合理,成型的塑件达到使用要求;为保证模具结构的紧凑性与经济性,确定模具型腔数目为1模1腔;又因该塑件有侧孔且有向内凹的表面,经分析,采用侧向抽芯、侧向分型的注射模结构;注塑方式为螺杆式;冷料穴的作用是贮存因2次注射间隔而产生的冷凝料以及熔体流动的前锋冷料,以防止熔体冷料进入型腔,采用带Z型头拉料杆拉出冷料穴凝料;浇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流道,是流道与型腔之间最短的一段距离,它是浇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成型需要,选择直浇口;由于塑件有侧孔和侧凹面,选择机动侧向抽芯机构中斜销抽芯机构,滑块和斜销均放在定模上;当塑料熔体充填型腔时,必须按顺序地排出型腔和浇注系统内的空气及塑料受热而产生的气体,如果气体不能顺利地排出,塑件会产生填充不足而出现气泡、接缝或表面轮廓不清等缺陷,甚至型腔内的气体受压而产生高温使塑件焦化;由于型腔板和型芯都比较复杂,所以选择矩形组合式型腔板和矩形组合式型芯;又由于型芯和型腔板形状复杂,成型材料选择40Cr钢,热处理硬度为54-58HRC。工作时,采用浇注成型,设备简单,不需加压,实现了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的生产。(3)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采用浇注成型,设备简单,不需加压,对模具强度的要求较低,实现了快速的连续性、批量化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具总装图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模具总装图的左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定位环,2-浇口套,3-定模座板,4-定模挡块,5-定模板,6-侧型芯滑块,7-动模板,8-动模固定板,9-弹簧,10-支撑板,11-推杆固定板,12-推板,13-垫块,14-动模座板,15-螺钉I,16-支撑块,17-复位杆,18-螺钉II,19-动模型芯I,20-动模型芯II,21-斜导柱,22-侧型芯I,23-侧型芯II,24-浇口套定位块,25-带头导套I,26-导柱I,27-型腔板,28-模套,29-型芯固定板,30-型芯定位板,31-带头导套II,32-导柱II,33-推杆,34-拉料杆,35-导套,36-螺钉I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如图1-2所示,包括有定位环1、浇口套2、定模座板3、定模挡块4、定模板5、侧型芯滑块6、动模板7、动模固定板8、弹簧9、支撑板10、推杆固定板11、推板12、垫块13、动模座板14、螺钉I15、支撑块16、复位杆17、螺钉II18、动模型芯I19、动模型芯II20、斜导柱21、侧型芯I22、侧型芯II23、浇口套定位块24、带头导套I25、导柱I26、型腔板27、模套28、型芯固定板29、型芯定位板30、带头导套II31、导柱II32、推杆33、拉料杆34、导套35和螺钉III36,定位环1在浇口套2上方,浇口套2下方设置有浇口套定位块24,浇口套定位块24下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侧型芯I22和侧型芯II23,侧型芯I22和侧型芯II23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型芯滑块6,侧型芯滑块6上分别设有斜导柱21,贯穿侧型芯滑块6、定模板5和定模座板3,定模板5和定模座板3依次在侧型芯滑块6上方且左右对称分布,定模板5内部对称设有定模挡块4,定模板5下方对称设有动模板7,动模板7下方对称设有动模固定板8,左侧动模固定板8上设置有动模型芯II20,动模型芯II20左侧设有动模型芯I19,动模固定板8下方对称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下方对称设有垫块13,垫块13下方对称设有动模座板14,左右两个垫块13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板11和推板12,推杆固定板11在推板12上方,推杆固定板11上方设置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右侧设置有复位杆17,复位杆17两侧设有弹簧9,左侧动模座板14上设有螺钉I15,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位环(1)、浇口套(2)、定模座板(3)、定模挡块(4)、定模板(5)、侧型芯滑块(6)、动模板(7)、动模固定板(8)、弹簧(9)、支撑板(10)、推杆固定板(11)、推板(12)、垫块(13)、动模座板(14)、螺钉I(15)、支撑块(16)、复位杆(17)、螺钉II(18)、动模型芯I(19)、动模型芯II(20)、斜导柱(21)、侧型芯I(22)、侧型芯II(23)、浇口套定位块(24)、带头导套I(25)、导柱I(26)、型腔板(27)、模套(28)、型芯固定板(29)、型芯定位板(30)、带头导套II(31)、导柱II(32)、推杆(33)、拉料杆(34)、导套(35)和螺钉III(36),定位环(1)在浇口套(2)上方,浇口套(2)下方设置有浇口套定位块(24),浇口套定位块(24)下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侧型芯I(22)和侧型芯II(23),侧型芯I(22)和侧型芯II(23)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型芯滑块(6),侧型芯滑块(6)上分别设有斜导柱(21),贯穿侧型芯滑块(6)、定模板(5)和定模座板(3),定模板(5)和定模座板(3)依次在侧型芯滑块(6)上方且左右对称分布,定模板(5)内部对称设有定模挡块(4),定模板(5)下方对称设有动模板(7),动模板(7)下方对称设有动模固定板(8),左侧动模固定板(8)上设置有动模型芯II(20),动模型芯II(20)左侧设有动模型芯I(19),动模固定板(8)下方对称设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下方对称设有垫块(13),垫块(13)下方对称设有动模座板(14),左右两个垫块(13)之间设有推杆固定板(11)和推板(12),推杆固定板(11)在推板(12)上方,推杆固定板(11)上方设置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右侧设置有复位杆(17),复位杆(17)两侧设有弹簧(9),左侧动模座板(14)上设有螺钉I(15),动模型芯I(19)左侧设有螺钉II(18),设置在动模固定板(8)上,右侧动模座板(14)上设有螺钉III(36),螺钉III(36)左侧设有导套(35),模具正中间设有拉料杆(34),拉料杆(34)两侧设有推杆(33),推杆(33)左右两侧远端对称设有导柱I(26)和导柱II(32),导柱I(26)和导柱II(32)上部左右均设有带头导套I(25)和带头导套II(31),推杆(33)两侧近端分别设有型芯固定板(29)和型芯定位板(30),型芯固定板(29)在型芯定位板(30)上,推杆(33)上方设有型腔板(27),型腔板(27)两侧设置有模套(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型削笔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定位环(1)、浇口套(2)、定模座板(3)、定模挡块(4)、定模板(5)、侧型芯滑块(6)、动模板(7)、动模固定板(8)、弹簧(9)、支撑板(10)、推杆固定板(11)、推板(12)、垫块(13)、动模座板(14)、螺钉I(15)、支撑块(16)、复位杆(17)、螺钉II(18)、动模型芯I(19)、动模型芯II(20)、斜导柱(21)、侧型芯I(22)、侧型芯II(23)、浇口套定位块(24)、带头导套I(25)、导柱I(26)、型腔板(27)、模套(28)、型芯固定板(29)、型芯定位板(30)、带头导套II(31)、导柱II(32)、推杆(33)、拉料杆(34)、导套(35)和螺钉III(36),定位环(1)在浇口套(2)上方,浇口套(2)下方设置有浇口套定位块(24),浇口套定位块(24)下方左右对称设置有侧型芯I(22)和侧型芯II(23),侧型芯I(22)和侧型芯II(23)左右两侧设置有侧型芯滑块(6),侧型芯滑块(6)上分别设有斜导柱(21),贯穿侧型芯滑块(6)、定模板(5)和定模座板(3),定模板(5)和定模座板(3)依次在侧型芯滑块(6)上方且左右对称分布,定模板(5)内部对称设有定模挡块(4),定模板(5)下方对称设有动模板(7),动模板(7)下方对称设有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
申请(专利权)人:李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