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抛丸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957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容置在壳体内的叶轮,其中,壳体一端盖引入与叶轮同轴线装配的主轴,另一端盖则引入进丸管,所述叶轮具有与叶轮同轴线的叶轮腔,且叶轮周向均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为叶轮壁面上的直透圆孔;叶片为管件,该叶片嵌入所述装配孔,并与装配孔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该可拆连接结构还用于叶片绕自身轴线转角的调整;提供一喷射管,该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进丸管连接,另一端在以主轴轴线为法线的平面内朝向叶轮腔的壁面。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抛丸清理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叶片使用寿命,且可维护性较好。

Shot clea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ot blasting clean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hell and an impeller installed in the shell. One end cap of the shel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ain shaft of the same axis with the impeller and the other end cap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ellet tube. The impeller has an impeller cavity with the same axis as the impeller, and the impeller is circumferentially equipped with an assembly hole. The assembly hole is an impeller. The blade is a straight through hole on the wall; the blade is a pipe, the blade is embedded with the assembly hole,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assembly hole through a detach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detach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also used for adjusting the blade's rotation angle around the axis; one end of the ejecto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ellet tube, and the other end is on the axis axis. The plane of the normal plane faces the wall of the impeller cavity. The shot blasting clean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lade and has better maintain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丸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丸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抛丸技术是将来自进丸管的弹丸,经过分丸轮的初步加速,通过套在分丸轮外的定向套抛出,而后被叶片承接,沿叶片表面通过离心力继续加速,飞出抛丸器,从而实现对各种零部件表面的抛丸清理和强化。由于抛丸清理不受被清理件大小、形状和重量的限制,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和金属构件的抗疲劳性能,消除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的消除需要比较大的机械冲击,因此,要求冲击到零件表面的弹丸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弹丸本身应是理想状态下的球形,但实际制作出来的弹丸难以做到理想的球形结构。并且为了节约成本,弹丸通常要回收利用,新的弹丸都要混入一定量的回收到的弹丸。通常,被回收利用的弹丸因产生了机械撞击而使其圆度变得更差,并且很大比例的回收得到的弹丸本身会存在凹坑或者破损,这些弹丸会对抛丸器产生比较大的磨损。抛丸器中易于被磨损的部件主要是分丸轮和叶片,相对而言,由于弹丸在叶片表面的速度更快,因此,现在抛丸器失效研究的重点也主要落在叶片上,而对分丸轮较少关注。不过,传统的抛丸清理装置用于弹丸加速的部件比较多,如前所述的分丸轮、定向套和叶片,这些部件都会产生磨损问题,整体的维护周期短。加以参考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2885505Y,其对分丸器的一些基本参数给出了说明,例如其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指出,所限定抛丸器的最大抛丸量可以达到19吨/小时,而弹丸的最终速度可以达到60米/秒,足见分丸轮和叶片所使用的环境。此外,其还指出,所使用的弹丸除了弹丸外,还包括棱角钢砂,而带有棱角的弹丸所产生的摩擦更加剧烈。其用于解决磨损问题的技术手段是,分丸轮、叶片等易损件采用高铬抗磨铸铁材料铸造,以提高零件本身的耐磨性能。易损件采用耐磨性能比较好的材质制作会产生成本问题,此外,对于耐磨材质,其加工难度也比较高。另外,对于最易于被磨损的叶片,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640171U,其公开了一种抛丸机所用的叶轮叶片,所使用的叶片是弧形的叶片,叶片的工作面只有一个,待该工作面无法满足工艺性要求时,则只能直接报废该叶片,其整体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为了提高其使用寿命,对其工作面进行强化,但进行强化后的工作面也仅仅是一个。中国专利文献CN106425886A公开了一种具有Y型叶片的抛丸器,Y型叶片具有两个工作面,相比于传统的弧形叶片,多了一个工作面,相当于使用寿命增加一倍,但其提高仍然有限,并且其仍然具有较多的易损件,如分丸轮、定向套,整体的可维护性提高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叶片使用寿命,且可维护性较好的抛丸清理装置。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抛丸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容置在壳体内的叶轮,其中,壳体一端盖引入与叶轮同轴线装配的主轴,另一端盖则引入进丸管,所述叶轮具有与叶轮同轴线的叶轮腔,且叶轮周向均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为叶轮壁面上的直透圆孔;叶片为管件,该叶片嵌入所述装配孔,并与装配孔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该可拆连接结构还用于叶片绕自身轴线转角的调整;提供一喷射管,该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进丸管连接,另一端在以主轴轴线为法线的平面内朝向叶轮腔的壁面。上述抛丸清理装置,可选地,所述叶片的壁厚适配叶轮的径向,自向心端向离心端逐渐增厚。可选地,所述可拆连接结构配置为在叶轮的端面匹配每一装配孔开有至少一个顶丝孔,提供顶丝用于叶片的固定。可选地,在叶片相应于顶丝孔的管段周向均置有至少4个定位孔;提供尖顶或平顶顶丝以在所对位的定位孔内对叶片定位固定。可选地,叶片的向心端端面与叶轮腔的壁面相切。可选地,所述叶轮的叶轮体由在叶轮轴向对合的两个单元体组配而成,并且两个单元体关于对合面对称。可选地,两个单元体间通过轴向的螺栓连接。可选地,所述喷射管为文丘里管。可选地,喷射管与进丸管间采用弯管连接。可选地,喷射管与弯管连接的一端为外螺纹接头。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叶片不同于现有叶片的板式叶片结构,而是采用了管状结构,理论上,其工作面可以是管状结构的整个内管。在使用时,基于离心作用和旋转作用,弹丸会沿着管状结构的一侧(为匹配一定圆心角的柱面)被抛出,弹丸所直接磨损的区域跟内管管径有关,不过基于抛丸单位时间内的弹丸抛出量以及叶轮体积,弹丸流一般所占内管面对应的圆心角不大于60度,整个内管相当于不少6侧可用,在叶片材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延长了叶片的更换周期。此外,使用喷射管取代定向套和分丸轮,减少了提供摩擦件的件数,减轻了抛丸清理装置的维护量。尤其是喷射管完全可以提供定向的弹丸流,能够取代分丸轮和定向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抛丸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叶轮结构及叶片在叶轮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叶轮体半边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一种叶片全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一种叶片外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一种文丘里管外廓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一种文丘里管全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叶片,3.叶轮,4.文丘里管,5.进丸管,6.压块,7.螺栓,8.主轴,9.连接螺栓。21.片体,22.定位孔。31.叶轮体,32.固定孔,33.叶轮腔,34.紧定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抛丸清理装置的主架体部分是壳体1,壳体1一般包括座壳(图中未示出),座壳一般用于抛丸器的安装,例如在地面上安装或在其他基础上安装。座壳一般采用铸造工艺铸造成型,结构相对简单,因此,通常还需要为壳体1配置其他部分,从而整合成完整的壳体1,例如在叶轮3的轴向,壳体1通常具有两个端盖,一个端盖用于装配电机,另外一个端盖一般开有中心孔,用于引入例如进丸管5。由于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进丸管5不必匹配例如分丸轮的位置,因此,用于引入进丸管5的中心孔被替换为过孔,该过孔可以构成中心孔,也可以在相应端盖上偏置。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抛丸清理装置,其用于连接电机与叶轮3的主轴8的轴线是其基础轴线,并在该基础轴线确定的方向上构造出鼓壳结构,进而设置一对端盖。一般而言,叶轮3通过连接螺栓9与主轴8连接,由主轴驱动叶轮3绕主轴轴线旋转,在现有技术中,分丸轮也被安装在主轴8上,整个装配空间被压缩,装配可靠性不如单纯的叶轮3在主轴8上的装配。叶轮3大致是一个盘形件,盘形件的轴线与主轴8的轴线共线,叶轮3具有叶轮腔33,叶轮腔33是回转空间,回转轴线即叶轮3的轴线,叶轮腔33在主轴8所在端基于装配而被封接,与该端相对的一端为开口,用于弹丸的进入。参见说明书附图2和3,叶轮3上开有8个装配孔,这8个装配孔在叶轮3的周向均置,装配孔的轴线可以是叶轮3的径向线,如图3所示,叶轮3上叶片2成辐射状,表现在叶片2的轴线为叶轮3的径向线。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的轴线与相应的径向线成一定夹角,该夹角应小于三十度,如果该夹角过大,会导致装配孔成孔困难。不过,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可见,叶轮3是对合的两个部分,装配孔可以分别在两个对合的面上加工,不会产生斜向造孔的问题,成孔难度被降低。在图4和5所示的结构中,叶片2为管状结构,因此,所对应的装配孔匹配叶片2的外轮廓,而构造为直透圆孔。对于叶片2,如前所述,其为管状结构,其内径大致与传统板式叶片的宽度相比,选用0.8~1倍的传统板式叶片的宽度,其工作面是整个内柱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抛丸清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丸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容置在壳体内的叶轮,其中,壳体一端盖引入与叶轮同轴线装配的主轴,另一端盖则引入进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具有与叶轮同轴线的叶轮腔,且叶轮周向均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为叶轮壁面上的直透圆孔;叶片为管件,该叶片嵌入所述装配孔,并与装配孔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该可拆连接结构还用于叶片绕自身轴线转角的调整;提供一喷射管,该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进丸管连接,另一端在以主轴轴线为法线的平面内朝向叶轮腔的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容置在壳体内的叶轮,其中,壳体一端盖引入与叶轮同轴线装配的主轴,另一端盖则引入进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具有与叶轮同轴线的叶轮腔,且叶轮周向均置有装配孔,该装配孔为叶轮壁面上的直透圆孔;叶片为管件,该叶片嵌入所述装配孔,并与装配孔间通过可拆连接结构连接,该可拆连接结构还用于叶片绕自身轴线转角的调整;提供一喷射管,该喷射管的一端与所述进丸管连接,另一端在以主轴轴线为法线的平面内朝向叶轮腔的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壁厚适配叶轮的径向,自向心端向离心端逐渐增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抛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连接结构配置为在叶轮的端面匹配每一装配孔开有至少一个顶丝孔,提供顶丝用于叶片的固定。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新宇王守仁王砚军杨学锋王立虎张晓东吴戍戌禄心强于琪琪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