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910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2 23:50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出小分子丝素;将丝素小分子与茶叶浸泡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得到揉化后的丝素,取聚乳酸和揉化后的丝素共混于去离子水中,制得丝素‑聚乳酸共混液,与吲哚美辛药粉、液体石蜡和Span 80均匀混合,并高速搅拌乳化成型,保持一定时间后缓缓加入戊二醛交联并清洗后制备成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丝素‑聚乳酸微胶囊成膜性好,生物相融性好。

Preparation of microcapsul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microcapsule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teps,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of small molecular silk fibroin, mixed silk fibroin and tea soaking water solution, mixing the silk fibroin after mixing, blending the polylactic acid and the kneaded silk fibroin into the deionized water, producing the silk fibroin polylactic acid co mixture, and the indomethacin powder and liquid stone. The wax was mixed with Span 80 and mixed with high speed and emulsified.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glutaraldehyde was added to crosslink and cleaned to prepare microcapsules. The silk fibroin polylactic acid microcapsule has good film forming property and good biological compati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尤其涉及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柞蚕,鳞翅目昆虫,-生经历从卵到成虫(蛾)四个生命阶段。在昆虫利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第一,柞蚕蛹体较大,体液和内容物较多。这在昆虫是较少见的,在原料上为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柞蚕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0.05克重的,蚕长到20多克的老熟蚕,仅经过35~36天的粗糙饲养,体重增加四千多倍。这样的生长速度几乎是时界上任何饲养动物不能比的。第四,柞蚕主要食用柞叶,转化率极高。第四,柞蚕体内除含有所需要的全的全部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及十几种矿物元素,各种昆虫激素含量配比状况合理,易于人体吸收、提取、利用。现已证明,柞蚕蛹对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抗衰老能力有相当显著的功效。第五,蚕丝是一科忧良的蛋白质,无毒,与人体皮肤相容性好。保湿、透气、抑菌、抗紫外线。最新研究表明,蚕丝中的某些氨基酸对于预防老年痴呆有显著的效果。聚乳酸是一种憎水性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L-型聚乳酸有较高的强度,与人体有良好的相容性,利用聚乳酸改性丝素膜国内外鲜有报道,有报道将丝素经过羧酸化后用D,L-型聚乳酸溶液和丝素溶液混合,经冷冻干燥法制得多孔丝素膜,但制得的膜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蚕丝蛋白的提取方法,从而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丝素-聚乳酸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洗后的柞蚕茧壳反复进行湿热处理;S2:经湿热处理后的柞蚕茧壳放入冰箱中冷冻10-12h;S3:将冷冻处理后的柞蚕茧壳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处理,使丝素长链断裂,得到小分子的丝素。S4:将丝素小分子与茶叶浸泡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处理时间为5-8h,然后过滤,旋转蒸发,得到揉化后的丝素。S5:取聚乳酸和揉化后的丝素共混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溶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制得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S6: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与吲哚美辛药粉、液体石蜡和Span80均匀混合,并高速搅拌乳化成型,保持一定时间后缓缓加入戊二醛交联,室温下搅拌,随后静置24h,产物经离心分离、过滤、异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浅黄色粉状微胶囊。进一步,所述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W。进一步,所述氢氧化钠处理的温度为750-800℃。进一步,所述氢氧化钠处理的时间为2-3h。进一步,所述聚乳酸和揉化后的丝素的质量比为2∶3-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丝素-聚乳酸微胶囊成膜性好,生物相融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丝素-聚乳酸共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洗后的柞蚕茧壳反复进行湿热处理;S2:经湿热处理后的柞蚕茧壳放入冰箱中冷冻12h;S3:将冷冻处理后的柞蚕茧壳加入浓度为1%W氢氧化钠进行碱处理,处理的温度为800℃,处理的时间为3h,使丝素长链断裂,得到小分子的丝素。S4:将丝素小分子与茶叶浸泡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处理时间为5-8h,然后过滤,旋转蒸发,得到揉化后的丝素;S5:取聚乳酸和揉化后的丝素共混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溶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制得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S6: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与吲哚美辛药粉、液体石蜡和Span80均匀混合,并高速搅拌乳化成型,保持一定时间后缓缓加入戊二醛交联,室温下搅拌,随后静置24h,产物经离心分离、过滤、异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浅黄色粉状微胶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洗后的柞蚕茧壳反复进行湿热处理;S2:经湿热处理后的柞蚕茧壳放入冰箱中冷冻10‑12h;S3:将冷冻处理后的柞蚕茧壳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处理,使丝素长链断裂,得到小分子的丝素;S4:将丝素小分子与茶叶浸泡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处理时间为5‑8h,然后过滤,旋转蒸发,得到揉化后的丝素;S5:取聚乳酸和揉化后的丝素共混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溶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制得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S6: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与吲哚美辛药粉、液体石蜡和Span 80均匀混合,并高速搅拌乳化成型,保持一定时间后缓缓加入戊二醛交联,室温下搅拌,随后静置24h,产物经离心分离、过滤、异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浅黄色粉状微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1.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洗后的柞蚕茧壳反复进行湿热处理;S2:经湿热处理后的柞蚕茧壳放入冰箱中冷冻10-12h;S3:将冷冻处理后的柞蚕茧壳加入氢氧化钠进行碱处理,使丝素长链断裂,得到小分子的丝素;S4:将丝素小分子与茶叶浸泡水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处理时间为5-8h,然后过滤,旋转蒸发,得到揉化后的丝素;S5:取聚乳酸和揉化后的丝素共混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溶液在磁力搅拌器搅拌制得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S6:丝素-聚乳酸共混溶液与吲哚美辛药粉、液体石蜡和Span80均匀混合,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岚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