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454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电源开关、设于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板以及分别连接集成电路板的电源电线和负载电线,集成电路板包括整流桥、恒压电路和恒流二极管,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经电源开关连接电源电线的火线端,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电线的零线端,恒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一电容、N型场效应管、第一二极管、电感、可控精密稳压源、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的正输出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恒流二极管的正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向灯组输出稳定工作电压与电流,使灯组可长时间稳定工作,同时装置体积小、制作成本低、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开关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所引起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把节能减排作为本国经济发展中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LED照明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一项新兴节能技术。目前LED照明产品已经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随着LED的迅速发展。现在白光LED光源相比的传统光源具有寿命长、固体照明不易损坏、高光效、无汞环保、抗震等优点,未来将成为第三代光源,将带来照明领域的又一次革命。LED在使用时对电源具有较高的要求,LED照明通常采用交流电源来提供恒流电源,但是由于全球各地的供电电源标准并不相同,单一220V的供电电源标准并不适用240V、300V等高电压电源的地区的使用,同时现有LED电源电路存在电源输出电压与电流不稳定、体积大、功耗大、可靠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具有向LED灯组输出稳定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的功能,使得LED灯组可长时间稳定工作,同时装置体积小、制作成本低、使用便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电源开关、设于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板以及分别连接集成电路板的电源电线和负载电线,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整流桥、恒压电路和恒流二极管,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经电源开关连接电源电线的火线端,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电线的零线端,所述恒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一电容、N型场效应管、第一二极管、电感、可控精密稳压源、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的正输出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恒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稳压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一端、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和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源电线的地线端、整流桥的负输出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负载电线的负接线端,所述恒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负载电线的正接线端。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二稳压管,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恒流二极管的正极,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稳压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连接负载电线的负接线端。还包括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的一端连接恒流二极管的正极,电解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负载电线的负接线端。还包括RC降压电路,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经RC降压电路连接电源开关。所述RC降压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源开关和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并联有压敏电阻。所述整流桥的负输出端与电源电线的地线端之间串联有第四电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同时设置整流桥、恒压电路和恒流二极管,恒压电路利用可控精密稳压源等实现恒压作用,整流桥与恒压电路配合实现宽范围工作电压的需求,恒流二极管向LED灯组输出稳定在设定范围的电流,保证LED灯组工作稳定,使得LED灯组使用寿命长,满足宽范围工作电压与输出恒流的LED电源电路要求。同时,恒流二极管等器件尺寸小,采用集成电路板将各个元器件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后固定于壳体内,整个壳体配合电源电线与负载电线可方便的使用。2、还设置保护电路,能够在前级电路开路或恒压电路失效时保证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电压变化不大。3、该LED电源电路还包括用于对火线上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的RC降压电路、用于吸收浪涌电压、防止雷击的压敏电阻和用于抗干扰的第四电容,整个电路体积小,制作成本低,具有极低的待机功耗,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恒压电路,2、保护电路,3、壳体,4、电源电线,5、负载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包括壳体3、设于壳体3上的电源开关SW、设于壳体3内的集成电路板以及分别连接集成电路板的电源电线4和负载电线5,电源电线4设置有与电源接口配合的火线端、零线端和地线端,负载电线5设置有LED灯组负载配合的正接线端和负接线端,LED灯组负载可以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串联或并联组成,集成电路板包括整流桥BD、恒压电路1和恒流二极管CRD,整流桥BD的第一输入端经电源开关SW连接电源电线4的火线端,整流桥BD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电线4的零线端,恒压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稳压管ZD1、第一电容C1、N型场效应管SDQ、第一二极管D1、电感L1、可控精密稳压源RAC、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BD的正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恒流二极管CRD的正极,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稳压管ZD1的负极、第一电容C1的一端、N型场效应管SDQ的栅极和可控精密稳压源RAC的阴极,可控精密稳压源RAC的参考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稳压管Z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源电线4的地线端、整流桥BD的负输出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N型场效应管SDQ的源极,N型场效应管SDQ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RAC的阳极、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负载电线5的负接线端,恒流二极管CRD的负极连接负载电线5的正接线端。该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保护电路2,保护电路2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二稳压管ZD2,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恒流二极管CRD的正极,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稳压管ZD2的负极,第二稳压管ZD2的正极连接负载电线5的负接线端。该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电解电容C2,电解电容C2的一端连接恒流二极管CRD的正极,电解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负载电线5的负接线端。该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用于对火线端上输入电压进行降压的RC降压电路,RC降压电路包括第三电容C3和第五电阻R5,第三电容C3的一端分别连接电源开关SW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BD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其中,整流桥BD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之间并联有用于吸收浪涌电压、防止雷击的压敏电阻VRR,整流桥BD的负输出端与电源电线4的地线端之间串联有用于抗干扰的第四电容C4。工作时,整流桥BD将火线与零线之间的宽范围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恒压电路1利用可控精密稳压源RAC等实现恒压作用,整流桥BD与恒压电路1配合实现宽范围工作电压的需求,保护电路2能够在前级电路开路或恒压电路1失效时保证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电压变化不大,恒流二极管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电源开关、设于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板以及分别连接集成电路板的电源电线和负载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整流桥、恒压电路和恒流二极管,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经电源开关连接电源电线的火线端,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电线的零线端,所述恒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一电容、N型场效应管、第一二极管、电感、可控精密稳压源、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的正输出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恒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稳压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一端、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和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源电线的地线端、整流桥的负输出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负载电线的负接线端,所述恒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负载电线的正接线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型LED电源开关电路,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上的电源开关、设于壳体内的集成电路板以及分别连接集成电路板的电源电线和负载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整流桥、恒压电路和恒流二极管,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输入端经电源开关连接电源电线的火线端,整流桥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电源电线的零线端,所述恒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一电容、N型场效应管、第一二极管、电感、可控精密稳压源、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分别连接整流桥的正输出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恒流二极管的正极,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稳压管的负极、第一电容的一端、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和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阴极,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的参考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分别连接电源电线的地线端、整流桥的负输出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电感的一端,所述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可控精密稳压源的阳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负载电线的负接线端,所述恒流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负载电线的正接线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捷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劲德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